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 第二十七回 管神機營王爺撤差 升鎮國公小的交運      吳趼人 Wu Jianren

  “那老捕役往下一看,賊不見了,那房子卻是臬臺衙門,不免吃了一驚,不敢跟下去,衹得回來。等到了散更時,天還沒亮,他就請了本官出來回了,把昨夜的事,如此這般的都告訴了。又說道:‘此刻知道了賊在臬署。老爺馬上去上衙門,請臬臺大人把闔署一查,衹要額上受了傷的,就是個賊,他昨夜還偷了銀子。老爺此刻不要等藩臺傳,先要到藩臺那裏去回明了,可見得我們辦公未嘗怠慢。’知縣聽得有理,便連忙梳洗了,先上藩臺衙門去,藩臺正在那裏發怒呢。知縣見了,便把老捕役的話說了一遍。藩臺道:‘法司衙門裏面藏着賊,還了得麽!趕緊去要了來!’知縣便忙到了臬署。衹見自己衙門裏的通班捕役,都升布在臬署左右,要想等有打傷額角的出來捉他呢。知縣上了官廳,號房拿了手版上去,一會下來,說‘大人頭風發作,不能見客,擋駕’。知縣衹得仍回藩署裏去,回明藩臺。藩臺怒不可遏,便親自去拜臬臺。知縣嚇得不敢回署,衹管等着。等了好一會,藩臺回來了,也是見不着。便叫知縣把那老捕役傳了來,問了幾句話,便上院去,叫知縣帶着捕役跟了來。到得撫院,見了撫臺,把上項事回了一遍。撫臺大怒,叫旗牌官快快傳臬司去,說無論甚麽病,必要來一次,不然,本部院便要親到臬署查辦事件了。幾句話到了臬署,闔署之人,都驚疑不定。那臬臺沒法,衹得打轎上院去。到得那裏時,衹見藩臺以下,首道、首府、首縣,都在那裏,還有保甲局總辦、委員,黑壓壓的擠滿一花廳。衆官見他來,都起立相迎。衹見他頭上紮了一條黑帕,說是頭風痛得利害,紮上了稍為好些。衆官都信以為實。撫臺便告訴了以上一節,他便答應了馬上回去就查。衹見那老捕役脫了大帽,跑上來對着臬臺請了個安道:‘大人的頭風病,小人可以醫得。’臬臺道:‘莫非是個偏方?’捕役道:‘是一個傢傳的秘方。衹求大人把帕子去了,小人看看頭部,方好下藥。’臬臺聽了,顔色大變,勉強
  道:‘這個帕子去不得的,去了痛得利害。’捕役道:‘衹求大人開恩,可憐小人受本官比責的夠了!’臬臺面無人色的說道:‘你說些甚麽,我不懂呀!’當下衆官聽見他二人一問一答,都面面相覷。那捕役一回身,又對首縣跪下稟道:‘小人該死!昨夜飛瓦打傷的,正是臬憲大人!’首縣正要喝他鬍說,那臬臺早倉皇失措的道:‘你——你——你可是瘋了!’說着也不顧失禮,立起來便想踢他。當時首道坐在他下手,便攔住道:‘大人貴恙未痊,不宜動怒。’那位藩臺見了這副情形,也着實疑心。撫臺衹是呆呆的看着,在那裏納悶。捕役又過來對他說道:‘好歹求大人把昨夜的情形說了,好脫了小人幹係;不然,衆位大人在這裏,莫怪小人無禮!’臬臺又驚,又慌,又怒道:‘你敢無禮!’捕役走近一步道:‘小人要脫幹係,說不得無禮也要做一次!’說時便要動手。衆官一齊喝住。首縣見他這般鹵莽,更是手足無措,連連喝他,卻衹喝不住。捕役回身對撫臺跪下道:‘求大人請臬臺大人升一升冠,露一露頭部,倘沒有受傷痕跡,小人死而無怨。’此時藩臺也有九分信是臬臺做的了。失了庫款,責罰非輕,不如試他一試。倘使不是的,也不過同寅上失了禮,罪名自有捕役去當;倘果然是他,今日不驗明白,過兩天他把傷痕養好了,豈不是沒了憑據。
