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當代懸疑小說之父:丹·布朗傳   》 第九章 事與願違      莉薩·羅格剋 Lisa Rogak

  丹·布朗沒料到《達·芬奇密碼》會紅遍全球,也沒想到從《達·芬奇密碼》出版的那天起,自己就成了批評傢吹毛求疵的衆矢之的,這部小說也因此背負了不盡的駡名,數量之多,嚴詞之激烈,無不令人驚愕。
  熱那亞的紅衣大主教說這本書是“一麻袋的謊話”。不久後,也就是2004年秋,黎巴嫩官方頒布法令,禁止《達·芬奇密碼》在國內發行。政府安全部門和警察通告全國大小書店和零售商,將櫃臺上的《達·芬奇密碼》——包括英語版、法語版和阿拉伯語版——永久性全部撤下。
  布朗堅信,大多數批評傢誤解了小說的主題。當然也有許多人——牧師、修女、異教徒、女權主義者、終身天主教徒,以及一些稱呼自己為回歸的天主教徒——都寫信給布朗,告訴他他們非常欣賞和支持這部小說。
  布朗承擔了諸多的罪名,最大的一項就是反基督教,布朗在一個基督家庭裏長大,直到今天,他一直都在努力遵循聖主耶穌基督教給的教誨。他的作品同樣遵循了基督的基本教義和基督教歷史,衹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他沒有按照現行的君士坦丁版本來闡釋聖經,而是依靠自己的探索和領悟。
  外界的非議絲毫沒能影響到《達·芬奇密碼》的銷售,相反它的銷售量還節節攀高。在這種情況下,沒過多久,第一批評論書籍面世了。這些評論傢都是出色的作傢,雖然意見與布朗大相徑庭,但是布朗認為他們的論證卻很能令人信服,而且非常有力度。意見越是不同,辯論得越是激烈,就越能加深人們對神的理解。布朗指出,許多神學家都相信宗教衹有一個敵人——那絶不是一本小說——而是人們對宗教的漠視。
  天主事工會大概是整部小說中最不光彩的一個組織了。《達·芬奇密碼》一面世,該組織就立即在新聞媒體和自己的官方網站上發表聲明,稱《達·芬奇密碼》雖始終聲稱一切描述皆為真實,但事實卻絶非如此。該書肆意篡改基督教會和天主教會的歷史記錄,對天主事工會的描述更是毫無真實性可言。布朗對此做瞭解釋,但是爭鬥依然再繼續。
  爭論的漩渦越轉越大,布朗背負的駡名也越來越多。此時的布朗反復重申自己的這個觀點:歷史上,每種宗教都有自己信奉的男神和女神,但是今天,基督教的主流派係卻衹祭祀男性,而且衹是一個上帝。布朗相信,這種失衡不僅是今天這個滿目瘡痍的現實社會的一個真實寫照,同時也是導致這一現象本質的根源。
  雖然衆多書迷為布朗的這番妙語激動不已,而批評傢卻指責布朗和兩部羅伯特·蘭登係列的小說,詆毀神靈,褻瀆上帝,是極端自由主義的表現。
  面對這些尖銳無情的批評,布朗總是表現出一幅泰然自若神情。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上海譯文出版社
關於作者關於譯者第一章 密碼之源(1)第一章 密碼之源(2)
第二章 羽翼初豐(1)第二章 羽翼初豐(2)第二章 羽翼初豐(3)第三章 運籌帷幄(1)
第三章 運籌帷幄(2)第三章 運籌帷幄(3)第三章 運籌帷幄(4)第三章 運籌帷幄(5)
第四章 首嘗敗績(1)第四章 首嘗敗績(2)第四章 首嘗敗績(3)第四章 首嘗敗績(4)
第五章 迷茫歲月(1)第五章 迷茫歲月(2)第五章 迷茫歲月(3)第六章 破釜沉舟(1)
第六章 破釜沉舟(2)第六章 破釜沉舟(3)第七章 時來運轉(1)第七章 時來運轉(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