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 二刻拍案驚奇   》 捲二十七 偽漢裔奪妾山中 假將軍還姝江上      凌濛初 Ling Mengchu

   曾聞盜亦有道,其間多有英雄。
   若逢真正豪傑,偏能掉臂於中。
  昔日宋相張齊賢,他為布衣時,值太宗皇帝駕幸河北,上太平十策。太宗大喜,用了他六策,餘四策斟酌再用。齊賢堅執道:“是十策皆妙,盡宜亟用。”太宗笑其狂妄,還朝之日,對真宗道:“我在河北得一宰相之才,名曰張齊賢,留為你他日之用。”真宗牢記在心,後來齊賢登進士榜,卻中在後邊。真宗見了名字,要拔他上前,爭奈榜已填定,特旨一榜盡踢及第,他日直做到宰相。
  這個張相未遇時節,孤貧落魄,卻倜儻有大度。一田偶到一個地方,投店中住止。其時適有一夥大盜劫掠歸來,在此經過。下在店中造飯飲酒,槍刀森列,形狀猙獰。居民恐怕拿住,東逃西匿,連店主多去躲藏。張相剩得一身在店內,偏不走避。看見群盜吃得正酣,張相整一整中幘,岸然走到群盜面前,拱一拱手道:“列位大夫請了,小生貧睏書生,欲就大夫求一醉飽,不識可否?”群盜見了容貌魁梧,語言爽朗,便大喜道:“秀纔乃肯自屈,何不可之有?但是吾輩粗疏,恐怕秀纔見笑耳。”即立起身來請張相同坐。張相道:“世人不識諸君,稱呼為盜,不知這盜非是齷齪兒郎做得的。諸君多是世上英雄,小生也是慷慨之士,今日幸得相遇,便當一同歡飲一番,有何彼此?”說罷,便取大碗斟酒,一飲而盡。群盜見他吃得爽利,再斟一碗來,也就一口吸幹,連吃個三碗。又在桌上取過一盤豬蹄來,略擘一擘開,狼饗虎咽,吃個磬盡。群盜看了,皆大驚異,共相希咤道:“秀纔真宰相器量!能如此不拘小節,决非凡品。他日做了宰相,宰製天下,當念吾曹為盜多出於不得已之情。今日塵埃中,願先結納,幸秀纔不棄!”各各身畔將出金帛來贈,你強我賽,堆了一大堆。張相毫不推辭,一一簡取,將一條索子捆縛了,攜在手中,叫聲聒噪,大踏步走出店去。此番所得倒有百金,張相盡付之酒傢,供了好些時酣暢。衹此一段氣魄,在貧賤時就與人不同了。這個是膽能玩盜的,有詩為證: 等閑卿相在塵埃,大嚼無慚亦異哉!
   自是胸中多磊落,直教劇盜也憐纔。
  山東萊州府掖縣有一個勇力之士邵文元,義氣勝人,專愛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有人在知縣面前謗他恃力為盜,知縣初到不問的實,尋事打了他一頓。及至知縣朝覲入京,纔出境外,衹見一人騎着馬,跨着刀,跑至面前,下馬相見。知縣認得是邵文元,衹道他來報仇,吃了一驚,問道:“你自何來?”文元道:“小人特來防衛相公入京,前途劇賊頗多,然聞了小人之名,無不退避的。”知縣道:“我無恩於你,你怎到有此好心?”文元道:“相公前日戒訓小人,也衹是要小人學好,況且相公清廉,小人敢不盡心報效?”知縣心裏方纔放了一個大疙瘩。文元隨至中途,別了自去,果然絶無盜警。