  此時捕役正對撫臺跪着回話,藩臺便站起來對臬臺道:‘閣下便升一升冠,把帕子去了,好治他個誣攀大員的重罪!’臬臺正待支吾,撫臺已吩咐傢人,代臬憲大人升冠。一個傢人走了過來,嘴裏說‘請大人升冠’,卻不動手。此時官廳上亂烘烘的,鬧了個不成體統。捕役便乘亂溜到臬臺背後,把他的大帽子往前一掀,早掉了,乘勢把那黑帕一扯,扯了下來。臬臺不知是誰,忙回過頭來看,恰好把那額上所受一寸來長的傷痕,送到捕役眼裏。捕役揚起了黑帕,走到當中,朝上跪下,高聲稟道:‘盜藩庫銀子的真賊已在這裏,求列位大人老爺作主!’一時撫臺怒了,藩臺樂了,首道、首府驚的呆了,首縣卻一時慌的沒了主了。那位臬臺卻氣得直挺挺的坐在椅子上,嘴裏衹說‘罷了罷了’。一時之間,倒弄得人聲寂然,大傢面面相覷。卻是藩臺先開口,請撫臺示下辦法。撫臺便叫傳中軍來,先看管了他。一時之間,中軍到了。那捕役等撫臺吩咐了話,便搶上一步,對中軍稟道:‘臬臺大人飛檐走壁的工夫很利害,請大人小心!’那臬臺頓足道:‘罷了!不必多說了!待我當堂直供了,你們上了刑具罷!’於是跪下來,把自從算命先生代他算命供起,一直供到昨夜之事,當堂畫了供,便收了府監。撫臺一面拜折參辦。這位臬臺辦了個盡法不必說,兩個兒子的功名也就此送了,還不知得了個甚麽軍流的罪。你說天下事不是無奇不有麽。”
  此時已響過三炮許久,我正要到裏面催點心,回頭一看,那點心早已整整的擺了四盤在那裏,還有雞鳴壺燉上一壺熱茶,便讓子明吃點心。兩個對坐下來,子明問道:“近來這城裏面,晚上安靖麽?”我道:“還沒聽見甚麽。你這問,莫非城外有甚麽事?”子明道:“近來外面賊多得很呢。衹因和局有了消息,這裏便先把新募的營勇,遣散了兩營。”我道:“要用就募起來,不用就遣散了,也怨不得那些散勇作賊。其實平時營裏的缺額衹要補足了,到了要用時,衹怕也夠了。”子明道:“哪裏會夠!他倒正想藉個題目招募新勇,從中沾些光呢。莫說補足了額,就是溢出額來,也不夠呢。”
  我笑道:“不缺已經好了,那裏還有溢額的?”子明道:“你真是少見多怪!外面的營裏都是缺額的,差不多照例衹有六成勇額。到了京城的神機營,卻一定溢額的,並且溢的不少,總是溢個加倍。”我詫道:“那麽這糧餉怎樣呢?”子明笑道:“糧餉卻沒有領溢的。
  但是神機營每出起隊子來,是五百人一營的,他卻足足有一千人,比方這五百名是槍隊,也是一千桿槍,”我道:“怎麽軍器也有得多呢?”子明道:“凡是神機營當兵的,都是黃帶子、紅帶子的宗室,他們闊得很呢!每人都用一個傢人,出起隊來,各人都帶着傢人走,這不是五百成了一千了麽。”我道:“軍器怎麽也加倍呢?”子明道:“每一個傢人,都代他老爺帶着一桿鴉片煙槍,合了那五百枝火槍,不成了一千了麽。並且火槍也是傢人代拿着,他自己的手裏,不是拿了鵪鶉囊,便是臂了鷹。他們出來,無非是到操場上去操。到了操場
  時,他們各人先把手裏的鷹安置好了,用一根鐵條兒,或插在樹上,或插在墻上,把鷹站在上頭,然後肯歸隊伍。操起來的時候,他的眼睛還是望着自己的鷹;偶然那鐵條兒插不穩,掉了下來,那怕操到要緊的時候,他也先把火槍撂下,先去把他那鷹弄好了,還代他理好了毛,再歸到隊裏去。你道這種操法奇麽?”我道:“那帶兵的難道就不管?”子明道:“那裏肯管他!帶兵的還不是同他們一個道兒上的人麽。那管理神機營的都是王爺。前年有一位郡王奉旨管理神機營,他便對人傢說:‘我今天得了這個差使,一定要把神機營整頓起來。
  當日祖宗入關的時候,神機營兵士臨陣能站在馬鞍上放箭的,此刻鬧得不成樣子了;倘再不整頓,將來不知怎樣了!’旁邊有人勸他說:‘不必多事罷,這個是不能整頓的了。’他不信。到差那一天,就點名閱操,揀那十分不象樣的,照營例辦了兩個。這一辦可不得了,不到三天,那王爺便又奉旨撤去管理神機營的差使了。你道他們的神通大不大!”
