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代 》 太平天國史 》
捲三十九 志第十八 藝術上 美術
羅璽綱 Luo Xigang
一總論
太平天國現存的美術,約有壁畫、彩畫、板畫、雕刻、刺綉、刻絲六種。
太平天國重視文化藝術事業。在天京設有綉錦營、綉錦衙擔任繪壁畫和刺綉等工作;設織營、典織衙擔任織刻絲、織緞工作;設鎸刻營、鎸刻衙擔任雕刻工作。在中國封建社會裏,各種藝人是被賤視的。到太平天國革命時代,他們受到國傢的重視,在國傢的組織領導下進行集體製作,得以充分發揮藝術勞動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因此,在美術方面也取得了爛然可觀的成就。以壁畫一項來說,衹天京一地,在陷落時經過七天大火的灰燼之餘,還殘存一千多處,可以想見太平天國文化藝術的繁榮昌盛了。
從一八六四年太平天國首都天京失陷,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前的八十五年中,太平天國美術,遭受到反動統治者無數次的破壞,幾乎埋沒無聞。解放後,在黨和人民政府保護革命文物政策下,經過人民群衆對革命文物的愛護,和文物工作者的努力,太平天國美術的作品纔陸續不斷地發掘出來,人們纔驚奇地知道太平天國原來有這麽燦爛的革命美術。固然,現在發現的這一些,並不都是它的代表作品,但這部分藝術遺産,在農民革命史中,卻可以說是「鳳毛麟角」,非常值得重視的。
關於如可對太平天國美術的評價,是研究太平天國美術的首要問題。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說:「各個階級社會中的各個階級都有不同的政治標準和不同的藝術標準。但是任何階級社會中的任何階級,總是以政治標準放在第一位,以藝術標準放在第二位的」。又說:「我們的要求則是政治和藝術的統一,內容和形式的統一,革命的政治內容和盡可能完美的藝術形式的統一」。這是一個文藝批評的標準。用這個標準去對太平天國美術的政治性和藝術性,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和革命需要,進行具體的分析。
首先,這些作品,說明了太平天國對美術提倡什麽,反對什麽,從形式說,太平天國根據中國人民的喜愛,提倡壁畫、彩畫、年畫,而不采取那為地主階級所愛好的挂在高樓大廈藏在錦包木匣的綾裱絹裝的捲軸畫。從內容說,以前,封建統治階級曾經掌握着壁畫、彩畫、年畫這幾種為人民所喜愛的美術形式,繪上佛、道迷信與封建故事的人物畫來欺騙和麻醉人民。太平天國革命,在文化戰綫上,就立刻展開反對這種為封建統治服務的人物畫的鬥爭,提出「不準繪人物」的措施,而代之以山水花鳥和翎毛走獸畫。
在這些作品中,也說明了太平天國的美術是為政治鬥爭服務的。封建統治者以「吉兇宜忌」的迷信來愚蒙人民,太平天國就提出「百無禁忌」〔一〕的新信仰來打破封建迷信。北伐軍在靜海繪印分送人民的一捲年畫對這一種新信仰的樹立表現得尤為突出。如秋景圖中繪的蜣螂、蝎子,都是封建社會認為不吉祥的東西,所以在我國繪畫中,少見有以蜣螂、蝎子作題材的,年畫中更是絶所未見〔二〕。而太平天國的年畫卻特地繪上這些為封建社會所禁忌的兇蟲,那就是為的要樹立百無禁忌的新信仰,來破除封建社會的迷信禁忌。如彩蝶圖一幅,繪的桃樹花落,在迷忌重重的社會裏,要的是花好月圓、錦上添花,禁忌的是花殘月缺,而以落花作為年畫的題材卻是與封建社會的迷忌處在對立面的。又如秋景圖中,除了上面說的蜣螂、蝎子之外,所繪的芭蕉、蒲公英以及野草雜花等都不是封建社會認為吉祥的花草,而秋景又是封建社會認為象徵悲愁衰颯的景象,在封建社會裏慶祝新年的年畫,繪的是新春盛景、花開富貴的牡丹、海棠,這一幅秋景圖年畫卻是與封建社會的風俗習尚處在對立面的。這些,都說明了太平天國美術在文化戰綫上是作為一枝有力的武器在展開戰鬥。
在這些作品中,又說明了太平天國的美術,是革命鬥爭的生活反映,具有戰鬥性,充沛着革命的樂觀主義。太平天國不準繪人物,它的美術是通過花鳥畫和翎毛走獸畫來表現的。太平天國的畫傢們,在革命鬥爭中,深入生活,發掘素材,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群衆打成一片,創作出現在畫面上的花鳥、翎毛走獸的形象,有的達到了表現現實和革命鬥爭的地方。如南京如意裏封侯圖壁畫,以封建畫題的舊酒囊,裝上了革命意識的新酒,繪一個攀在桃樹上的猴子,它表現出無比英勇的戰鬥性,不怕峰群猛螫,再接再厲地去奪取蜂窠。又如英雄會年畫,藉鸚鵡(英)和熊(雄)在柳樹(楊柳青)聚會,象徵太平天國北伐軍挺進到天津地區後北方農民與大軍會合的事實。這些都反映出當時的革命鬥爭現實,為鼓舞革命群衆的鬥志而服務。又如彩蝶圖,在一般舊畫傢對春殘花謝懷有傷春之感的暮春寫景中,卻描繪出一幅落花繽紛,彩蝶飛舞,充滿生命力的美景,把大好春光,洋溢在畫面上,作者對生活的樂觀主義精神,也給人們帶來了鼓舞,使美術為當前政治鬥爭服務。