  一日出行,過一富翁之門,正撞着強盜四十餘人在那裏打劫他傢。將富翁捆縛住,着一個強盜將刀加頸,嚇他道:“如有官兵救應,即先下手!”其餘強盜盡劫金帛。富翁傢裏有一個錢堆,高與屋齊,強盜算計拿他不去,盡笑道:“不如替他散了罷。”號召居民,多來分錢。居民也有怕事的不敢去,也有好事的去看光景,也有貪財大膽的拿了傢夥,稱心的兜取,弄得錢滿階墀。邵文元聞得這話,要去玩弄這些強盜,在人叢中側着肩膊,挨將進去,高聲叫道:“你們做甚的?做甚的?”衆人道:“強盜多着哩,不要惹事!”文元走到鄰傢,取一條鐵叉,立造門內,大叫道:“邵文元在此!你們還了這傢銀子,快散了罷!”富翁聽得,恐怕強盜見有救應,即要動刀,大叫道:“壯士快不要來!若來,先殺我了。”文元聽得,權且走了出來。群盜齊把金銀裝在囊中,馱在馬背上,有二十馱,仍綁押了富翁,送出境外二十裏,方纔解縛。富翁披發狼狽而歸。誰知文元自出門外,騎着馬即遠遠隨來,見富翁已回,急鞭馬追趕。強盜見是一個人,不以為意。文元喝道:“快快把金銀放在路旁!汝等認得邵文元否?”強盜聞其名,正慌張未答。文元道:“汝等遲遲,且着你看一個樣!”颼的一箭,已把內中一個射下馬來死了。衆盜大驚,一齊下馬跪在路旁,告求饒命。文元喝道:“留下東西,饒你命去罷!”強盜盡把囊物丟下,空身上馬逃遁而去。文元就在人傢藉幾匹馬負了這些東西,竟到富翁傢裏,一一交還。富翁迎着,叩頭道:“此乃壯士出力奪來之物,已不是我物了。願送至君傢,吾不敢吝。”文元怒叱道:“我哀憐你傢橫禍,故出力相助,吾豈貪私邪!”盡還了富翁,不顧而去。這個是力能製盜的,有詩為證: 白晝探丸勢已兇,不堪壯士笑談中。
   揮鞭能返相如璧,盡卻酬金更自雄。
  再說一個見識能作弄強盜的汪秀纔,做回正話。看官要知這個出處,先須聽我《瀟湘八景》: 雲暗竜雄古渡,湖連鹿角平田。
   薄暮長楊垂首,平明秀麥齊肩。
   人羨春遊此日,客愁夜泊如年。
   ——《瀟湘夜雨》。
   湘妃初理雲鬟,竜女忽開曉鏡。
   銀盤水面無塵,玉魄天心相映。
   一聲鐵笛風清,兩岸畫闌人靜。
   ——《洞庭秋月》。
   八桂城南路杳,蒼梧江月音稀。
   昨夜一天風色,今朝百道帆飛。
   對鏡且看妾面,倚樓好待郎歸。
   ——《遠浦歸帆》。
   湖平波浪連天,水落汀沙千裏。
   蘆花冷澹秋容,鴻雁差池南徒。
   有時小棹經過,又遣幾群驚起。
   ——《平沙落雁》。
   軒帝洞庭聲歇,湘靈寶瑟香銷。
   湖上長煙漠漠,山中古寺迢迢。
   鐘擊東林新月,僧歸野渡寒潮。
   ——《煙嶼晚鐘》。
   湖頭俄頃陰暗,樓上徘徊晚眺。
   霏霏雨障輕過,閃閃夕陽回照。
   漁翁東岸移舟,又嚮西灣垂釣。
   ——《漁村夕陽》。
   石港湖心野店,板橋路口人傢。
   少婦篋中麥芡,村翁筒裏魚蝦。
   蜃市依稀海上,嵐光咫尺天涯。
   ——《山市晴嵐》。
   隴頭初放梅花,江面平鋪柳絮。
   樓居萬玉從中,人在水晶深處。
   一天素幔低垂,萬裏孤舟歸去。
   ——《江天暮雪》。
