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華麗血時代   》 群“狼”的緣起(1)      梅毅 Mei Yi

  ——內遷的匈奴們自漢朝以來,居住在今天蒙古大草原上的匈奴人在“逐水草而居”的同時,時不時高舉狼頭大纛,嘯聚而來,狂風一般地忽然出現在漢族人的北部邊地。他們踐踏莊稼,洗劫城市,燒毀房屋,殺戮當地居民。大肆劫掠後,他們往往又擄走成千上萬的漢人為奴隸。往往未等漢族大軍到來,匈奴人便又鬼魅一般地消失在無盡的大草原中。吃肉喝酒之餘,這些野蠻人在朔朔北風中享受他們掠來的女子玉帛,嗷嗷狂叫以示慶賀。這種情況,不是一天兩天,不是一年兩年,也不是十年二十年,而是長達數個世紀之久。
  東漢建武二十二年(46),匈奴人賴以生存的蒙古大草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大旱災,“赤地數千裏,草木盡枯”。對於以畜牧為生的匈奴人來說,大旱成為空前的災難。牛羊沒有草吃,餓斃千萬;牧人無食,相繼餓死。而人畜的屍體交相堆積,無人清理,後又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瘟疫,一直號稱“天之驕子”的匈奴人“死耗大半”,強盛雄武的匈奴汗國也終於陷入分裂,散裂為南、北匈奴。
  南匈奴暫時收起狼性,匍匐於漢朝的金竜旗下;北匈奴則被迫嚮西遷移。公元91年,東漢大軍又乘勝把北匈奴趕到金微山(阿爾泰山)以外,驚惶失措的北匈奴部族衹能嚮西復嚮西,跨過烏拉山,逃過伏爾加河,在裏海以北纔敢坐下喘口氣。過了兩個多世紀後,在遷徙中不斷與當地族群通婚繁衍的北匈奴在現在的匈牙利平原重新立國,開始立足東歐,虎視西歐。五世紀的匈奴王阿提拉曾經大顯神威,殺得歐洲血流成河,被羅馬帝國畏稱為“上帝之鞭”。但好景不長,公元453年,阿提拉在美女懷中暴死,北遷的匈奴汗國終於分崩離析,散落並融合於歐洲各族。
  回頭再說南匈奴。依附東漢的南匈奴有五千餘落,開始時他們被安置在五原塞(現內蒙古包頭以西、烏拉山以南),不久就遷至西河美稷(現內蒙準格爾旗)。東漢每年耗銀一億多供給這幫失敗的蠻族,想讓他們成為捍禦北匈奴的屏障。但是,估計是當初漢軍神威太猛,匈奴人的勇武魂魄已經被打得七零八落,繼匈奴而後起的鮮卑人盡占匈奴故地後,又不斷嚮西,南匈奴一敗再敗,人馬被殺無數,牛羊損失千萬,日益南退,最後被擠兌到山西離石的左國城(現山西離石縣以北)。
  東漢黃巾亂起,漢朝政府發令要匈奴騎兵進入中原幫助鎮壓起義,南匈奴各部當然不願去當“炮灰”,於是殺掉親漢的羌渠單於,立順卜骨都侯為單於。羌渠單於的兒子於扶羅本來嚮漢地奔亡,想嚮大漢討個“說法”,途中看見漢地烽火四起,互相殺伐,於是這位匈奴王子狼性頓起,率數千精騎與中原的亂軍攪合在一起,四處攻殺,趁火打劫。
  公元216年,大英雄曹孟德發現,遷居塞內的匈奴人種落繁盛,人口衆多,便分其威權,把南匈奴分為左右南北中五部,“以弱其勢”,每部置部帥一人,派漢人做司馬以為監督(曹魏時,部帥改稱都尉)。
  南匈奴左部統率一萬餘落,居故茲氏縣(今山西臨汾);右部統六千餘落,居祁縣(今山西祁縣);南部轄三千餘落,居蒲子縣(今山西隰縣);北部統四千餘落,居新興縣(今山西忻縣);中部統六千餘落,居大陵縣(今山西文水縣)。由此,汾水流域一帶,南匈奴三萬餘落遍布四周。但彼時的匈奴各部,畏服於英明神武的大丞相曹操,平時耕牧,打仗時出兵出馬,完全是漢朝的“順民”,“……單於恭順,名王稽顙,部麯服事供職,同於編戶”,內遷的匈奴人和內地的漢族百姓基本沒有太大的差別。
  入塞的匈奴中,共有十九種,每種皆自相隸屬,各有族統,其中最著名的有屠各種、羌渠種、盧水鬍等。這群人在日後的十六國時代大顯狼威,屠各種有劉氏建立的漢、前趙(304—329),赫連氏建立的大夏(407—431),還有羌渠種建立的後趙(319—349)。此外,盧水鬍中的沮渠氏也在西北建立過北涼(397—439)。
  由於漢高祖劉邦時代曾嫁宗室公主入匈奴,所以屠各貴族就冒姓劉氏,他們在匈奴諸種中地位最尊,因此五部匈奴部帥都是劉姓匈奴貴族。此外,匈奴有呼衍、卜、蘭、喬四大貴姓,皆為劉姓的輔佐高官。所有這些匈奴人移居塞內時間久長,漢化日深。他們當中的貴族子弟不僅博覽群書,又精於騎射,可以說是能文能武的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的高門士族。雖為大晉臣民,與周遭廣大漢人雜居,但這些匈奴部帥仍對五部控有傳統的威權。匈奴五部平日備戰不輟,可以一聲令下在瞬間化為強有力的軍事組織。
  劉淵,字元海,匈奴冒頓單於直係後裔。
  東漢末年,羌渠單於被殺後,其子於扶羅自稱單於,率幾千騎逃入漢地,恰值當時董卓之亂,他就趁機狂掠太原、河東地區,並在河內地區駐屯。於扶羅單於死後,其弟呼廚泉單於得立,以於扶羅單於的兒子劉豹為左賢王。這位左賢王,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劉淵的父親。
  曹操分南匈奴為五部,劉豹得為左部帥。在《晉書》中,劉淵以字稱,皆為劉元海,這是因為《晉書》是唐朝大臣編撰,為避高祖李淵的名諱(另一位羯族皇帝石虎被統稱為石季竜,因為李淵他爸叫李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中華盛事的胎動期(1)中華盛事的胎動期(2)三分一統晉業興
大好江山誰承繼(1)大好江山誰承繼(2)大好江山誰承繼(3)
“牝雞司晨”朝綱紊(1)“牝雞司晨”朝綱紊(2)“牝雞司晨”朝綱紊(3)
樹欲靜而風不止(1)樹欲靜而風不止(2)樹欲靜而風不止(3)
血肉橫飛殺戮始(1)血肉橫飛殺戮始(2)血肉橫飛殺戮始(3)
血肉橫飛殺戮始(4)攻伐大亂滿京城(1)攻伐大亂滿京城(2)
攻伐大亂滿京城(3)你方唱罷我登場(1)你方唱罷我登場(2)
你方唱罷我登場(3)你方唱罷我登場(4)你方唱罷我登場(5)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