在這些作品中,出現了現實主義的名作,那就是南京堂子街江防望樓一壁壁畫。要瞭解這一壁壁畫的價值,不能不回溯中國近代的繪畫。中國繪畫,自明代中葉以來,當時畫傢的表現方法,絶大多數是崇尚主觀空想的所謂「不求形似」,於是步趨古人,脫離現實。這些出身地主階級的畫傢們拚命的叫囂,不遺餘力地「打倒形似」,排斥一切寫實的作品,這種作風,風靡一世,使整個山水畫陷入形式主義的深淵和現實脫離,陣陣相因,毫無生氣。現存南京堂子街幾壁山水,繪的都是真山真水,其中江天亭立一壁,使人如上燕子磯登臨,而江防望樓一壁,尤其是十分突出。望樓是當時革命軍事上最主要的防禦建築,在保衛天京,保衛長江交通發揮了它的功能。望樓壁畫的作者打破常規,把歷來認為最難處理的高層建築作為主要形象,安排在畫面最重要的位置,使它在整個畫面成為主題思想最集中、形象最突出的部分。在望樓之下的江邊,又繪有一列飄揚着太平天國旗幟警戒着敵人的戰船,經此適當的陪襯點綴,使防守江邊的主題顯得格外有力,格外豐富〔一〕,這是反映了尖銳的軍事鬥爭現實的一面。同時,大江上邊還繪有揚帆行駛的運輸般衹,它又反映了當時太平天國掌握長江交通,擅船運的便利,取得物資交流,挹不竭的來源的一面。這一壁畫面,把當時革命首都天京軍事鬥爭的時代特點和經濟繁榮的太平景象,安排在一塊兒,真實地反映了出來。它反映現實,描繪深刻,使人們看了,感到特別親切,特別美麗。這是一壁現實主義的名作,具有傑出的思想性藝術性,而在中國近代的會畫史說來,更有頭等的重要意義。
在這些作品中,又說明了太平天國的美術曾經吸收了人民愛好的東西進去。如傅說上的竜、鳳,表示吉祥萬德聚集的萬字回文〔二〕,都是我國人民愛好的東西。太平天國就把竜、鳳和萬字回文作為最主要的圖案,廣泛地繪製到石刻、木雕和封面上去,豐富了美術的內容。它還把竜、鳳繪在墻壁上,繪在檁枋上,使輝煌矞麗的壁畫和彩畫,添上了飛騰的雄姿。在中國封建社會,把竜作為帝王的象徵,所以在器物和衣服上繪竜的時候,是有嚴格規定的級別等差的。可是太平天國卻把竜作為一種人民愛好的動物處理,繪刻在華麗的美術作品裏面。
在這些作品中,還說明太平天國美術有吸收西洋繪法的能力。如蘇州忠王府正殿金檁下面枋子上有一方海濱風光彩畫,繪的是文闊開朗的海邊街道上矗立着一排望不盡的洋房,海中泊着一艘海船,桅桿上挂着一面三角形的太平天國黃旗。這是西洋景的繪法〔一〕。據建築專傢的研究,說西洋景繪法進入蘇式彩畫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前後的
事〔一〕。卻不知道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太平天國繪的蘇式彩畫裏,已經采取這種西洋景的繪法了。
根據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太平天國美術的政治性和藝術性,也就是看出了它的特點,看出了它的價值。
在太平天國的美術裏面,有一個使人疑問的問題,那就是不準繪人物的問題。「太平天國為什麽不準繪人物呢」?千千萬萬到南京堂子街參觀太平天國壁畫的人們都異口同地提出這一個問題。
太平天國不準繪人物這一規定,是在一個當時住過天京叫做滌浮道人的金陵雜記裏面明確地指出來的。他記述太平天國的壁畫,說定有制度,「不準繪人物」〔二〕。至於太平天國為什麽不準繪人物,他沒有說到,當時人的記載裏也不見有論到。而在天王洪秀全的言論裏面,卻說得很明白。他說:「帝最惱是偶像」〔一〕。又說:「慮人作像陷沉淪」〔二〕。所以在他頒布的禁令詔旨裏,就規定:「土、木、石、金、紙、瓦像,死妖該殺約六樣」〔三〕。根據「作像」的含義來體會,所說的「紙像」,當然是把紙紮的和繪在紙上的都包括在內。把紙紮的人像和繪在紙上的人像與土、木、石、金、瓦五種人像,都認為該殺的死妖,那繪在壁上的人像,當然也是該殺的死妖了。這可見太平天國不準繪人物的規定的嚴厲。
原來在舊約上有許多條嚴禁拜偶像、製作形像的教條,如出埃及記第二十章記上帝傅十誡說:「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中作甚麽形象」。因為這一個宗教,要人衹崇拜上帝,不得崇拜別神,所以教人打倒偶像,也不準人為自己雕刻偶像,或作什麽形像。十誡中所謂「不可作甚形像」,就是把所有泥塑、木雕、石刻和繪畫的一切形像都包括在內。在舊約裏面,還記有上帝對壁畫人物的憎恨。如以西結書第八章記上帝對耶路撒冷朝北內院壁畫上人物的憎恨。又如同書第二十三章以兩個行為淫蕩的姊妹阿荷拉、阿荷利比比喻撒馬利亞和耶路撒冷的崇拜邪神,背棄上帝。記述阿荷利巴的惡行,即耶路撒冷的「崇邪背主」,就是由於看見壁畫人物,受了引誘。在舊約裏面,上帝是這樣地痛恨壁畫人物。這就是太平天國不準繪人物,包括神怪和封建的舊內容的人物以及一切人物都在內的宗教根據。
