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魔志怪 》 觀音菩薩傳奇 》
第二十七回觀自在南海清修 憫苦厄中原化度
曼陀羅室主 Man Tuoluoshizhu
話說觀世音菩薩自從脫卻凡胎,辭了妙莊王,一路足踏浮雲,直嚮南海普陀落迦山而來。她此時身輕腳健,不消多少功夫,已到落迦崖下。此間畢竟是靈山勝境,不同凡俗。奇花異草,生遍四周;靈獸珍禽,迎人舞蹈;白蓮池上,送來萬縷幽香;紫竹林中,升起千般瑞靄。中間卻是一座二品蓮臺,霞光萬道,卻是空着。菩薩到此,口說一聲“善哉”便跳上蓮臺,端身趺坐,其時正是九月十九日。
故現在民間習俗,凡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這三天,一概認為觀音生日。其實,二月十九是轉劫誕生之日,六月十九是捨身被剃之日,九月十九是證道正位南海普陀落迦山之日。習俗雖一齊視為生日,卻也非絶對沒來由的啊!
再說觀世音菩薩,證果蓮臺,一心觀自在,度化了妙莊王等一班人以後,與善財、竜女同居紫竹林中,講清靜大法,逍遙自在。
有一天,卻有一個僧人,叫做沙門跋陀,他自西方佛國受了菩薩戒,大願力求往東土傳教。如來諒他道行未深,雖其志可嘉,明知此去定然徒勞往返,故曾勸阻。無奈這沙門跋陀立志堅决,執意要去,如來衹好付了路引牒文,讓他自去,這也是他數中應當有此跋涉。他費了幾年功夫,纔到了東土,雲遊各處,嚮衆生宣揚佛法。無奈一則因語言隔絶,東土人民不知他講些什麽,就沒人去理睬他;二來那時東土人民並不知有佛教,對於僧人都視為異端左道,就算語言能通,也决計不會有人信他說話。因此兩個緣故,他雖然走遍中原各地,終是到處受人奚落。他當下便打道西歸,一路上順便朝名山,那日恰巧到得南海,聞得觀世音菩薩在此,便志心往朝,請教一切。
菩薩見他立志可嘉,便嚮他問起東土情形。
沙門跋陀道:“不可說,不可說!那邊刀兵不絶,災障重重,人心險惡,爭奪頻頻。弟子嚮他們說法,全然不悟,.還把弟子當做惡人,到處受他們奚落。弟子生受這些,倒也罷了,衹可憐那班蕓蕓衆生,磨劫當頭還自執迷不悟,欲化度也自無從,衹得西歸嚮如來請得妙法,再行東去點化他們了。在此經過,特拜朝菩薩,還望菩薩慈悲慈悲,用大法力感化這一班迷途衆生,一來使他們脫離苦厄,二則來也可宣揚佛法。”
觀世音菩薩道:“善哉,善哉!這是你功行未深,言語隔絶之故。如今你且歸禮如來,改臼再行東去,我本着尋聲救苦之志,既然知道有此等事情,萬不容坐視,衹索待我往中原走一遭了。”
沙門跋陀拜謝過了菩薩慈悲,徑自西去。觀世音菩薩便吩咐善財、竜女好生看守靈山,自己便化身為一老媼,離了南海,一路上嚮中原而來。
觀世音菩薩化身丐婦模樣,一路上沿門托鉢,與一班下愚百姓異常接近。她看那各地的鄉風,處處不同,善良的固然也有,頑惡的卻占多數。那方的男子呢,到底是受了聖人的教化,懂得禮義,但是婦女們卻大大不然。可分為上下兩層說,高貴的婦女,自然出身名門,也一般地略諳詩書,但是頤指使氣,平日間養尊處優,造成驕奢淫逸習慣,造下了許多惡業,難免輪回之厄,在下的愚夫愚婦,從不曾聞得聖人之教,一切行為,那自然更不必說了。忤逆不孝,攘奪爭殺,哪一件沒有?他們不知果報,更覺可憐。
觀世音菩薩大發慈悲,决計先嚮下愚說法。當她法駕一路到得中州地界,定了太室山一個石屋做顯化之地,夜間即示夢給附近百姓,說:“明日內觀世音菩薩要在此經過,點化有緣法的人,拯拔一切苦厄,你等留心相待,不要當面錯過。遇得到遇不到,都看你等的誠心不誠心,衹要誠心相待,自然會遇到的。”說罷現出她的莊嚴寶相,悠然而隱。
第二天,一班百姓互相談論,都道昨夜得這麽一個同樣的夢,大傢覺得奇怪。談論紛紛,不外乎懷着萬分的希望,專等菩薩的降臨。又明知菩薩化顯,决不會將本來面目嚮人的,但又不知今番她究竟化身何等人物,前來點化衆生。因此,又引起許多枝節,他們因認不得菩薩,凡是見了一個面生可疑的人,就指為菩薩,大傢環着嚮他禮拜,往往把那受拜之人弄得莫名其妙,直到雙方說明真相,彼此付之一笑。如此一連鬧了好幾天,誤會卻發生了不少,衹還是不見菩薩來臨,反弄得大傢心上疑雲迭迭,就算見了面生可疑的人,也不敢冒昧拜認。
那時觀世音菩薩卻仍舊化為一個窮苦老媼,下山到得城市,一路求化飲食,大傢反沒有留意。
那年正值亢旱,入夏以來,已有四十多天沒有下雨,田中的禾苗都呈枯萎之色。農人等吃盡辛苦, 日夜戽水,終於無濟,看看災象已成。倘使天公再不下雨時,行見籽粒無收,鄉農們憂愁焦慮,自不必說,就是城市中人,也愁着荒年。
故觀世音菩薩托了鉢盂,嚮人們求化時,不約而同地說道:“天公如此亢早,今年的收成已經無望了,自己還愁着來日的難度,哪裏更有餘物給你這老婆婆呢?”
