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聽南懷瑾講《論語》 》
第27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7)
張保文 Zhang Baowen
許慶元 Xu Qingyuan
毛遂並不生氣,而是心平氣和地據理力爭:“您說的並不全對。我之前沒有像錐子從口袋裏鑽出錐尖,是因為我從來就沒有像錐子一樣被放進您的口袋裏呀!如果您早將我這把錐子放進口袋,我敢說,我不僅是錐尖子鑽出口袋,我會連整個錐子都像麥穗子一樣露出來!”平原君覺得毛遂話說得很有道理且氣度不凡,便答應他做為自己的隨從,連夜趕往楚國。後來憑着毛遂的三寸不爛之舌,平原君求援終獲成功。
一個真正有才學的人衹會擔心自己才能尚未完全具備;等到自己的才能真正具備了,學問真的達到了,就不會擔心自己沒有立身之處了。
與此同時,南先生認為孔子十分重視個人的本位問題:君是君,領導人要做到讓自己真正是一個領導人,嚴守領導人的行為準則。臣是臣,做幹部的要有幹部的立場,規規矩矩做個稱職的幹部。父親是父親,兒子是兒子,如果父親做得不符合一個父親的標準,卻要兒女孝順盡兒女的本分,又怎麽可能呢?衹有父慈才能子孝。
因此,每個人都應在自己的位置上,守住自己的本分,扮演好所扮演的角色,懂得自己在什麽時候應該做些什麽。
一隻貓愛上了自己的主人,便請求愛神把自己變成一個女孩。愛神同意了它的請求,將貓變成了一位美麗的少女。主人與她一見鐘情,愛上了她。後來,他們便結婚了。
一天,愛神想看看貓變成人後是否也把習慣改變了,於是趁他們休息時在臥室裏悄悄放了一隻老鼠。沒想到少女一見到老鼠就完全忘了自己現在的身份,她立即跳下床,去追趕老鼠,想把它吃掉。
愛神見後,很是失望,便將她重新變回一隻貓。
“為什麽?”
那衹貓被變回原形,大為懊惱地抗議。
“做人最重要的是守本分,而你卻忘了做人的本分。所以,你衹能永遠做一隻貓。”愛神回答它。
守住本分,嚴守本位,是做人的基本原則。守住本位看似簡單,實則不易,每個人的品性中都跳躍着一絲不安分的欲望,在利益的面前經常偏離自己的位置。一個人如果連自己基本的角色都扮演不好,又怎麽能成就大事呢? 不能全指望外來的庇護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何謂也?”
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論語?八佾》 南先生認為,王孫賈問孔子的問題十分幽默,他的意思是告訴孔子說,你老是跟諸侯直接往來,我們這些士大夫如不在君王面前替你講幾句好話,那也是沒有用的呀!你拜訪完了諸侯,還是該來嚮我們燒燒香的。孔子卻義正詞嚴:“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他說,一個人真的要做壞人、做壞事,怎樣禱告都沒有用,任何神靈都不能保佑你。所謂自助天助,神是建立在自己心中的,人應該有自己獨立的人格,不要全指望外來的庇護。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 | 第2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 | 第3節:聽南懷瑾講《論語》(3) | 第4節:聽南懷瑾講《論語》(4) | 第5節:聽南懷瑾講《論語》(5) | 第6節:聽南懷瑾講《論語》(6) | 第7節:聽南懷瑾講《論語》(7) | 第8節:聽南懷瑾講《論語》(8) | 第9節:聽南懷瑾講《論語》(9) | 第10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0) | 第11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1) | 第12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2) | 第13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3) | 第14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4) | 第15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5) | 第16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6) | 第17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7) | 第18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8) | 第19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9) | 第20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0) | 第21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1) | 第22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2) | 第23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3) | 第24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4)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