固然,太平天國不準繪人物這一個規定,是源自宗教的。但是,正同它的宗教一樣,同作為革命的工具。在上帝教的宗教外衣的包裹裏面,包含着重大的政治意義的內容,通過藝術表現形式,為反封建鬥爭而服務。
關於太平天國打倒偶像的真正的目的,與當時革命與反革命進行階級鬥爭中,雙方利用宗教在思想意識上的進行搏鬥,在上帝教志中已經論述過。在這裏,再對美術方面的鬥爭補充一些。原來中國封建統治者,利用神權來麻醉人民,特別是通過了壁畫、彩畫、年畫這幾種為人民所喜愛的藝術形式,繪上那些宗教故事與封建故事的人物畫,起着了更大的欺騙與麻醉作用。
太平天國革命,在秘密活動時期,就以上帝去反對閻羅妖和一切木雕、泥塑、繪畫的偶像。到起義後,更到處展開搗毀偶像的行動,不僅把佛寺、道觀、城隍、社壇的神像打倒,連孔子、關羽的像,大門繪的門神等等都在掃除之列,就連普通房屋建築上那些含有偶像意味的磚雕人頭也都敲斷〔一〕。這可見太平天國掃除偶像是怎樣的嚴厲。太平天國這種毀滅偶像行動,有着鮮明的政治目的,就是為的要卸下敵人對抗的武器。衆所周知,太平天國規定「敬崇上帝者不得拜別神」,外表上是宗教信仰問題,實質上是在政治上劃分敵我界綫的標志問題。因此,如果太平天國對壁畫、彩畫、年畫以佛、道宗教故事和封建故事的人物為主的這一傅統的內容不猛烈地徹底地予以掃除,就會使群衆在思想意識上再受到妖魔神怪的侵襲,就難於堅定他們對上帝和天王的信仰,除舊布新,不破不立,是必然的規律。太平天國不準繪人物,從不準繪神怪人物這一方面來論,是卸下了敵人對抗的武器,是徹底地清除了封建統治階級束縛人民的神權思想,是使群衆在政治上更明確地劃分了敵我的界綫。所以太平天國美術不準繪人物,儘管它在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問題上,表現出麯折復雜,而毫無疑問地正是正確地忠實地反映當時生活思想內容的現實,政治制度規定的現實,在當時文化戰綫的尖銳鬥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一〕。
上面說的是太平天國這一個不準繪人物的措施發生好的作用的一面,還必須指出它發生不好的作用的另一面。因為這一個措施是披着上帝教的宗教外衣進行的,由於「上帝最惱是偶像」的教條,使它發揮了掃蕩佛、道宗教故事和封建故事人物畫的毒素,在當前的階級鬥爭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也由於「上帝最惱是偶像」的教條,使它局限於以山水花鳥畫和翎毛走獸畫代替人物畫的境地,而不可能違反自己的教條繪畫自己的英雄事跡與勞動人民,以新人新事來歌頌革命,來更好地教育人民。這就束縛住了那班直接在中央領導的被稱為「名筆」的太平天國的畫傢們,還不如那些行軍路經安徽績溪山區的與太平天國信仰不同的天地會士兵那樣能夠自由自在地用幼稚的畫筆把自己的英雄事跡繪出一壁攻城圖來。這就使得那一
壁反映革命首都的真實的被藝術傢盛譽為在中國近代繪畫史上具有頭等的重要性的采取現實的創作方法的江防望樓壁畫,繪成「闃其無人」,減低了革命的氣氛。這就使得太平天國的畫傢們要描寫北方人民與北伐軍在楊柳青附近會師,不得不煞費心機藉鸚鵡和熊在柳樹的聚會來作象徵,而不可能繪出人騰馬躍浩浩蕩蕩的英雄聚會的雄偉局面。
太平天國是一個農民革命。農民革命通常是要利用宗教作為發動革命的工具。也就不可能不受到了自己所利用的宗教的束縛,這是農民革命的局限性。太平天國在美術方面是這樣,在其他方面也是這樣。
雖然如此,太平天國在不過十多年中,在美術方面居然造就了這些業跡,是值得贊美的。中國美術是源遠流長的,擺在太平天國面前的就是一個怎樣地去繼承文化遺産的大問題。它明確地反對什麽,繼承什麽。它反對佛、道宗教故事和封建故事的人物畫,它繼承中國優秀傅統的花鳥畫,發展中國古代作為表示威武的翎毛走獸畫。它以人民喜愛的壁畫、彩畫、年畫作為主要的美術為人民服務。它的提倡壁畫,是對中國壁畫興亡繼絶的大工作。太平天國的美術具有戰鬥性、思想性、它是革命鬥爭的生活反映。特別是江防望樓一壁壁畫,采取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首先衝破了中國近代陷入形式主義的山水畫的頑固堡壘,無論在藝術性或思想性看,在中國近代的繪畫史上都具有它的重要性。太平天國美術創作這些輝煌的業跡,給我國藝術遺産留下了不朽的紅色的花朵,放射出它的光華。
二壁畫
太平天國美術最輝煌的成就是壁畫。太平天國壁畫,是承繼中國古代壁畫的傅統,起宋、元、明、清四代之衰,而遠紹隋、唐、五代之盛的。它是有悠久的歷史傅統,同時,又具有廣阔深厚的群衆基礎的。
中國自周、秦以來,宮苑寺廟的堵壁多繪以壁畫,輝煌矞麗,為中國古代美術大放異彩。宋以後地主階級註重捲軸畫,把壁畫看作「匠藝」,於是壁畫乃衰,壁畫的傅統,僅保存在寺院、廟宇、社壇、宗祠、支祠等的繪壁上。寺院、廟宇、社壇是屬於鬼神係統,宗祠、支祠是屬於傢族係統,這些地方,都是當年廣大勞動人民活動的場所。在那裏,多有五光十色的壁畫,可以不用任何代價,盡情地觀賞一番,以滿足人生美好的欲望。勞動人民對壁畫接觸愈多,興趣愈濃,經過積年纍月地耳濡目染,所以壁畫就成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美術形式。