  此八詞多道着楚中景緻,乃一浙中縉紳所作。楚中稱道此詞頗得真趣,人人傳誦的。這洞庭湖八百裏,萬山環列,連着三江,乃是盜賊淵藪。國初時偽漢陳友諒據楚稱王,後為太祖所滅。今其子孫住居瑞昌、興國之間,號為柯陳,頗稱蕃衍。世世有勇力出衆之人,推立一個為主,其族負險善鬥,劫掠客商。地方有亡命無賴,多去投入夥中。官兵不敢正眼覷他,雖然設立有遊擊、把總等巡遊武官,提防地方非常事變,卻多是與他們豪長通同往來。地方官不奈他何的,宛然宋時梁山泊光景。
  且說黃州府黃岡縣有一個汪秀纔,身在黌官,傢事富厚,傢僖數十,婢妾盈房。做人倜儻不羈,豪俠好遊。又兼權略過人,凡事經他佈置,必有可觀,混名稱他為汪太公,蓋比他呂望一般智術。他房中有一愛妾,名曰回風,真個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更兼吟詩作賦,馳馬打彈,是少年場中之事,無所不能。汪秀纔不惟寵冠後房,但是遊行再沒有不帶他同走的。怎見得回風的標緻?雲鬢輕梳蟬翼,翠眉淡掃春山。朱唇綴一顆櫻桃,皓齒排兩行碎玉。花生丹臉,水剪雙眸。意態自然,技能出衆。直教殺人壯士回頭覷,便是入定禪師轉眼看。
  一日,汪秀纔領了回風來到嶽州,登了嶽陽樓,望着洞庭浩渺,巨浪拍天。其時鼕月水落,自樓上望君山隔不多些水面。遂出了嶽州南門,拿舟而渡,不上數裏,已到山腳。顧了肩輿,與回風同行十餘裏,下輿謁湘君祠。有數十步榛莽中,有二妃塚,汪秀纔取酒來與回風各酹一杯。步行半裏,到崇勝寺之外,三個大字是“有緣山”。汪秀纔不解,回風笑道:“衹該同我們女眷遊的,不然何稱有緣?”汪秀纔去問僧人,僧人道:“此處山靈,妒人來遊。每將渡,便有惡風濁浪阻人。得到此地者,便是有緣,故此得名。”汪秀纔笑對回風道:“這等說來,我與你今日到此可謂僥幸矣。”其僧遂指引汪秀纔許多勝處,說有:軒轅臺,乃黃帝鑄鼎於此。酒香亭,乃漢武帝得仙酒於此。朗吟亭,乃呂仙遺跡。柳毅井,乃柳毅為洞庭君女傳書處。汪秀纔別了僧人,同了回風,由方丈側出去,登了軒轅臺。憑欄四顧,水天一色,最為勝處。又左側過去,是酒香亭。繞出山門之左,登朗吟亭,再下柳毅井,旁有傳書亭,亭前又有刺桔泉許多古跡。
  正遊玩間,衹見山腳下走起一個大漢來,儀容甚武,也來看玩。回風雖是遮遮掩掩,卻沒十分好躲避處,那大漢看見回風美色,不轉眼的上下瞟覷,跟定了他兩人,步步傍着不捨。汪秀纔看見這人有些尷尬,急忙下山。將到船邊,衹見大漢也下山來,口裏一聲鬍哨,左近一隻船中吹起號頭答應,船裏跳起一二十彪形大漢來,對岸上大漢聲諾。大漢指定回風道:“取了此人獻大王去!”衆人應一聲,一齊動手,猶如鷹拿燕雀,竟將回風搶到那衹船上,拽起滿蓬,望洞庭湖中而去,汪秀纔衹叫得苦。這湖中盜賊去處,窟穴甚多,竟不知是那一處的強人弄的去了。凄凄惶惶,雙出單回,甚是苦楚。正是: 不知精爽落何處,疑是行雲秋水中。
  汪秀纔眼看愛姬失去,難道就是這樣罷了!他是個有擘劃的人,即忙着人四路找聽,是省府州縣鬧熱市鎮去處,即貼了榜文:“但有知風來報的,賞銀百兩。”各處傳遍道汪傢失了一妾,出着重賞招票。從古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汪秀纔一日到省下來,有一個都司嚮承勳是他的相好朋友,擺酒在黃鶴樓請他。