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书评论 》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 》
第27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13)
林語堂 Lin Yutang
孔子嚮魯國的樂宮師襄子學彈琴,一連十天都沒有進展。師襄子說:"可以進學一層了。"孔子說:"我已學會了樂麯的形式,但節奏內容還不瞭解。"過了一些時候,師襄子又說:"你已學得了麯子的節奏內容,可以進學一層了。"孔子說:"我還沒領會樂麯的情感意藴。"過了一些時候,師襄子又說:"你已領會了樂麯的情感意藴,可以進學一層了。"孔子說:"樂麯中那個人我還體認不出呢!"再過一段時間,孔子一副安詳虔敬有所深思的樣子,隨又欣喜陶然,像是視野情志正與高遠的目標相遇似的。最後說道:"我體認出麯中的這個人啦!他的樣子黑黑的,個子高高的,眼光是那樣的明亮遠大。像個統治四方諸侯的王者,這不是文王又有誰能夠如此呢!"師襄子離開座位很恭敬地說:"我就說過這是文王的琴麯啊!"
孔子既然不被衛王所用,打算往西去見趙簡子。到了黃河邊,聽到竇鳴犢、舜華兩人被殺的消息,就對着河水感嘆說:"河水是這樣的壯美,這樣的盛大啊!我不渡過這條河,也是命吧!"子貢聽了趨前問道:"請問這話是什麽意思?"孔子說:"竇鳴犢和舜華兩人,是晉國有纔德的大夫。當趙簡子還沒有得志的時候,是倚仗這兩人才能從政的;如今他得志了,卻殺了他們來執掌政權。我聽說過,一個地方的人,如果殘忍到剖開動物的肚子來殺死幼兒,麒麟是不來到郊外的;排幹了池塘水來捉魚,蛟竜就不肯調和陰陽來興雲緻雨了;弄翻鳥兒的巢打破了卵,鳳凰就不願來飛翔。這是為什麽呢?是君子忌諱自己的同類受到傷害啊!連飛鳥走獸對於不義的人事尚且知道避開,何況是我孔丘呢!"於是回到陬鄉歇息,作了《陬操》這首琴麯來哀悼他們兩人。隨後又回到了衛,進住蘧伯玉的傢。
有一天,衛靈公問起軍隊戰陣的事。孔子說:"關於祭祀典禮的事,我倒聽說過,至於軍隊戰陣的事,卻是不曾學過。"第二天,靈公正和孔子在談話,見有雁群飛過,衹顧擡頭仰望,神色間並不註意孔子。於是孔子就離開衛,又去陳國。
同年的夏天,衛靈公死了,立了靈公的孫子輒繼位,他就是衛出公。六月間,趙鞅(趙簡子)派人把流亡在外的衛靈公太子蒯聵(出公輒之父)強送到衛國的戚邑。於是陽虎要太子去掉帽子露出發髻,另外八個人穿麻戴孝,裝成是從衛來接太子回去奔喪的樣子,哭着進了戚城,就住了下來。鼕天裏,蔡國從新蔡遷到州來(即下蔡,時屬吳地)。這一年正是魯哀公三年,而孔子已六十歲了。齊國協助衛國圍攻戚城,是因為衛太子蒯聵住在那兒的緣故。
夏天裏,魯桓公、釐公的廟失火燒了起來。這時孔子在陳國,聽說魯廟失火了,說道:"火災一定發生在桓公、釐公的廟吧!"後來消息證實,果然是如他所言。到了秋天,季桓子病重,乘着輦車望見魯城,感嘆地說:"以前這個國傢幾乎是可以強盛起來的,衹因為我得罪了孔子,沒有好好用他,所以纔沒有興盛啊!"隨即對着他的嗣子康子說:"我死了,你必然接掌魯國的政權;掌政之後,一定得請孔子回來。"過了幾天,桓子死了,康子繼承了卿位。喪事辦完之後,想召孔子。公之魚卻說:"從前我們先君(桓子)用他沒用到底,最後惹來別國的笑話,現在你再用他,如果又是半途而廢,別國豈不又要笑話你。"季康子說:"那要召誰纔好呢?"公之魚說:"應該召冉求。"於是就派了專人來召冉求。冉求正要起程時,孔子說:"魯國當局來召冉求,不會小用他,該會重用他的。"就在這一天,孔子說:"回去吧!回去吧!在我們家乡的那批孩子們,志氣都大,衹是行事疏略些;他們的質地文采都很美,我真不知道要怎樣來剪裁調教他們纔好。"子貢知道了孔子想回鄉,在送冉求時,據說就叮囑他:"就職了,設法要他們來請老師回去!"
厓求回去後,第二年,孔子從陳國遷到蔡國。蔡昭公要到吳國去,是吳王召他去的。以前昭公欺騙他的臣子要把都邑遷到吳境的州來,現在既將應召前往,大夫們擔心他又要搬遷,公孫翩就在路上把他射殺了。楚軍來進犯蔡國。同年秋天,齊景公死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代序 中國文化的左膀右臂 | 第2節:想象的孔老會談(1) | 第3節:想象的孔老會談(2) | 第4節:想象的孔老會談(3) | 第5節:第一章 導言(1) | 第6節:第一章 導言(2) | 第7節:第一章 導言(3) | 第8節:第一章 導言(4) | 第9節:第一章 導言(5) | 第10節:第一章 導言(6) | 第11節:第一章 導言(7) | 第12節:第一章 導言(8) | 第13節:第一章 導言(9) | 第14節:第一章 導言(10) | 第15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1) | 第16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2) | 第17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3) | 第18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4) | 第19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5) | 第20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6) | 第21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7) | 第22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8) | 第23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9) | 第24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10)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