  我道:“他們既然是宗室,又是王爺都幹得下來,那麽大的神通,何必還去當兵?”子明道:“當兵還是上等的呢。到了京城裏,有一種化子,手裏拿一根香,跟着車子討錢。”
  我道:“討錢拿一根香作甚麽?”子明道:“他算是送火給你吃煙的。這種化子,你可不能得罪他;得罪了他時,他馬上把外面的衣服一撂,裏邊束着的不是紅帶子,便是黃帶子,那就被他訛一個不得了!”我道:“他的帶子何以要束在裏層呢?”子明道:“束在裏層,好叫人傢看不見,得罪了他,他纔好訛人呀;倘使束在外層,誰也不敢惹他了。其實也可憐得很,他們又不能作買賣,說是說得好聽得很,‘天滿貴胄’呢,誰知一點生機都沒有,所以就衹能靠着那帶子上的顔色去行詐了。他們詐到沒得好詐的時候,還裝死呢。”我道:“裝死衹怕也是為的訛人?”子明道:“他們死了,報到宗人府去,照例有幾兩殯葬銀子。他窮到不得了,又沒有法想的時候,便裝死了,叫老婆、兒子哭喪着臉兒去報。報過之後,宗人府還派委員來看呢。委員來看時,他便直挺挺的躺着,老婆、兒子對他跪着哭。委員見了,自然信以為真,哪個還伸手去摸他,仔細去驗他呢,衹望望是有個躺着的就算是了。他領了殯葬銀,登時又活過來。這纔是個活僵屍呢。”我道:“他已經騙了這回,等他真正死了的時候,還有得領沒有呢?”子明道:“這可是不得而知了。”
  我道:“他們雖然定例是不能作買賣,然而私下出來幹點營生,也可以過活,宗人府未必就查着了。”子明道:“這一班都是好吃懶做的人,你叫他幹甚麽營生!衹怕趕車是會的,京城裏趕車的車夫裏面,這班人不少;或者當傢人也有的。除此之外,這班人衹怕幹得來的,衹有訛詐討飯了。所以每每有些謠言,說某大人和車夫換帖,某大老和底下人認了幹親傢,起先聽見,總以為是糟蹋人的話,誰知竟是真的。他們闊起來也快得很,等他闊了,認識了大人先生,和他往來,自然是少不免的,那些人卻把他從前的事業提出來作個笑話。”我道:“他們怎麽又很闊得快呢?”子明道:“上一科我到京裏去考北闈,住在我捨親宅裏。捨親是個京官,自己養了一輛車,用了一個車夫,有好幾年了,一嚮倒還相安無事。我到京那幾天,恰好一天捨親要去拜兩個要緊的客,叫套車,卻不見了車夫,遍找沒有,不得已雇了一輛車去拜客。等拜完了客回來,他卻來了,在門口站着。捨親問他一天到哪裏去了。他道:‘今兒早起,我們宗人府來傳了去問話,所以去了大半天。’捨親問他問甚麽話。他道:‘有一個鎮國公缺出了,應該輪到小的補,所以傳了去問話。’捨親問此刻補定了沒有。他道:‘沒有呢,此刻正在想法子。’問他想甚麽法子。他道:‘要化幾十兩銀子的使費,纔補得上呢。可否求老爺賞藉給小的六十兩銀子,去打點個前程,將來自當補報。’說罷,跪下去就磕頭,起來又請了一個安。捨親正在沉吟,他又左一個安,右一個安的亂請,嘴裏衹說求老爺的恩典。捨親被他纏不過,給了他六十兩銀子。喜歡得他連忙叩了三個響頭,嘴裏說謝老爺的恩典,並求老爺再賞半天的假,捨親道:“既如此,你趕緊去打點罷。’他歡歡喜喜的去了。我還埋怨我捨親太過信他了,那裏有窮到出來當車夫的,平白地會做鎮國公起來。捨親對我說:‘這是常有的事。’我還不信呢。到得明天,他又歡歡喜喜的來了說:‘一切都打點好了,明天就要謝恩。’