太平天國是農民建立的政權,為廣大勞動人民謀福利,因此,對他們喜愛的壁畫就特地加以提倡,規定「不準繪人物」,專畫山水花鳥、翎毛走獸,把壁畫作為宮室住宅的裝飾,以發揚中國壁畫裏面最優良的一種美術,並且把當時的畫傢——不論是被地主階級瞧不起的「畫匠」也好,或者是從文人出身的「畫士」也好,一樣的尊重,都組織起來。在天京上街口成立一個綉錦衙來管理刺綉和繪畫事業,以職同指揮大員為領導,使畫傢們互相學習,交流經驗,以從事集體的壁畫創作。於是從宋以後就分道鑣了的壁畫與捲軸畫到此復有合流的趨勢,已經中衰了的中國壁畫得到了重視和鼓舞,因而也就創造出輝煌的成就。
當時在天京裏面,自天朝宮殿,以至各王府、各衙、各館的建築,都繪有壁畫。南京人伍承組山中草記天京建築有一句詩道:「此日樓臺漫丹漆」,下註說凡太平天國的住所,「屋壁皆雜采塗飾」。謝炳金陵癸甲紀事略記天朝宮殿和各王府壁畫說:「大門用金描畫竜虎」,「照壁以五彩繪畫竜虎」,又記各衙壁畫說:「侯畫鳳相畫象」。吳紹箕四夢匯談記在天京失陷後遊天朝宮殿所見的壁畫說:「四壁畫禽鳥花草,設色極工」。毛祥麟甲子鼕闈赴金陵書見記天朝宮殿的壁畫說:「四壁采畫竜虎獅象」〔一〕。麥高文記愛爾蘭人肯能(Canny)所見東王府壁畫說:「那裏有美麗的壁畫」〔二〕。佚名天京紀事詩記北王府壁畫說:「墻皆彩畫」。英國翻譯官富禮賜天京遊記述所見幹王府壁畫說:「中有一大照壁,上繪竜鳳驢魚等」。又記所見贊王府壁畫說:「此客廳顔色更為輝煌,四壁繪有五彩圖畫」。滌浮道人金陵雜記述天官正丞相陳承瑢衙的壁畫說:「門上畫雙象,大堂暖閣門繪竜,兩旁塗黃色,繪花鳥魚雁,四壁紅色,亦繪雞鵝魚鳳」。又記夏官正丞相黃玉昆衙的壁畫說:「頭二門大堂暖閣彩繪亦如陳承瑢處」。據毛祥麟記載,所見天京王府衙館「不下千餘處」,各王府則「門內墻壁,皆彩畫鳥獸」,各衙「則擇民居之高大者,加以彩畫」,天京宛如一座畫城。
天京以外,在太平天國領域內的建築物上,也到處繪上壁畫。趙烈文能靜居士日記述所見安慶英王府壁畫說:「門墻皆彩畫」。簡又文常熟訪碑記述所見常熟守將錢桂仁府中木屏風上的壁畫說:「中繪平升三級,左右各畫大象,共分六扇。聞此原是側面之屏風,其在當中者係繪竜鳳形,早已毀壞無存矣」〔一〕。許瑤光雪門詩草記金華侍王府壁畫道:「瞥見畫壁紛雲竜」〔二〕。署名世界微蟲在所著的微蟲世界一稿中,記所見紹興興天燕餘光前第的壁畫說:「四壁彩畫皆獅象竜若祠廟」。俞功懋探穴紀略記所見嘉興太平天國壁畫說:「土木丹青,窮極工巧」。又說:「四壁竜象,塗飾絶華」〔三〕。瀋梓避寇日記述所見嘉興太平天國壁畫說:「大畫竜虎,門廳屋皆畫竜虎,廳事兩畫豹獅象」。又說:「廳上亦各畫五采」。呤俐也記所見嘉興聽王府壁書說「金漆之繪畫,俱中國式,歐人不能知其工美,然光彩奪目,華貴可知矣」〔一〕。
從上引記載,可見太平天國建築物上,無論天京裏面,或天京以外,都繪上壁畫。曾經中衰的中國壁畫,到了太平天國,纔隨着兇涌澎湃的革命浪潮而有了復興的氣,到處像雨後春筍似地在創製,一時蔚為大觀。不幸不過十年多,天京失守,各地都淪陷,清朝統治者和地主階級把太平天國壁畫摧殘毀壞,壁畫又隨着太平天國的失敗而復歸於消沉。太平天國的壁畫直到解放以後,始為社會所重視而復顯於世。其中最為人們所共同贊美的是南京堂子街某王府的壁畫。
南京堂子街太平天國某王府壁畫是一九五二年一月發現的。遺址在堂子街坐北朝南相連的兩幢六進房屋,門牌為七十二號和七十四號。七十二號為二開間,有二進已毀。七十四號為三開間,第一進已毀。兩所面積共三市畝多。現在房屋都是瓦房。每兩進間都有一個天井。七十四號第三、四兩進間天井的石階是用漢白玉來砌的。每進的墻壁,原來都有壁畫,畫在石灰墻面上或木板壁上。七十二號的壁畫據說繪的是牡丹花,全被用石灰塗掉,石灰厚度為○·四釐米左右,我們曾經在畫面上角落地方仔細地除去一些石灰,就隱隱約約地現出花葉,希望將來能設法把石灰都除去:鮮豔的牡丹花還可能依舊顯露出來。現存的壁畫都在七十四號,二進大廳墻壁存八壁,三進板壁八壁,後進板壁兩壁,共計十八壁,都是彩色畫〔一〕。
第二進大廳上壁畫原??十壁,被塗去二壁,現尚存八壁。計東壁西壁,西壁三壁,北壁一壁。東壁中間二壁為山水,西壁也有同樣大的山水二壁,遙遙相望。東西壁山水外有花鳥走獸三壁。北壁朝南兩壁,僅存左壁孔雀一壁〔一〕:
天京堂子街太平天國某王府江防望樓壁畫
(1)江防望樓在二進大廳東邊第二壁,高二七七釐米,寬二○一·八釐米。江邊坡石老樹,,樹中聳立一座五層方形望樓,樓上平頂有紅色欄桿,角上插旗一面。樓下江上戰船林立,旗幟飄楊。江中有運輸船三三、兩兩,揚帆行馭。岸上遠山層疊。氣象極為雄偉壯闊。這一壁畫,是描繪當時天京軍事和經濟繁榮的創作。它是現存太平天國壁畫中得到中外畫傢很高評價的一壁。