飲酒中間,汪秀纔憑欄一望,見大江浩渺,雲霧蒼茫,想起愛妾回風不知在煙水中那一個所在,投袂而起,亢聲長歌蘇子瞻《赤壁》之句云:“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歌之數回,不覺潸然淚下。嚮都司看見,正要請問,旁邊一個護身的傢丁慨然嚮前道:“秀纔飲酒不樂,得非為傢姬失否?”汪秀纔道:“汝何以知之?”傢丁道:“秀纔遍榜街衢,誰不知之!秀纔但請與我主人盡歡,管還秀纔一個下落。”汪秀纔納頭便拜道:“若得知一個下落,百觥也不敢辭。”嚮都司道:“為一女子,直得如此着急?且滿飲三大卮,教他說明白。”汪秀纔即取大卮過手,一氣吃了三巡。再斟一卮,奉與傢丁道:“願求壯士明言,當以百金為壽。”傢丁道:“小人是興國州人,住居闔閭山下,頗知山中柯陳傢事體。為頭的叫做柯陳大官人,有幾個兄弟,多有勇力,專在江湖中做私商勾當。他這一族最大,江湖之間各有頭目,惟他是個主。前日聞得在嶽州洞庭湖劫得一美女回來,進與大官人,甚是快活,終日飲酒作樂。小人傢裏離他不上十裏路,所以備細得知。這個必定是秀纔傢裏小娘子了。”汪秀纔道:“我正在洞庭湖失去的,這消息是真了。”嚮都司便道:“他這人慷慨好義,雖係草竊之徒,多曾與我們官府往來。上司處也私有進奉,盤結深固,四處響應,不比其他盜賊可以官兵緝拿得的。若是尊姬彼此處弄了去,衹怕休想再合了。天下多美婦人,仁兄衹宜丟開為是。且自暢懷,介懷無益。”汪秀纔道:“大丈夫生於世上,豈有愛姬被人所據,既已知下落不能用計奪轉來的?某雖不纔,誓當返此姬,以搏一笑。”嚮都司道:“且看仁兄大纔,談何容易!”當下汪秀纔放下肚腸,開懷暢飲而散。
  次日,汪秀纔即將五十金送與嚮傢傢丁,以謝報信之事。就與都司討此人去做眼,事成之後,再奉五十金,以湊百兩。嚮都司笑汪秀纔癡心,立命傢丁到汪秀纔處,聽憑使用,看他怎麽作為。傢丁接了銀子,千歡萬喜,頭顛尾顛,巴不得隨着他使喚了。就嚮傢丁問了柯陳傢裏弟兄名字,汪秀纔胸中算計已定,寫下一狀,先到兵巡衙門去告。兵巡看狀,見了柯陳大等名字,已自心裏虛怯。對這汪秀纔道:“這不是好惹的,你無非衹為一婦女小事,我若行個文書下去,差人拘拿對理,必要激起爭端,緻成大禍,决然不可。”汪秀纔道:“小生但求得一紙牒文,自會去與他講論麯直,取討人口,不須大人的公差,也不到得與他爭競,大人可以放心。”兵巡見他說得容易,便道:“牒文不難,即將汝狀判誰,排號用印,付汝持去就是了。”汪秀纔道:“小生之意,也衹欲如此,不敢別求多端。有此一紙,便可了一樁公事來回覆。”兵巡似信不信,分付該房如式端正,付與汪秀纔。
  汪秀纔領了此紙,滿心歡喜,就象愛姬已取到手了一般的。來見嚮都司道:“小生狀詞已誰,來求將軍助一臂之力。”都司搖頭道:“若要我們出力,添撥兵卒,與他廝鬥,這决然不能的。”汪秀纔道:“但請放心,多用不着,我自有人。衹那平日所駕江上樓船,要藉一隻,巡江哨船,要藉二衹。與平日所用傘蓋旌旗冠服之類,要藉一用。此外不勞一個兵卒相助,衹帶前日報信的傢丁去就勾了。”嚮都司道:“意欲何為?”汪秀纔道:“漢傢自有制度,此時不好說得,做出便見。”嚮都司依言,盡數藉與汪秀纔。汪秀纔大喜,磬備了一個多月糧食,喚集幾十個傢人;又各處藉得些號衣,多打扮了軍士,一齊到船上去撐駕開江。鼓吹喧闐,竟象武官出汛一般。有詩為證: 舳艫千裏傳赤壁,此日江中行畫鷁。