並且還帶了一個車夫來,說是他的朋友,‘很靠得住的,薦給老爺試用用罷。’捨親收了這車夫,他再是千恩萬謝的去了。到了明天,他車也有了,馬也有了,戴着紅頂子花翎,到四處去拜客。到了捨親門口,他不好意思遞片子進來,就那麽下了車進來了。還對捨親請了個安說:‘小的今天是鎮國公了!老爺的恩典,永不敢忘!’你看這不是他們闊得很快麽?”我道:“這麽一個鎮國公,有多少俸銀一年呢?”子明道:“我不甚瞭瞭,聽說大約三百多銀子一年。”我笑道:“這個給我們就館的差不多,闊不到哪裏去。”子明道:“你要知道他得了鎮國公,那訛人的手段更大了。他天天跑到西苑門裏去,在廊檐底下站着,專找那些引見的人去嚇唬。那嚇唬不動的,他也沒有法子。他那嚇唬的話,總是說這是甚麽地方,你敢亂跑。倘使被他嚇唬動了,他便說:‘你今日幸而遇了我,還不要緊,你謹慎點就是了。’這個人自然感激他,他卻留着神看你是第幾班第幾名,記了你的名字,打聽了你的住處,明天他卻來拜你,嚮你借錢。”我道:“鎮國公天天要到裏面的麽?”子明道:“何嘗要他們去,不過他們可以去得。他去了時,遇見值年旗王大臣到了,他過去站一個班,衹算是他來當差的。”我道:“他們雖是天潢貴胄,卻是出身寒微得很,自然不見得多讀書的了,怎麽會當差辦事?”子明道:“他們雖不識字,然而很會說話,他們那黃帶子,都是四品宗室,所以有人送他們一副對聯是:‘心中烏黑嘴明白,腰上鵝黃頂暗藍。’”我道:“對仗倒很工的。”
  說話之間,外面已放天明炮,子明便要走。我道:“太早了,洗了臉去。”便到我那邊,叫起老媽子,燉了熱水出來,讓子明盥洗,他匆匆洗了便去。
  正是:一夕長談方娓娓,五更歸去太匆匆。未知子明去後如何,且待下回再記。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楔子第二回 守常經不使疏逾戚 睹怪狀幾疑賊是官
第三回 走窮途忽遇良朋 談仁路初聞怪狀第四回 吳繼之正言規好友 苟觀察致敬送嘉賓
第五回 珠寶店巨金騙去 州縣官實價開來第六回 徹底尋根表明騙子 窮形極相畫出旗人
第七回 代謀差營兵受殊禮 吃倒帳錢儈大遭殃第八回 隔紙窗偷覷騙子形 接傢書暗落思親淚
第九回 詩翁畫客狼狽為姦 怨女癡男鴛鴦並命第十回 老伯母強作周旋話 惡洋奴欺凌同族人
第十一回 紗窗外潛身窺賊跡 房門前瞥眼睹奇形第十二回 查私貨關員被纍 行酒令席上生風
第十三回 擬禁煙痛陳快論 睹贓物暗尾佳人第十四回 宦海茫茫窮官自縊 烽煙渺渺兵艦先瀋
第十五回 論善士微言議賑捐 見招貼書生談會黨第十六回 觀演水雷書生論戰事 接來電信遊子忽心驚
第十七回 整歸裝遊子走長途 抵傢門慈親喜無恙第十八回 恣瘋狂家庭現怪狀 避險惡母子議離鄉
第十九回 具酒食博來滿座歡聲 變田産惹出一場惡氣第二十回 神出鬼沒母子動身 冷嘲熱謔世伯受窘
第二十一回 作引綫官場通賭棍 嗔直言巡撫報黃堂第二十二回 論狂士撩起憂國心 接電信再驚遊子魄
第二十三回 老伯母遺言囑兼祧 師兄弟挑燈談換帖第二十四回 臧獲私逃釀出三條性命 翰林伸手裝成八面威風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