(2)山亭懸瀑在二進大廳東面第三壁,高二七八·四釐米,寬一九九釐米。當頭一大山嶽,雄渾厚重,峰間築一草亭。亭下有飛瀑雙股,千尺直瀉。瀑旁樓閣相映,古木杈丫,紅葉繽紛。當流一橋,橋上建屋。兩旁巨石夾流,噴涌而出,如聞其聲。在極迫塞繁重之中,因飛瀑的噴珠濺玉,高懸山腰,頓覺全壁凌空飛動,構圖之妙,筆力之壯,得未曾有。惜設色已模糊不甚清。似為秋景。
(3)雲帶環山在二進大廳西邊第二壁,高二七二·四釐米,寬二○一·五釐米。下右角古鬆三株,凌雲高聳,挺然特立。旁有二雜樹穿插。下左角急流,從溪口狂奔而出。中壁白雲彌漫,雲中樓閣參差。上壁當中一峰,層疊積纍,雄厚偉大,壓倒一切。青緑重色,似係春景。惜下壁小有剝蝕。
(4)江天亭立在二進大廳西邊第三壁,高二七三釐米,寬二○○釐米。江岸高峰天京堂子街太平天國某王府雲帶環山壁畫挺出,形如飛燕,俯瞰大江。峰頂一草亭,江天亭立,江心數帆航行,對江遠山如帶,隱約白雲間。山腰有屋,橫陳一長凳,惟不見有人,門前有兩雞相鬥,極為生動。山麓江邊有橋,橋下有船,無篙無篷,亦無舟子。在江山如畫裏,錯落變化地點綴其中。此壁曾被石灰全部塗蓋,後把石灰洗去,始恢復原來面貌。
(5)鶴壽圖在二進大廳東邊第一壁,高二一二·五釐米,寬九八·一釐米。大太湖石上立二仙鶴,一仰一俯。石前大桃一株,頂上桃實纍纍,雙燕飛翔。石旁翠竹掩映。清疏後逸,似不經意而自饒佳趣。
(6)柳蔭駿馬在二進大廳東邊第四壁,高二二三釐米,寬一○七·五釐米。草坡上一黑馬回首長鳴。馬後垂柳桃花。馬的回首與柳的斜垂,形成呼應,不但使生物有情,而構圖上亦能獲得平衡的效果。以馬頭觀之,似為馬駒,但駿逸之氣,已具千裏之勢。
(7)雙鹿靈芝在二進大廳西邊第一壁,高二○八·二釐米,寬九六·五釐米。下有石坡水流,中一牡鹿回首下視牝,牝鹿僅露半身,仰首似與牡有所問答。神情生動。右旁懸崖至頂,頂有老柏蒼翠。崖下坡上點綴靈芝瑞草,富麗而不庸俗。
(8)孔雀牡丹在二進大廳北邊左壁,高二三三·二釐米,寬三三六釐米,為畫面最大的一壁。太湖石上立一孔雀,昂首展翅,尾屏半開。翠彩華麗,騫翥若飛。石旁牡丹數叢,姚黃魏紫,爭豔鬥麗,方在盛開。在旁古鬆一株,古幹虯枝,籠照花鳥之上,宛如慈母之撫愛兒女。以孔雀牡丹的富麗與古鬆的蒼老相對比,富麗者益覺富麗,蒼老者益覺蒼老。在花鳥畫中此種巨大篇幅,恐為古來所少有,尤非明、清一般所謂文人畫傢所敢措手。第三進兩壁係板壁〔一〕,底子塗過赭色,係用油質重彩繪成的壁畫,共八壁,由於受到煙薫,畫面較模糊,有兩壁連構圖的輪廓都已經看不出來。
(9)鹿鶴同春在第三進東邊第一壁,高二三二·五釐米,寬八五釐米。下方青緑大石,後襯紅葉墨竹,間以靈芝。石上一梅花鹿昂首張口註視天空正在飛翔的仙鶴。鹿後一老鬆自左方斜上,自頂垂一虯枝。鬆間一鶴,屈頸回首與鹿相呼應。
(10)綬帶蟠桃在第三進東邊第二壁,高二三三·五釐米,寬八四·五釐米。下層水石,石後紫薇盛開。石上一雌綬鳥昂首似呼其雌。一大桃樹橫中壁而上,葉繁實大,鮮豔可愛。一雄綬鳥臥桃幹上,屈頸回首下視其雌。
(11)叢林樓閣在第三進東邊第三壁,高二三二·五釐米,寬一一一釐米。左上角和中壁大部分已剝落。
(12)鴛鴦蓮花在第三進西邊第一壁,高二二八·五釐米,寬八六釐米。翠蓋紅蓮,荇藻浮萍,大似西湖六月景象,雌雄鴛鴦容與中流,似在喁喁情話。他壁均以雄厚豪放勝,此壁獨用秀逸之筆,以溫和婉媚勝。因為所表現物象不同,如用粗豪之筆,殊不足以表現鴛鴦的優美與蓮花的溫柔。可見畫傢善於表現事物的質感,而不徒逞筆墨的馳騁。
(13)太獅圖在第三進西邊第二壁,高二二九釐米,八五釐米。石坡上有古柏兩株,一獅子滿身翠緑,僅腹部及口內用朱經,回首仰望空中彩球
。尾如鱆魚,高翹空中,形態極為活潑可愛。空中一大彩球,紅藍相間,周圍有飄帶兩根,翻轉飛舞。此壁作風極為特殊。柏樹石頭及點綴野花俱係一般寫意畫法,而獅子與彩球則為圖案畫法,兩者本不調和,但並無不調和的感覺,衹覺其畫法的新穎,與構圖的奇異。
(14)茅亭遠帆在第三進西邊第三壁,高二二八釐米,寬一二○釐米。畫面剝落,僅隱約可辨。四、五兩進壁上原來都有畫,已被毀去。第六進,即最後一進的板壁上,還存壁畫兩壁,因此進曾做大廚房,故全部被薫黑。
(15)魚藻圖在後進東邊板壁上,高一二九·五釐米,寬一六○釐米。三小鱖魚和一鱸魚遊泳水藻中,一大鯉魚從水面搖尾而下,生動活躍。此壁經將黑煙洗滌後,尚清晰可見。
(16)金獅戲球在後進西邊板壁上,高一二九·五釐米,寬一六○釐米。此畫已褪色,僅存畫底。
繼堂子街壁畫發現的太平天國名壁畫,是南京如意裏的花鳥壁畫。一九五四年六月,南京市私立新寧女子中學在如意裏四十四號修校捨時發現露天墻壁上有被石灰塗蓋的壁畫痕跡,隨後又在四十號學校操場的墻壁上有同樣的發現。經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員會派技工將壁畫上的石灰剝去,露出了五壁花鳥壁畫,並進行研究,確定是太平天國壁畫。這五壁壁畫,原來都是露天的,經鑒定後已搭棚予以珍重地保護〔一〕。
