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界精英 》 联想少帅杨元庆 》
第27节:第八章 国际化品牌:到境外跟"巨头"战斗(1)
李明军 Li Mingjun
联想移动的各方面努力,很快获得了丰厚的回报。2005年8月联想集团公布第一财季(财报,联想移动首季盈利2500万元,赛诺数据显示联想手机市场排名升至整体市场第五名。2005年11月,联想集团宣布联想手机第二季度盈利9400万元,同期赛诺数据显示联想手机的市场排名首次达到全国第四,国产第一。2005年12月,联想收购厦华电子持有双方手机合资公司之剩余19.2%股权,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联想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2006年5月,联想集团发布2005财年业绩报告,联想手机销售604万台、实现赢利2.82亿港币,市场份额排名稳固于整体第四名。
2006年9月,在2004年9月8日,于厦门火炬高新区信息光电园奠基动工的联想手机工业园正式落成,新工业园的首期年产能达1500万台,最大可扩至3000万台。从此,一个现代化的、具有全价值链的世界级手机工业园在厦门正式落成投产,标志着联想手机发起了中国手机民族品牌,冲破国际厂商垄断的新一轮总攻。联想手机已经成长为联想集团业绩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并逐渐成为联想集团重要的营业额和利润的来源。联想手机工业园的落成是联想集团在3C融合领域里进行全球研发生产布局的重要一环,也是联想集团面向3G时代的技术中心。它将成为中国手机产业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孵化和生产基地。
在重点发展国内业务的基础上,联想手机也开始筹划进军国际市场,2005年8月,联想移动和泰国一家大规模手机零售商--联合通讯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由联合通讯负责联想移动在泰国手机营销和品牌的宣传,正式开始在泰国开展手机营销业务,并借此打开东南亚地区及欧洲的移动通信市场。
联想手机业务在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对联想集团的整体发展贡献巨大。还是在2004年,柳传志在回应联想股东对联想业绩和杨元庆宏观管理能力的质疑时,就特别提到了联想手机,他相信联想手机业务的赢利会改变联想集团业务板块的格局。在2004年联想的战略调整中,联想收缩战线,由多元转向专注,主要业务集中在三个板块,手机更成为联想发展的重要支柱。可以说,2004年后的联想由多元化变为两元化,一元是PC,另一元就是手机。杨元庆在巡视了联想手机生产基地后,对联想的手机业务发展非常满意,对手机的发展充满信心。联想手机业务的崛起使杨元庆终于可以底气十足地表示:"手机就是联想二元化的代表。"
第三部分:借船出海杨式联想初长成
第八章 国际化品牌:到境外跟"巨头"战斗
联想换脸
2003年4月28日,在北京中关村联想大厦前的草坪上,伴随着《联想之歌》,杨元庆将绘有联想新标识"Leno-vo联想"的旗帜缓缓升起,这标志着联想集团全球品牌新标识切换项目正式启动,Lenovo从此将取代Legend,成为联想品牌的新标识。"lenovo"已在全球上百个国家完成注册。中文品牌"联想"不变,在国内使用"英文 中文"的标识,在海外单独使用英文标识。
媒体称联想更换标识为"变脸"。
在联想的换标发布会上,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说:"我们对于原有标识充满感情,之所以要进行切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联想国际化的需要。"走国际化发展之路是产业全球化和联想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要进一步融入全球产业竞合的格局之中,在更宽广的舞台上最大限度获取所需的资源和增长机会,就需要有一个可以在全球畅通无阻、受人喜爱的英文品牌标识,原来的英文标识"Legend"在多个国家已被注册,联想产品进入海外市场后无法使用"Legend"标识进行销售及市场推广,因此只好换用新的标识。新标识"lenovo"中的"le"代表"Legend","novo"代表新意及创新。由"传奇"到"创新",代表着联想经营观念的变化。
至此,联想集团使用了10多年,因成千上万的联想产品进入市场而家喻户晓的品牌标识将成为联想人的美好回忆。回溯联想的品牌发展史,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这年的11月1日,以柳传志为首的11人以20万元创立了"中国科学院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1985年,新技术发展公司推出第一款具有联想功能的汉卡产品联想式汉卡,联想这一品牌名称由此而来。1988年联想与导远公司和中国技术转让公司共同创办香港联想,首次采用英文名称Legend。1989年11月联想集团公司成立,第一次在国内把"联想"作为企业名称。1990年推出联想电脑,联想开始生产及供应联想品牌个人电脑,联想品牌在中国的IT土壤中开始生根发芽。1994年2月14日联想股票在香港上市,联想品牌首次在海外财经市场亮相。依靠技术创新和出色的营销管理,联想的电脑事业飞速发展,到1996年,联想首次超越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市场第一,联想成为知名品牌,"legend"中文译做"传奇",正好可以用来比喻联想集团所获成功业绩的不同凡响,可以形象地概括联想品牌迅速成长的历史。到2001年,联想分拆,"联想"品牌归联想集团所有,联想集团承担起品牌继续发展壮大的责任。联想的旧标识不仅给联想人,同时也在中国IT业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1996年以来,标有"Legend"的计算机连续6年位居国内市场销量第一,并连续9个季度获得亚太市场第一,联想从众多国内品牌中脱颖而出。在2002年9月《财富》杂志公布的中国上市企业百强中,联想集团位列第六;2002年底,作为"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之一,"联想"品牌荣登前五,品牌价值达到198.32亿元人民币。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现代出版社 |
|
|
第1节:导语:杨元庆与联想(1) | 第2节:导语:杨元庆与联想(2) | 第3节:导语:杨元庆与联想(3) | 第4节:导语:杨元庆与联想(4) | 第5节:第一章 临危受命(1) | 第6节:第一章 临危受命(2) | 第7节:第二章 奔腾大战(1) | 第8节:第二章 奔腾大战(2) | 第9节:第二章 奔腾大战(3) | 第10节:第三章 掌舵联想(1) | 第11节:第三章 掌舵联想(2) | 第12节:第四章 柳传志的辉煌与杨元庆的风险(1) | 第13节:第四章 柳传志的辉煌与杨元庆的风险(2) | 第14节:第四章 柳传志的辉煌与杨元庆的风险(3) | 第15节:第四章 柳传志的辉煌与杨元庆的风险(4) | 第16节:第四章 柳传志的辉煌与杨元庆的风险(5) | 第17节:第四章 柳传志的辉煌与杨元庆的风险(6) | 第18节:第五章 犯能被柳传志容忍的错误(1) | 第19节:第五章 犯能被柳传志容忍的错误(2) | 第20节:第六章 磨合中的领导艺术(1) | 第21节:第六章 磨合中的领导艺术(2) | 第22节:第六章 磨合中的领导艺术(3) | 第23节:第七章 新一代联想人的"巅峰创业"(1) | 第24节:第七章 新一代联想人的"巅峰创业"(2)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