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 》 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聲音與憤怒 》
第27節:華麗搖滾:一場豔美曖昧的情欲欲革命(5)
張鐵志 Zhang Tiezhi
華麗搖滾更深的影響是顛覆了搖滾自誕生以來和情欲的關係。因為搖滾樂本來誘惑的就是青春期的騷動。當貓王用他的臀部撼動這個世界時,他就是以挑逗年輕人的性欲來進行對成人世界的反叛。
搖滾樂一方面建構了青年對性別與性欲的認同,並挑戰既有的社會規範,另一方面,搖滾也幾乎等同於男性中心的情欲,因為大部分音樂工業的工作者是男性,而搖滾樂的呈現和營銷方式也是以男性為中心。在這個體製下,女性衹能以敏感、被動和柔弱的形象出現。特別是,如果我們同意搖滾樂研究者SimonFrith的話:"六○年代晚期搖滾樂最重要的事,乃是其被確立為陽具搖滾形式的青年音樂"11,那麽接在六○年代末期後面的華麗搖滾無疑是在進行一場自我顛覆--尤其這些性別越界的表演者都是男性。也因此,即使進步青年如BillyBragg都會說:"在1974年時,學校女孩子中午都聚集在一起聽大衛·鮑伊,所以我們必須改變對他的觀感,這樣才能追到女孩子。"12
更有趣的是BoyGeorge分析英國和美國的差別:"華麗搖滾在英國很快就風行起來,因為我們有很長的扮裝歷史傳統。看看我們的法官、牧師和舊時代的國王。你要記得美國是建立在清教徒精神上,他們不瞭解什麽是camp13。所以我會如此解釋:英國能産生大衛·鮑伊,而美國會産生Kiss樂團。"14
不過,華麗搖滾的進步性卻仍面臨搖滾樂本質--文化商品--的限製。當華麗搖滾歌手不再負載上一時代的理想修辭時,他們遂更迅速地展現出對商業體製的操弄與被操弄;而所有戲劇性的造型及表演不過是商品包裝的手段,或者是藝術表演的形式。至於曖昧的性別認同也多半是在當時的時代氛圍中突出個人形象的宣示。就像大衛·鮑伊本來就是以永遠的表演者自詡,所以每個時期的造型/形象都不過是一場經過準確評估後的精彩演出。
Ⅲ.
ChildrenoftheRevolution15
華麗搖滾的核心是對藝術的可能性以及性別認同界限的探索。它的風格遠大於實質,因而缺乏一致的音樂特質。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
第1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1) | 第2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2) | 第3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3) | 第4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4) | 第5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5) | 第6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6) | 第7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7) | 第8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1) | 第9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2) | 第10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3) | 第11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4) | 第12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1) | 第13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2) | 第14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3) | 第15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4) | 第16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5) | 第17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6) | 第18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1) | 第19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2) | 第20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3) | 第21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4) | 第22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5) | 第23節:華麗搖滾:一場豔美曖昧的情欲欲革命(1) | 第24節:華麗搖滾:一場豔美曖昧的情欲欲革命(2)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