(1)楓林秋色在如意裏四十號院內朝東第一壁,高三○○·五釐米,寬二一四釐米。此畫上下部份已剝落,但楓林秋色,仍斑爛可見。
(2)梧桐白鶴在如意裏四十號院內朝東第二壁,高三○三釐米,寬二一七釐米。梧桐樹下,野花叢開,兩鶴雙棲其中,蕭灑有緻。此畫已剝落,梧桐葉色盡褪,還存淡痕。
(3)荷花雙鷺在如意裏四十四號院內朝東第一壁,高二四八釐米,寬九四釐米。池中荷花盛開,池邊雙鷺,一悠然伫立,一眼睛註視,舉足作擒拿狀。
(4)封侯圖在如意裏四十四號院內朝東第二壁,高二五一·五釐米,寬二○三·五釐米。桃樹一株,滿樹紅桃,樹上一猴抱着樹幹,伸手去戳枝上蜂窠,蜂群從窠衝出,飛嚮猴子。畫上桃葉盡褪色,猴子頭部也被損壞。蜂諧音封,猴諧音侯,圖上繪蜂猴,以取封侯的好意頭。這本是一個舊畫題,但壁畫作者卻賦以新意,他通過猴兒頑強的表現,體現出了革命英雄無堅不摧無敵不破的大無畏精神。
(5)綬帶雙棲在如意裏四十四號院內朝東第三壁,高二五二·五釐米,寬二○七釐米。樹上雙棲兩衹綬鳥,樹葉都褪色,僅存紅色小果實,鳥和果實都用朱砂繪成,顔色鮮豔。
如意裏這幾壁花鳥壁畫,繪的十分生動逼真,雖剝落過甚,仍然活現壁上。花鳥畫傢陳之佛論為在花鳥畫中應列為上乘之作,是不錯的。
一九五五年又在南京羅廊巷二七號發現太平天國壁畫遺跡六壁,其中鬆鶴一壁比較清楚,高二五七釐米,寬二五三·釐米。樹幹勁挺,密葉蔽空,白鶴伫立樹幹上,振翼掉首,瘦透的太湖石屹立於鶴旁,茶花朵朵點綴地面,在蒼鬆奇石花卉繽紛之間,烘托出昂首天空的野鶴。三狗一壁也還可以辨認,此壁寬與鬆鶴一壁相同,高低十釐米,以拳麯茂密的大樹作背景,烘托出主題三衹狗在打架,一隻巨耳長毛的小獅子狗在離地不高的斜伸樹幹上,張牙舞爪,怒目翹尾,嚮着地面上的兩狗,作頑強的猛鷙的抵抗。兩狗斑剝過甚,難見全貌,但仍能辨出是兩衹狗。其他各壁,從辨認出的畫跡看來,畫中也均無人物,都遵守太平天國不準畫人物的規定〔一〕。
此外,在蘇州忠王府後殿檁下高處發現繪在裙板上的壁畫九壁,所畫花卉不依照春夏秋鼕次序,山石樹木以及動物的作風,具有一種秀麗細緻的風格,表現出蘇州民間藝術的特色。這九壁壁畫,始終不畫人物,也是遵守太平天國的規定〔二〕。在浙江紹興來王府殘存的石庫門後東邊耳墻上,還保存大鳳壁畫尾部羽毛。但紹興市其他屋宇所畫的仙佛神怪故事壁畫,乃是地主在太平天國畫過壁畫的墻壁上,另畫上與太平天國信仰對立的東西以為「厭勝」,並不是太平天國原來的壁畫〔三〕。在安徽績溪縣濠寨人民公社境內河南曹氏支祠壁上發現用黑筆繪成的兩壁攻城壁畫和進軍壁畫。這兩壁壁畫,畫面上標明「粵東同義」大旗,是加入太平天國陣營裏面的廣東天地會繪的,所以還沒有遵守到太平天國不準繪人物的規定,都繪有人物〔一〕。它們卻反映出了太平天國的人們愛好壁畫風氣之盛,所以戰士們在路過山村倉促宿營當中,也執起筆來面壁揮毫創作。
以上所記今天遺留下來的這些壁畫,在當年如花似錦滿地開遍的太平天國壁畫藝圃裏,不過是幾片經過狂風暴雨摧毀後剩下的殘紅罷了。但是,就僅僅在這幾片殘紅裏,便已經使人們認識到太平天國壁畫的意義與價值。山水畫傢傅抱石在南京堂子街太平天國壁畫的藝術成就及其在中國近代繪畫史上的重要性一文指出:中國幾百年來,整個山水畫陷入形式主義的深淵和現實遠離,造成了中國近代繪畫史的腐朽和空虛。「可是這堂子街太平天國壁畫的輝煌成就,首先在藝術上便提供了至堪珍貴的業跡」。「就太平天國壁畫在中國近代繪畫史上的重要性看,首先應該重視的是望樓一壁采取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這是應該大書特書的一件事情」。所以他論斷說:「這些壁畫的發現,不是中國革命歷史上極其重要的發現,對於人民藝術的傅統(今天說來,它們已是祖國文化遺産中重要的優良的一部分)來說,這一發現也具有頭等的重要性」。國畫傢俞劍華中國壁畫一畫中也論堂子街太平天國壁畫在中國近代繪畫史上的重要性說:「中國繪畫自元代以來,不論捲軸壁畫,不論山水花鳥,都不免日趨於萎靡不振,空疏薄弱,毫無生氣。其中雖亦有傑出人材,思欲打破藩籬,為中國繪畫開一新機運,究以社會環境壓力過大,終不能有推陳出新的大成就。到了清代末葉,繪畫的衰頽已達到極點。興亡繼絶的責任落在太平天國的畫傢身上,而太平天國的畫傢也確乎具有偉大的魄力與高超的技巧,反映了民族復興的氣象,製作了傑出不配的作品。以筆墨、色采、構圖各種技巧來講,也都是上乘。以雄厚偉大、蓬勃發揚的氣魄來講,也超過了一千年來許多有名的大作傢,直可以上繼敦煌初盛唐的壁畫而無愧。藝術性之高,是令人驚嘆的」!再就太平天國大力提倡宮室住宅壁畫來論,凡宮室住宅,「門扇墻壁,無一不畫」〔一〕。繪的是「禽鳥花草,設色極工」的壁畫。太平天國這一種和住宅建築裝飾緊密結合的壁畫,描寫日常生活所見和結合現實的內容的健康生動賦有彩色的形象。使通過這些加工了的藝術形象,獲得愉快、鼓勵和啓發,是豐富人民文化生活直接而具體的措施。這樣,就把中國以前專為封建統治服務的以禮教及宗教為內容的人物壁畫,代之以自然美景和結合現實的山水花鳥、翎毛走獸為內容。而完完全全為豐富人生、鼓舞人生而服務。太平天國這樣的在各地大力提倡宮室住宅壁畫,在中國繪畫史特別是中國壁畫史上,也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