   將軍漢號是樓船,這回投卻班生筆。
  汪秀纔駕了樓船,領了人從,打了遊擊牌額,一直行到闔閭山江口來。未到岸四五裏,先差一隻哨船載着兩個人前去。一個是嚮傢傢丁,一個是心腹傢人汪貴,拿了張硬牌,去叫齊本處地方居民,迎接新任提督江洋遊擊。就帶了幾個紅帖,把汪姓去了一畫,帖上寫名江萬裏,竟去柯陳大官人傢投遞,幾個兄弟,每人一個帖子,說新到地方的官,慕大名就來相拜。兩人領命去了。汪秀才分付船戶,把船慢慢自行。且說嚮傢傢丁是個熟路,得了汪傢重賞,有甚不依他處?領了傢人汪貴一同下在哨船中了,頃刻到了岸邊,搪了硬牌上岸,各處一說。多曉得新官船到,整備迎接。傢丁引了汪貴同到一個所在,元來是一座莊子。但見冷氣侵入,寒風撲面。三鼕無客過,四季少人行。團團蒼檜若竜形,鬱鬱青鬆如虎跡。已升紅日,莊門內鬼火熒熒;未到黃昏,古澗邊悲風颯颯。盆盛人醉醬,板蓋鑄錢爐。驀聞一陣血腥來,元是強人居止處。
  傢丁原是地頭人,多曾認得柯陳傢裏的,一徑將帖兒進去報了。柯陳大官人認得嚮傢傢丁是個官身,有甚麽疑心?與同兄弟柯陳二、柯陳三等會集商議道“這個官府甚有吾每體面,他既以禮相待,我當以禮接他。而今吾每辦了果盒,帶着羊酒,結束鮮明,一路迎將上去。一來見我每有禮體,二來顯我每弟兄有威風。看他舉止如何,斟酌待他的厚薄就是了。”商議已定,外報遊府船到江口,一面叫轎夫打轎拜客,想是就起來了。柯陳弟兄果然一齊戎裝,點起二三十名嘍羅,牽羊擔酒,擎着旗幡,點着香燭,迎出山來。
  汪秀纔船到泊裏,把藉來的紗帽紅袍穿着在身,叫齊轎夫,四擡四插擡上岸來。先是地方人等聲喏已過,柯陳兄弟站着兩旁,打個躬,在前引導,汪秀才分付一徑擡到柯陳傢莊上來。擡到廳前,下了轎,柯陳兄弟忙掇一張坐椅擺在中間。柯陳大開口道:“大人請坐,容小兄弟拜見。”汪秀纔道:“快不要行禮,賢昆玉多是江湖上義士好漢,下官未任之時,聞名久矣。今幸得守此地方,正好與諸公義氣相與,所以特來奉拜。豈可以官民之禮相拘?衹是個賓主相待,倒好久長。”柯陳兄弟跪將下去,汪秀纔一手扶起,口裏連聲道:“快不要這等,吾輩豪傑不比尋常,决不要拘於常禮。”柯陳兄弟謙遜一回,請汪秀纔坐了,三人侍立。汪秀纔急命取坐來。分左右而坐。柯陳兄弟道遊府如此相待,喜出非常,急忙治酒相款。汪秀纔解帶脫衣,盡情歡宴,猜拳行令,不存一毫形跡。行酒之間,說着許多豪傑勾當,掀拳裸袖,衹根相見之晚。柯陳兄弟不唯心服,又且感恩,多道:“若得恩府如此相待,我輩赤心報效,死而無怨。江上有警,一呼即應,决不致自傢作孽,有負恩府青目。”汪秀纔聽罷,越加高興,接連百來巨觥,引滿不辭,自日中起,直飲至半夜,方纔告別下船。此一日算做柯陳大官人的酒。第二日就是柯陳二做主,第三日就是柯陳三做主,各各請過。柯陳大官人又道:“前日是倉卒下馬,算不得數。”又請吃了一口酒;俱有金帛折席。汪秀纔多不推辭,欣然受了。
