小说评论 煮酒说水浒   》 第27节:品酒赏艺(5)      Shen Guren

  俗话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梁中书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他派老都管协助杨志押送生辰纲,其实是他对杨志不很放心,他情急之下选中杨志,杨志是否能完成任务,他没有底,只得派老都管去监督杨志的行动。他临行前吩咐了都管等人要服从杨志领导,那是宽杨志的心,让他能押送并圆满完成任务,但没考虑到老都管是否服杨志的管教,鉴于老都管在府里的地位,又喜欢倚老卖老,派他去接这门苦差,他是有苦说不出,加上杨志在眼前的劣迹,虞侯的唆使,梁中书派他去不但没监督好,反而制造矛盾,加速了生辰纲丢失。如果调一个小点儿的人物去协助,可能还不会如此;如果杨志关心军健旅途之苦,事事走群众路线,处处与谢都管商量,上下齐心,步调一致,吴用的计谋再妙也难智取。
  75劫取生辰纲的动机何在
  "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中的几个精彩篇章之一。人们对它的分析往往偏重于人物性格和艺术手法这两个方面,却很少考究晁盖、吴用等劫夺生辰纲的动机是什么。有些人虽也略带了几句,但又不是实事求是,而是进行了过分的拔高。说什么晁盖领导的黄泥冈暴动,才是梁山农民起义的真正开始。在此之前,小说所描写的只能看做是整个故事的铺垫,是梁山农民起义的背景,有了这次暴动,才有晁盖等人的上山;有了晁盖等人的上山,才有梁山根据地的建立;还有人说:"智取生辰纲"是晁盖等人造反,与统治者直接对抗的起点,并把这次劫夺生辰纲称之为"聚众造反"等等。
  笔者认为:"智取生辰纲"不是意在推翻暴政、为压迫人民求幸福的"聚众造反"、"暴动",而是极端的利己主义的表现。劫夺生辰纲根本就没有让为被压迫人民得到好处,相反给他们带来更大的痛苦,官府为搜捕凶犯,从而乘机大肆迫害人民。劫夺生辰纲根本谈不上所谓动摇统治者的统治,仅仅是使得个别贪官污吏受到损失。梁中书去年的十万贯金珠宝贝被劫,今年又照旧刮来了十万贯生辰纲的民脂民膏,倒霉的还是下层民众。当然劫夺生辰纲倒不是没有一点进步意义,至少解释了北宋社会的黑暗,对贪官污吏也是一次打击。除此之外,体现不出有"起义"、"暴动"之意。为了把问题说清楚,笔者试从下面几个方面来一申拙见。
  劫夺生辰纲这个想法,大家是一致的,认为这是一套"不义之财",是梁中书搜刮的民脂民膏,是百姓的血汗。所以"半路上取之,天理知之,也不为罪"。再说这"不义之财"也不是一笔小数目,而是"十万贯金珠、宝贝、玩器等物",故此,郓城县东溪村的富户、保正晁盖也为之动心。当他听完刘唐的叙述后,第一句话就是"壮哉"二字,认为这的确是一套数目可观而又难得的"富贵",对刘唐的提议表示赞同。第二句话是"且再计较",这不是他的犹豫,而是说明他下决心劫取后,在思索劫取的良策。吴用、公孙胜对此态度明确。对劫取,一个认为是:"此一事却好";另一个认为是:"此一套富贵,不可错过!古人云∶'当取不取,过后莫悔'。"阮氏三兄弟贫困潦倒,虽说"在泊子里做私商勾当",但从其生活看,这"私商勾当"对他们来说也是赔本买卖。赌博又老是输,打鱼又不成,就越发羡慕王伦等人"论秤分金银,异样穿锦;成瓮吃酒,大块吃肉"的生活,抱怨自己"空有一身本事",认为"学得他们过一日也好"。对劫夺生辰纲,他们则认为"正是搔着我痒处",是"一世的指望,今天还了愿心"。吴用则说得更明确,"大家图个一世快活"。他们有这个想法很自然,他们七人除晁盖外,吴用乃一教书先生,刘唐是个自幼飘荡江湖的无业游民,公孙胜乃一穷酸道士,三阮是渔民,都是些穷弟兄。大家都认定是"不义之财",故"取之何碍",何况还能"图个一世快活"。由此观之,他们劫夺生辰纲的目的,完全是以图自身,毫无"聚义暴动"之意。
  其次,从他们劫夺生辰纲的做法看,刘唐提了一个初步设想:"商议个道理,去半路上取了。"怎么取,他又没有办法。还是吴用出的主意,他认为:"人多不得,人少又做不得;宅上空有许多庄客,一个也用不得。如今只有保正,刘兄,小生三人,这件事如何团弄?便是保正与刘兄十分了得,也担负不下。这段事,须得七八个好汉方可,多也无用。" 吴用这番话说的再清楚不过了。"人多"不能保密,易出纰漏;"人少"无力夺取,晁盖宅上庄客虽多,都是无能之辈。"多也无用"四字就道出是劫取,而不是聚众造反。所以吴用最后说:"聚几个好汉向山坳僻静去处取此一套不义之财。"为了保密,智取前几人还在晁盖庄对天发誓,这一切说明是拦路抢劫。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选集】梁山好汉
第1节:专家推荐第2节:开卷解谜(1)第3节:开卷解谜(2)第4节:开卷解谜(3)
第5节:开卷解谜(4)第6节:开卷解谜(5)第7节:开卷解谜(6)第8节:开卷解谜(7)
第9节:开卷解谜(8)第10节:开卷解谜(9)第11节:百家争鸣(1)第12节:百家争鸣(2)
第13节:百家争鸣(3)第14节:百家争鸣(4)第15节:煮酒说人(1)第16节:煮酒说人(2)
第17节:煮酒说人(3)第18节:煮酒说人(4)第19节:煮酒说人(5)第20节:煮酒说人(6)
第21节:煮酒说人(7)第22节:煮酒说人(8)第23节:品酒赏艺(1)第24节:品酒赏艺(2)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