三彩畫
彩畫是我國古代建築的重要特徵之一。我國從春秋時代開始,建築工人就在房屋結構的一些重要部位,如梁枋大木、額墊板、平板枋、鬥拱、墊拱板、天花板、椽子、角梁的表面,抹以油灰,纏以麻筋或粗布,最外層施以鮮明的彩色圖案,藉此來達到木構防腐防蠹以及美化裝飾的目的。其後經過歷代建築工人不斷的發展,逐漸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建築彩畫藝術。它是防腐防蠹功能的高度結合,不僅具有裝飾上鮮明、強烈的民族色彩和民族風格,同時,使整個建築藝術也贏得了豐富美觀、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
太平天國承繼和發展這一個優秀的作為建築裝飾的藝術,在房屋結構的重要部位都繪畫彩畫。現在蘇州忠王府彩畫,便是太平天國在建築裝飾上的一項豐富的藝術遺産。
蘇州忠王府彩畫,是著名的蘇式彩畫。自太平天國失敗,歷經破壞,截至一九五九年春第三次蘇州忠王府彩畫調查時止,計在第一進(大門)、第二進(儀門)、第三進(大殿)和第四進(後軒)還保存着梁檁枋架上的彩畫共有三四六方〔一〕。惟第五進(後殿)尚未有發現。這些彩畫的分佈是:每根檁和枋(即橫的梁和枋,普通叫做大梁、二梁和枋子)上各有一方包袱錦(這是蘇式彩畫名稱,即彩畫中心部分,通稱枋心)和兩個如意頭(也叫做包頭,即枋心左右兩端,通稱箍頭);每根梁和枋(直的梁和枋,如三架梁等,普通叫做穿梁)上,各有一方包袱錦,用秋葉、摺扇等形式繪成邊框,中間繪上竜鳳、走獸、花鳥、蟲魚、花卉、花果、山水、圖案等。從一九五五年第二次調查時,就以鑒定為主要工作,第三次調查又作進一步的鑒定,
經過幾位年老蘇式彩畫師根據彩畫的內容和構圖風格上、粉彩顔色的品種不同上,悉心分析研究,鑒別出其中四十六方已經塗改重繪,如大殿脊檁上的一方大青竜改繪為白鶴銜芝,大殿前檐南檁上一方青竜戲珠改繪為五福捧壽等等。除去確經改繪和存着疑問的外,初步肯定為太平天國原來的彩畫的計共三百方,其中沒有一方人物畫〔二〕。
在當時,蘇式彩畫喜繪人物故事,其中固有西廂待月、潯陽琵琶一類優秀作品,但一般繪的都是熱鬧的戲文小說。在蘇州失陷後十一年,清朝統治者建造的淮軍昭忠祠繪的彩畫,絶大部分便是以熱鬧的戲文小說故事人物畫(如徐策跑城、薛蛟舉鼎等)為主要內容〔一〕。假如人們到蘇州去觀賞了忠王府彩畫、再去看淮軍昭忠祠的熱鬧人物故事彩畫,蘇州忠王府大殿東部的彩畫
前者會給以清新雅緻的觀感,而後者就祇有煩囂噪雜的感覺。蘇州忠王府彩畫遵守太平天國不準繪人物的規定。這是這份寶貴的太平天國藝術遺産的特點。蘇州忠王府彩畫經過鑒定後,由太平天紀念館精選了一百二十九方,它包括了各種典型主題,分為十類:一、走獸,二、花鳥,三、蟲魚,四、花卉,五、花果,六、山水,七、吉祥圖案,八、錦紋圖案,九、花卉圖案、十、竜鳳,用彩色影印,編入巨册太平天國藝術內,以供世人欣賞。此畫已出版,畫題太多,故不具錄。
四板畫
太平天國板畫有年畫、書籍封面圖案和文書封套圖案等多種。封面圖案和封套圖案多繪竜鳳組合圖案、二竜戲珠、萬字回文等。而以年畫一種尤為特出。
年畫是中國人民喜愛的一種藝術。太平天國的年畫不繪封建、迷信的故事畫,而以花卉蟲魚、翎毛走獸、山水風景為題材。今天保存下來的太平天國年畫是在河北省靜海縣楊柳青發現的〔一〕。楊柳青是我國著名的民間年畫産地。太平天國癸好三年秋,北伐軍進軍到靜海縣,在駐軍靜海、獨流的時候,本着太平天國一貫的教育宣傅政策,就利用楊柳青年畫産地的條件,繪製了一套新年畫以分送給人民。這一套新年畫共十幅,每幅高三三釐米,寬五七釐米,現在珍貴地保存在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茲將各畫內容分記於下〔二〕。
(1)英雄會垂楊一株,樹下有石坡,上坐一雄健黑熊,迎面樹枝上棲着一隻翠羽朱喙鸚鵡。鸚諧音英,熊諧音雄,鸚、熊作對話狀,故題名「英雄會」。與南京如意裏封侯圖壁畫取諧音的意義作圖相同。又畫上題的英雄會三字,字跡端正有力,相傅出自定鬍侯李開芳之手。
(2)寒塘六雁葦塘內六雁聚居:三雁遊於水中,岸上一雁昂首而鳴,一雁臥其旁,以嘴擦背,另一雁飛旋巡弋。此畫表達了雁鳥群居必置警哨的情景。在色調方面以青、赭、灰緑為主,蒼涼沉重,同時把寒塘初鼕蕭瑟的意境也襯托了出來。原畫已殘損。
(3)雜卉圖粉萱草、藍牽牛、黃菊、紫菊等花草爭芳競開,碧蜻蜓、彩鬍蝶飛嚮花間,構成一幅五色繽紛的雜卉圖。色調極濃麗絢爛。