  酒席已完,回到船上,柯陳兄弟多來謝拜。汪秀纔留住在船上,隨命治酒相待。柯陳兄弟推辭道:“我等草澤小人,承蒙恩府不棄,得獻酒食,便為大幸,豈敢上叨賜宴?”汪秀纔道:“禮無不答,難道衹是學生叨擾,不容做個主人還席的?況我輩相與,不必拘報施常規。前日學生到宅上,就是諸君作主。今日諸君見顧,就是學生做主。逢場作戲,有何不可!”柯陳兄弟不好推辭。早已排上酒席,擺設已完。汪秀纔定席已畢,就有帶來一班梨園子弟,上場做戲。做的是《桃園結義》、《千裏獨行》許多豪傑襟懷的戲文,柯陳兄弟多是山野之人,見此花哄,怎不貪看?豈知汪秀纔先已密密分付行船的,但聽戲文鑼鼓為號,即便地開船。趁着月明,沿流放去,緩緩而行,要使艙中不覺。行來數十餘裏,戲文方完。興未肯闌,仍舊移席團坐,飛觴行令。樂人清唱,勸酬大樂。汪秀纔曉得船已行遠,方發言道:“學生承諸君見愛,如此傾倒,可謂極歡。但胸中有一件小事,甚不便於諸君,要與諸君商量一個長策。”柯陳兄弟愕然道:“不知何事,但請恩府明言,愚兄弟無不聽令。”汪秀纔叫從人掇一個手匣過來,取出那張榜文來捏在手中,問道:“有一個汪秀纔告着諸君,說道劫了他愛妾,有此事否?”柯陳兄弟兩兩相顧,不好隱得。柯陳大回言道:“有一女子在嶽州所得,名曰回風,說是汪傢的。而今見在小人處,不敢相瞞。”汪秀纔道:“一女子是小事,那汪秀纔是當今豪傑,非凡人也。今他要去上本奏請徵剿,先將此狀告到上司,上司密行此牒,托與學生勾當此事。學生是江湖上義氣在行的人,豈可興兵動卒前來攪擾?所以邀請諸君到此,明日見一見上司,與汪秀纔質證那一件公事。”柯陳兄弟見說,驚得面如土色,道:“我等豈可輕易見得上司?一到公庭必然監禁,好歹是死了!”人人思要脫身,立將起來,推窗一看,大江之中,煙水茫茫,既無舟揖,又無崖岸,巢穴已遠,救應不到,再無個計策了。正是: 有翅膀飛騰天上,有鱗甲鑽入深淵。
   既無窟地升天術,目下災殃怎得延?柯陳兄弟明知着了道兒,一齊跪下道:“恩府救命則個。”汪秀纔道:“到此地位,若不見官,學生難以回覆;若要見官,又難為公等。是必從長計較,使學生可以銷得此紙,就不見官罷了。”柯陳兄弟道:“小人愚味,願求恩府良策。”汪秀纔道:“汪生衹為一妾着急,今莫若差一隻哨船飛棹到宅上,取了此妾來船中。學生領去,當官交付還了他,這張牒文可以立銷,公等可以不到官了。”柯陳兄弟道:“這個何難!待寫個手書與當傢的,做個執照,就取了來了。”汪秀纔道:“事不宜遲,快寫起來。”柯陳大寫下執照,汪秀纔立喚嚮傢傢丁與汪貴兩個到來。他一個是認得路的,一個是認得人的,悄地分付。付與執照,打發兩衹哨船一齊棹去,立等回報。船中且自金鼓迭奏,開懷吃酒。柯陳兄弟見汪秀纔意思坦然,雖覺放下了些驚恐,也還心緒不安,牽筋縮脈。汪秀纔衹是一味豪興,談笑灑落,飲酒不歇。
  侯至天明,兩衹哨船已此載得回風小娘子,飛也似的來報,汪秀纔立請過船來。回風過船,汪秀纔大喜,叫一壁廂房艙中去,一壁廂將出四錠銀子來,兩個去的人各賞一錠,兩船上各賞一錠。衆人齊聲稱謝,分派已畢。汪秀纔再命斟酒三大觥,與柯陳兄弟作別道:“此事已完,學生竟自回覆上司,不須公等在此了。就此請回。”柯陳兄弟感激稱謝救命之恩。汪秀纔把柯陳大官人須髯持一持道:“公等果認得汪秀纔否?我學生便是。那裏是甚麽新升遊擊,衹為不捨得愛妾,做出這一場把戲。