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49種危急狀態避險指南:這樣逃生最有效   》 第27節:第三章 傢居及工作場所中的避險與自救(2)      葉輕舟 She Qingzhou    張玉斌 Zhang Yubin

  對觸電者的急救應分秒必爭,若發現心跳呼吸已停,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髒按摩等復蘇措施,除少數確實已證明被電死者外,一般搶救維持時間不得少於60~90分鐘。如果搶救者體力不支,可換人操作,直到使觸電者恢復呼吸心跳,或確診已無生還希望時為止。發生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病情都很危重,這時應一面進行搶救,一面緊急聯繫把病人送往就近醫院作進一步治療。在轉送醫院的途中,搶救工作不能中斷。
  最易發生觸電的幾種情況
  ◆架設供電綫路不合規格。如臨時急用綫路架設過低;電力綫與電話綫共用一根綫桿,長時間繞在一起,颳風下雨人接電話而觸電。
  ◆用電設備損壞或不合規格。如日常照明用的電燈開關、燈頭損壞,插座蓋破損,電動機、變壓器等電氣設備不檢修,鐵殼上不裝地綫等。
  ◆電源進綫、臨時綫路、電力設備不裝單獨的開關和保險綫,因而不能在發生事故後立即切斷電源。
  ◆不遵照安全規程。如檢修安裝電燈、電器不拉斷開關和閘盒;搶救觸電者時,不用絶緣材料去挑開電綫等。
  ◆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事故。如放風箏時綫攪在電綫上,大風將電綫颳斷等。
  煤氣中毒
  煤氣中毒醫學上稱為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被吸入肺中,會通過血管進入血液。紅細胞是攜帶氧氣及二氧化碳的"氣體交換車",通過紅細胞的流動,全身組織才能進行氣體交換。一氧化碳與紅細胞結合的力量比氧氣大200~300倍,所以大量的一氧化碳與紅細胞結合,就大大減少了紅細胞帶氧的能力,使組織發生缺氧,甚至出現窒息。
  還是在20世紀70年代的1月,表姐因為有嚴重的心髒病,懷孕10個月來我傢待産(媽媽是醫院的婦科大夫)。二姨媽和我及妹妹住在傢裏,弟弟和爸爸住學校。
  那時父親是學校老師。學校沒有住房,媽媽單位給了我們18平方的單人宿舍,恰巧是一樓,就把走廊的一小間改成了廚房。當時用的都是煤球。半夜,表姐夫回來給表姐做麵條,走的時候沒有把煤球火封好,潮濕的煤球就把煤氣蔓延起來。我睡在廚房的隔壁先就昏迷過去了,媽媽當時感到不對勁就讓妹妹起來開窗開門,妹妹一下床就昏倒在地上,姨媽也在床上昏迷了,媽媽頭重腳輕地下床,當她把窗戶打開就昏倒在地上,把晚上留在地上的洗腳盆打翻了,媽媽被水浸醒,就爬着去開大門,接着把在地上的妹妹推到了水裏,又把姨媽拉到地上,然後爬到我的床上把我拉到了冰冷的地上,等到她強掙紮着爬到了大門旁把門打開,她又暈過去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你,準備好了嗎?(1)第2節:前言:你,準備好了嗎?(2)
第3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1)第4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2)
第5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3)第6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4)
第7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5)第8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6)
第9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7)第10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8)
第11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9)第12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10)
第13節:第一章 自然災害中的避險與自救(11)第14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1)
第15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2)第16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3)
第17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4)第18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5)
第19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6)第20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7)
第21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8)第22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9)
第23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10)第24節:第二章 日常出行中的避險與自救(11)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