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健康攜夢人 》
第27節:誰有不忍之心—《有父母的孤兒》序
劉心武 Liu Xinwu
誰有不忍之心
——《有父母的孤兒》序
烏爾沁曾著《不良父母》一書,讀得我心有不忍。
但真正的寫作者,必須剋服直面嚴酷人生的心理障礙,敢秉刀斧之筆,才能現菩薩之心。
幾年過去,烏爾沁又寫成了這本書。他原來有個書名,我建議他用現在這個。他認為很貼切,采納了。但我卻頗有些後悔給他出了這麽個點子。於心不忍。
沒辦法。無論回顧以往,還是註視現實,自私漠然、冷酷殘忍,都是我們人生中難以完全避免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生的歷程,就是一次不懈地追求溫暖的跋涉。
烏爾沁曾對我透露,他曾在靜夜裏,跑出樓林,到相對空曠的水域冰面上,伫立,並且放聲哇哇大哭。那不是悲嚎,不是哀號,而是靈魂的大舒張。他把平時的隱忍,淋漓盡致地化解為從今不忍。
不忍有三義:一是狠不下心,二是難以容納那麽多悲情,第三義,則是不再軟弱姑息。
在此書中,不忍的三義融會為流暢的文字,仿佛先是小溪,後成江河,有入海之勢,卻還待進一步奔流。
奔流的文字,期待着知音。《不良父母》有過一定影響,但沒有引起足夠的註意,無論是評論傢還是閱讀者,似乎都還沒有體味到烏爾沁這條河流深處的滋味。現在烏爾沁沿着原有的航道繼續奔流,他的筆觸更加尖銳:並未失去父母,卻成孤兒。這個敘述文本就不僅在喚起我們對父愛與母愛,對天倫與親情的嚮往,同時也激發我們對人性詭譎的認知,它也構成一個巨大的隱喻,昭示我們深入思考:在我們共同的生活空間裏,如何從血緣最近的生命開始,尋找人性中那些有可能鏈接彼此的亮點,從而使社會這個大家庭得以和諧。
烏爾沁曾對我說及,他從幼年到現在,從未與生母一起拍過照,成年以後,有一回在生母工作機關的大門外,生母忽然心血來潮,請一路人為他們母子拍一合影,對方取好景馬上就要撳快門了,他生母卻又忽然跑出鏡頭,擺手說“不拍了不拍了”,令那拍照者目瞪口呆,但烏爾沁並不感到意外,開始無所謂感動,事後也無所謂憤懣。這就是他的血緣,他的生活,他的際遇。他平靜地接受一切。但他不能忘卻。正因不忘,所以能把那一天那一刻的情形很細膩地講給我聽。他當然也寫進了書稿,但卻對我說:付印前他也許會刪去這個素材。由他。但我要替他寫在這裏。我要說:即使具有最親近的血緣,最終也還是無法鏈接起心音,那也許是命運的賜予,無可怨懟,但畢竟去嘗試過鏈接,這嘗試的努力,也就足以溫暖我們的餘生。
誰有不忍之心?回答是其實每一個人都有,至少有我上面所列出的三義中的一義。讀烏爾沁這本書,至少可以在一義中形成共鳴。在共鳴中,可以共思考、共探討。
是為序。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碎語嘮叨說隨筆 | 第2節:目錄 | 第3節:自序 | 第4節:大吉魚 | 第5節:打地鋪(1) | 第6節:打地鋪(2) | 第7節:大碗 | 第8節:河畔羊群 | 第9節:換季詩 | 第10節:健康攜夢人(1) | 第11節:健康攜夢人(2) | 第12節:健康攜夢人(3) | 第13節:客廳裏的嗡嗡聲 | 第14節:母雞吃蛋 | 第15節:一粒膠囊(1) | 第16節:一粒膠囊(2) | 第17節:夏威夷黑珍珠 | 第18節:替嫂 | 第19節:小圓攏子(1) | 第20節:小圓攏子(2) | 第21節:瓊花謎 | 第22節:果香滿溢夜光杯 | 第23節:牙文明(1) | 第24節:牙文明(2)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