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杂家 於丹閻崇年等名傢演講錄:發現你的心靈   》 第27節:素質教育與青少年網絡問題(2)      於丹 Yu Dan

  聽衆:因為那些人為了自己的某些利益,就是為了賺錢。
  陶宏開:聽衆分析得非常準確,他說的不錯,那些人就是為了錢。有一次在北京開會,某某人對我說:"網絡遊戲利潤很高呀。"我說他鬍說八道,網絡遊戲有什麽價值?一棵樹在鄉下可能賣10元錢,鋸成板子能賣到100元錢,傢具廠加工後可以賣到1000元,通過人的勞動能夠讓原材料增值是價值。網絡遊戲是價值的轉移,通過孩子的手把父母的血汗錢轉移到一部分人口袋中。網絡遊戲易導致青少年犯罪、家庭不和諧,這是負價值。
  我父親過去是河北省計委的負責人之一,20世紀五六十年代初期管全省的計劃,我父親憂心忡忡地告訴我要節約,因為當時物資越來越緊張,有錢都買不到東西。我父親憂國憂民,憂的是物質匱乏;現在中國的超市一個比一個大、小區一個比一個豪華,但我也陷入憂慮。我和我父親憂慮的心情一樣,但憂慮的內容不一樣,我父親憂慮的是物質匱乏,我憂慮的是道德缺失。某些人為了個人的利益,不顧及中國的百年大計,數以萬計的網吧給社會帶來多少痛苦?網絡遊戲讓某些人成了年輕有為的億萬富豪,但後面是多少孩子的迷失,多少父母的痛苦!上個月我去一個少管所錄製節目,未成年人中60%是因為網絡遊戲走上違法道路的。都是不滿18周歲的孩子,我講課時有些孩子因為想念父母,想念爺爺奶奶而哭了,正是這些孩子造就了中國的網絡富豪。我退休了,我每個月有收入,我可以安享我的退休生活。2004年5月5日,我看到報紙頭版頭條登載了一個母親對社會的求助信:"沉迷網吧,面臨休學,母親流淚,誰能幫我救救女兒?"這個孩子在河北省最有名的高中讀書,卻沉迷於網絡不好好學習,母親找到報社求助。我感到這個孩子很可惜,想幫助他們,但當時我以為是一個個案,沒想到是這麽嚴重的社會問題。我幫助這個孩子,孩子認識到網絡的危害,願意回到學校重新上課。兩年後7月12日的報紙報道這個孩子高考考了603分。消息刊登後,我的傢裏再也沒有安靜過,全國的電話潮水一樣打過來,很多傢長從新疆等地來找我。我纔知道上網成癮是個大膿包,我一點破,"嘭"地噴出來,全國各地很快邀請我去做活動。我不想靠大傢的痛苦來成名,我是為了素質教育,因為網癮不是孩子的錯,網癮不是孩子的惟一問題。我寫了五本書,最後一本書名是《網癮不是孩子的錯》,三個原因:孩子的成長環境--家庭環境不健康;社會不良影響;孩子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心理素質沒有得到提高,導致厭學、網癮、暴力、賭博、欺詐等。網癮的問題是最突出的,別的問題還有辦法去治,傢長對網癮這個新問題束手無策。
  教育的三個環節--家庭教育、社會影響和學校教育,我做的是整體素質教育--家庭教育學、社會教育學、學校教育學和自我教育學。人從一出生就接受教育,這四種教育是相互摻雜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傢長是孩子的首任老師,任何工作都有上崗證、資格證書,惟獨一個最重要的工作是沒有證的,那就是做傢長。做傢長不需要任何資格證,兩廂情願結婚生孩子做了父母,父母這個工作是最難最重要的,我很難責怪現場的父母沒有上過做父母的課程,怎麽樣做父母是最重要的難題,我建議學校開展父母學這堂課,讓人們懂得如何做合格的父母。我們現在的父母想當然地根據過去的觀念即我們父母的理想去教育孩子,而沒有想到這個時代的變化--時代在前進,我們要與時俱進,父母也要與時俱進。很多父母不會做父母,問題出在哪裏呢?我要說三個方面,第一個是過度物質。中國傢長對孩子的愛是舉世聞名的,將孩子作為小皇帝捧上了天。愛是對的,但愛的方法不對,中國父母把愛物質化,金錢化了,以為要給孩子最好的條件、最多的金錢。這是最大的錯誤,單嚮的給予。有些家庭條件並非太好,但還要給孩子買名牌,那是賣弄、虛榮,傢長以為孩子穿名牌,我省吃儉用,多麽愛孩子。這是愛嗎?中國的孩子被給予慣了,他不覺得寶貴,反而會逆反,父母還心甘情願。有個父親給我打電話時哭了,說給了孩子一切的一切,孩子卻恨他。我問他能否給孩子一切?他衹給了孩子他認為應當給的一切,很多應當給的他沒有給到,所以孩子恨他,父母以為的一切就是金錢和物質。過年給紅包是最大的錯誤,很多父母哭訴過年時孩子不回傢,一個14歲的孩子整個春節不在傢,傢裏找不到人,因為不願意被父母找到,他坐車到安徽阜陽的網吧去玩。父母對愛的理解非常錯誤,而且還要把這種錯誤的愛延續。美國一個三代單傳的華裔孩子成績一塌糊塗,後來知道學習了,孩子的母親有一次對我說孩子上個月英語考了100分,孩子的爺爺奶奶帶孩子去購物慶祝,後來每次孩子考了100分回傢都要出去購物慶祝,傢長不願意去孩子就會撕捲子、發脾氣。考100分不要這麽高興,孩子考100分,傢長替他高興,孩子考得不好,傢長替他擔心,要用精神來奬勵,為什麽要用物質呢!這是拿錢買錯,拿錢買氣。過度物質是傢長對孩子的第一個錯。第二個錯是過度保護,中國傢長可以為孩子付出一切,一個電視臺副臺長責問我怎麽能說中國的父母不會愛孩子呢!他是個有潔癖的人,但從孩子出生後就把桌子、椅子的邊邊沿沿用海綿包起來。這是保護孩子嗎?如果孩子不碰到,他怎麽會知道走路要小心、桌角會傷人呢?一個孩子摔倒了,傢長會趕緊抱起孩子,抱怨地打地,打地是保護孩子嗎?過度關愛、保護讓孩子從小以自我為中心,為所欲為。有些孩子耍賴時,傢長還會陪笑,以為好玩,但孩子長大了就不好玩了。第三個過度是過度期望。課外作業、輔導一大堆,孩子膩煩枯燥的學習,傢長用逼迫和過度高壓的手段。過度關愛和期望會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要防止逆反,關鍵在於教育得法。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發現你的心靈(1)第2節:發現你的心靈(2)第3節:發現你的心靈(3)
第4節:發現你的心靈(4)第5節:發現你的心靈(5)第6節:發現你的心靈(6)
第7節:發現你的心靈(7)第8節:發現你的心靈(8)第9節:袁崇煥的業績與精神(1)
第10節:袁崇煥的業績與精神(2)第11節:袁崇煥的業績與精神(3)第12節:袁崇煥的業績與精神(4)
第13節:正說清朝重臣之和珅(1)第14節:正說清朝重臣之和珅(2)第15節:正說清朝重臣之和珅(3)
第16節:正說清朝重臣之和珅(4)第17節:正說清朝重臣之和珅(5)第18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1)
第19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2)第20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3)第21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4)
第22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5)第23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6)第24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7)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