今愛妾仍歸於我,落得與諸君遊宴數日,備極歡暢,莫非結緣。多謝諸君,從此別矣!”柯陳兄弟如夢初覺,如醉方醒,纔放下心中疙瘩,不覺大笑道:“元來秀纔詼諧至此,如此豪放不羈,真豪傑也!吾輩粗人,幸得陪侍這幾日,也是有緣。小娘子之事,失於不知,有愧!有愧!”各解腰間所帶銀兩出來,約有三十餘兩,贈與汪秀纔道:“聊以贈小娘子添妝。”汪秀纔再三推卻不得,笑而受之。柯陳兄弟求差哨船一送。汪秀才分付送至通岸大路,即放上岸。柯陳兄弟殷勤相別,登舟而去。
  汪秀纔房船中喚出回風來說前日驚恐的事,回風嗚咽告訴。汪秀纔道:“而今仍歸吾手,舊事不必再提,且吃一杯酒壓驚。”兩人如渴得漿,吃得盡歡,遂同宿於舟中。次日起身,已到武昌碼頭上。來見嚮都司道:“承藉船衹傢夥等物,今已完事,一一奉還。”嚮都司道:“尊姬已如何了?”汪秀纔道:“叨仗尊庇,已在舟中了。”嚮都司道:“如何取得來?”汪秀纔把假壯新任拜他賺他的話,備細說了一遍,道:“多在尊使肚裏,小生也仗尊使之力不淺。”嚮都司道:“有此奇事,真正有十二分膽智,纔弄得這個伎倆出來。仁兄手段,可以行兵。”當下汪秀纔再將五十金送與嚮傢傢丁,完前日招票上許出之數。另雇下一船,裝了回風小娘子,現與嚮都司討了一隻哨船護送,並載傢僮人等。安頓已定,進去回覆兵巡道,繳還原牒。兵巡道問道:“此事已如何了,卻來繳牒?”汪秀纔再把始終之事,備細一稟。兵巡道笑道:“不動幹戈,能入虎穴,取出人口,真奇才奇想!秀纔他日為朝廷所用,處分封疆大事,料不難矣。”大加賞嘆。汪秀纔謙謝而出,遂載了回風,還至黃岡。黃岡人聞得此事,盡多驚嘆道:“不枉了汪太公之名,真不虛傳也!”有詩為證: 自是英雄作用殊,虎狼可狎與同居。
   不須竊伺驪竜睡,已得探還頷下珠。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捲之一 進香客莽看金剛經 出獄僧巧完法會分捲之二 小道人一着饒天下 女棋童兩局註終身
捲之三 權學士權認遠鄉姑 白孺人白嫁親生女捲之四 青樓市探人蹤 紅花場假鬼鬧
捲之五 襄敏公元宵失子 十三郎五歲朝天捲之六 李將軍錯認舅 劉氏女詭從夫
捲之七 呂使者情媾宦傢妻 吳大守義配儒門女捲之八 瀋將仕三千買笑錢 王朝議一夜迷魂陣
捲之九 莽兒郎驚散新鶯燕 謅梅香認合玉蟾蜍捲之十 趙五虎合計挑傢釁 莫大郎立地散神姦
捲十一 滿少卿饑附飽颺 焦文姬生仇死報捲十二 硬勘案大儒爭閑氣 甘受刑俠女著芳名
捲十三 鹿胎庵客人作寺主 判溪裏舊鬼藉新屍捲十四 趙縣君喬送黃柑 吳宣教幹償白鏹
捲十五 韓侍郎婢作夫人 顧提控椽居郎署捲十六 遲取券毛烈賴原錢 失還魂牙僧索剩命
捲十七 同窗友認假作真 女秀纔移花接術捲十八 甄監生浪吞秘藥 春花婢誤泄風情
捲十九 田捨翁時時經理 牧童兒夜夜尊榮捲二十 賈廉訪贋行府牒 商功父陰攝江巡
捲二十一 許蔡院感夢擒僧 王氏子因風獲盜捲二十二 癡公子狠使噪脾錢 賢丈人巧賺回頭婿
捲二十三 大姊魂遊完宿願 小姨病起續前緣捲二十四 庵內看惡鬼善神 井中譚前因後果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