菩薩長嘆一聲道:“水旱雖說是天災,到底還是由人自肇,你等這一方百姓,若是尊敬天地,廣行善事,改輕殺戮,歸化佛祖,上天豈會降這災禍,使你等受苦呢?就如我一個窮苦的老婆子,到此半天,一路求化了數十傢,兀自不曾化到一粒米半粒𠔌,足見這一方的百姓,全無嚮善之心。人無嚮善之心,受這些水早天災,誰說是不應該呢?”
當時,就有一位姓劉名世顯的老人,聽了菩薩的一番話,心上就是一動,暗想,這老婆婆遮莫就是菩薩的化身了吧?待我和她談論談論。
便上前拱手為禮道:“老婆婆見得甚是,但依老婆婆的話,此間百姓因以前未曾積善,故有今日的旱災,就算大傢從此改過自新,今次的旱災也是救不得的了!”
菩薩道:“這卻不然。天心最為仁慈,福善之心比罰惡之心還勝三分,衹要人肯誠心悔罪,上天决不會不容的。衹要這一方的百姓,肯從今天起,發誓改過自新,一心嚮善,目前這旱災,也未始無法可救啊!”
劉世顯聽了這一番話,不問情由,倒身下拜道:“多承觀世音菩薩顯化指示,弟子俗眼,不識慈容,幾乎錯過。幸聞法語,心竅頓開,伏願菩薩大發慈悲,廣施法力,降霈甘霖,救得旱災,弟子自當建廟供養菩薩、廣勸愚頑,使他們改心嚮善,同歸座下。還望菩薩慈悲方便!”說着又連連叩頭。
菩薩道:“姓劉的啊,難得你--片誠心,替衆人求援,可見你無私之心,我如何不答應你的請求?衹是我看此方百姓,愚頑特甚,明天午時三刻,說我顯化,施展法力大霈甘霖,叫他們親見我佛法無邊,堅他們的信心,你再善為勸導,那便容易感化了。”
劉世顯再拜而起,菩薩已隱身而去。他便將遇見菩薩的話,嚮衆宣說。大傢有些疑惑,都說:“青天白日的菩薩顯身,怎麽衹你遇到,我們卻沒有看見呢?”
劉世顯道:“看見或許都看見的,衹俗眼認不出罷了。剛纔那個托鉢求化的老婆婆,就是菩薩的化身啊!”
衆人聽了,果真見過這婆婆,衹不當她是菩薩,當面錯過,懊悔已嫌遲了。正是:都因緣法異,對面不相親。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一回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二回濁酒三杯涼亭小宴 明珠一顆好夢投懷 | 第三回怪老人妙舌說慈航 小公主停哭聽佛偈 | 第四回物色乘竜欲傳大位 閑觀鬥蚊引動慈心 | 第五回救孤蟬公主受傷 醫創瘢國王懸賞 | 第六回衆庸醫都無丹鼎藥 怪修士指說雪山蓮 | 第七回須彌山迦葉尋蓮 興林國賈後受病 | 第八回留偈語暗藏後事 感死生了悟禪機 | 第九回夢見佛容喜出望外 違逆父命罰作灌園 | 第十回祝壽筵前暢言妙旨 再貶廚下雜做苦工 | 第十一回一念精誠感彼宮女 半宵操作憐此勞人 | 第十二回鑒精誠老父回心 願修行女奴宣誓 | 第十三回興土木重修金光寺 定良辰捨身耶摩山 | 第十四回試金刀斬斷六根 人空門靜觀三界 | 第十五回一念興定中塵劫現 功行滿心上白蓮生 | 第十六回了因緣往朝須彌山 施米𠔌安度神鴉嶺 | 第十七回遇善土指點前程 戀風景旁生枝節 | 第十八回金輪山大師被劫 塞氏堡同伴求援 | 第十九回草履幾雙黑人爭去 聖尼一位白象馱來 | 第二十回妙善師赤足趕行程 加拉族遊牧居沙漠 | 第二十一回盧莊求宿又遇因緣 糯米相貽治愈痼疾 | 第二十二回天馬峰殲除虎患 琉璃城路得光明 | 第二十三回上高峰巴蛇吞象 入幻境神將擊人 | 第二十四回遇白熊三尼裝假死 避靈猿七步學朝真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