(4)母子圖在黃菊蘆花下,一黃褐花色大母雞,其旁有黑、白、赭等色雛雞五衹。右邊三衹在搶啄一緑色蚱蜢,左邊兩衹註視一蜘蛛,猶豫不敢吃。母親展伸兩翅,作保護雛雞狀。母愛之情,溢於畫外。在一般繪畫中,繪五衹小雞時,常配一五色大公雞,公雞於高處振翅作鳴狀,蓋雀教五子,名俱揚」的含意。而此畫卻是繪母雞愛子,以愛護新生為主題,不入「教子成名」一類的封建意識中。
(5)秋景圖以芭蕉、蒲公英、野草雜花和蜣螂、蟈蟈、蝴蝶、蝎子、綬帶鳥等花草鳥蟲組成。其中尤以蜣螂、蝎子合繪在一起,饒富生趣。
(6)螳螂捕蚱蜢田畦裏,大白菜一棵,上有瓢蟲三衹在覓捉蚜蟲。白菜左右,有蘿蔔兩棵。左旁蘿蔔下,兩蟋蟀在搏鬥,一花天牛在嚼草。右旁蘿蔔葉上有一螳螂,轉身準備着捕一飛嚮草上的蚱蜢,而一嘴銜小蟲的飛鳥正停在天空在密切地註視着它。畫意取自中國古代螳螂捕蟑的故事,但由於太平天國不準繪人物,卻把獵人一部份割棄了。
(7)彩蝶圖桃樹數株,落花滿地。有彩蝶九衹,上下飛舞。雖春殘花謝,仍感到生意盎然,反映了樂觀主義的革命精神。
(8)魚樂圖池塘中,朱鱗金魚七尾,俯仰折轉,優遊於碧波青藻之間,並有魚秧數條,以及菱葉、葦花、浮萍、苔草等點綴其間,右上角繪流雲掩日,使畫面更增生意。
(9)猴拉馬河堤上垂楊一株,樹上一赭色獼猴緊握疆繩,用力拉樹下一匹黑鬣大白馬。馬昂頭竪尾,力圖掙脫,一拉一退,十分生動有趣。堤岸有朱漆欄桿,隔岸有屋捨亭臺,青山緑樹。屋旁高樹太平天國黃旗。
(10)燕子磯此圖繪天京城外燕子磯全景。圖中峭壁懸崖上,蒼鬆翠柏掩映着亭臺軒閣。圖右城樓聳峙,群山起伏;圖左紅榭監江,黃旗飄揚。全圖景色極為壯麗。此圖無論橋頭、樓中、磴道、江上,無一人跡可尋,嚴守太平天國不準繪人物的規定,與南京堂子街壁畫完全相同。在太平天國以前,楊柳青年畫中從未有以山水風景作題材的,這幅山水給後來楊柳青繪製風景年畫開創了先河。
從上述各畫內容看來,這一套太平天國年畫,不僅是具有反封建、反迷信的意義,而且推陳出新又具有創造的意義。雖然今天保存下來的祇是這寥寥十幅,但是,它在中國整部年畫史上說來,應該說是具有頭等重要性的。
五雕刻
中國的雕刻從殷代就有精美的作品。其後歷經六朝、隋、唐,愈益精美。宋代以後,雕刻藝術衰落。到明代又興盛起來,清代復衰落。
太平天國在雕刻方面,雖然沒有多大的建樹,但由於廣延名工,在新建築上遍事雕刻,這一門藝術,得到了刺激,在衰落的當時,實具有促進的作用。
太平天國的雕刻以精緻勝。呤唎自述他在嘉興參觀正在建築中的聽王府雕刻說:「我在中國或其他國傢從未見到過這樣富麗堂皇的石刻和木雕」。
又說:「雕刻極為精緻,構圖之奇異與生動曾使我駐足觀賞了數小時之久」〔一〕。可惜那些富麗堂皇的石刻和木雕,已經被反動統治者毀壞殆荊解放後,在天朝宮殿遺址發現石門檔一對,天王綸音碑額和碑座,在池中撈起兩個石鼓。在南京瞻園發現一個石雕水池。在各處發現一些柱儲照壁上的雕刻。從這些零星的遺物中,還可以看到太平天國雕刻的精緻,構圖的富於巧思和生動的。
六刺綉、刻絲
刺綉是我國一種精美的特種工藝。太平天國專設綉錦營、綉錦衙從事此項生産。後來所有産品全部都給清朝統治者劫奪去。今天發現的祇有綉竜馬褂和綉花帳兩種,當年太平天國刺綉的輝煌成就,已經無從體會了。
刻絲又稱緙絲,也是我國一種精美的特種工藝,在我國絲織工藝中,是技藝最高的織花藝術品。太平天國特設職同指揮的織錦匠二員主管織刻絲妝緞事業〔一〕,來繼承和發展這一種工藝。今天發現的太平天國的刻絲製品桌圍椅披等共九種六十三件。據說是當天京失陷時被曾國藩軍從天朝宮殿劫掠出來的,後賣給漢口????商姚、汪兩傢。這些刻絲製品大部分是黃色的,而黃色用品,在封建統治時期規定祇有皇室可以使用,因此兩傢不敢陳設,轉賣給萬壽宮。萬壽宮因為有萬壽二字,當時有萬壽牌:「當今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故可擺設。但因為太寶貴,每年也衹是年頭、中秋纔拿出來擺一擺。解放後為人民政府接收,現珍藏在湖北省博物館〔一〕。
這九種刻絲製品,全部都是金黃刻絲彩色花紋,光渾燦爛,奪人心目,表現出一種精細繁密的風格。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一 劉大年 | 序二 𠔌霽光 | 序三 | 序四 邢鳳麟 | 自序 | 凡例 湯錫竜 | 第一部份 捲一 序論 | 第二部分 捲二 紀年 | 第三部份 捲三至捲二十一 表 | 捲二十二 志第一 上帝教 | 捲二十三 志第二 天朝田畝制度 | 捲二十四 志第三 資政新篇 | 捲二十五 志第四 政權 | 捲二十六 志第五 政體 | 捲二十七 志第六 食貨 | 捲二十八 志第七 官爵 | 捲二十九 志第八 兵 | 捲三十 志第九 刑律 | 捲三十一 志第十 志第禮製 | 捲三十二 志第十一 天歷 | 捲三十三 志第十二 科舉附招賢 | 捲三十四 志第十三 外交 | 捲三十五 志第十四 地理 | 捲三十六 志第十五 交通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