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它古典 》 曹雪芹毒杀雍正帝 》
第一章 曹雪芹祖上做清皇族家奴的情况(2)
霍国玲 Huo Guoling
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系康熙的保姆或乳母。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三月十八日玄烨诞生,时年孙氏23岁。
康熙于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第三次南巡时,曾亲自接见孙氏,并赐“萱瑞堂”匾额。当时官僚兼文人冯景撰有《御书萱瑞堂记》,写道:康熙己卯夏四月,皇帝南巡回驭,止跸于江宁织造臣寅之府。寅绍父官,实维亲臣、世臣,故奉其母孙氏朝谒。上见之色喜,且劳之曰:“此吾家老人也。”赏赍甚厚。会庭中萱花开,遂御书“萱瑞堂”三大字以赐。尝观史册,大臣母高年召见者,第给扶,称“老福”而已,亲赐宸翰,无有也。见冯景:《解舂集文钞》卷四叶一。转引自周汝昌《红楼梦新证》第40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毛际可亦撰文《萱瑞堂记》写道:时内府郎中臣曹寅之母封一品太夫人孙氏,叩颡墀下,兼得候皇太后起居。问其年,已六十有八,宸衷益加欣悦,遂书“萱瑞堂”以赐之。毛际可:《安序堂文钞》卷十七叶十六。转引自《红楼梦新证》第402页。从文中记载可知,孙氏生前被封为一品太夫人。第二章曹雪芹的祖父有恩于雍正第一节雪芹祖父曹寅是康熙的亲信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于清世祖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九月初七日生在北京。其字子清,号有荔轩、楝亭等。
康熙二年,曹寅6岁,随父曹玺来到南京。是年,父亲为他及其异母兄弟曹宣聘请蒙师。7岁时,已能辨四声,舅父顾景星说他“束发即以诗词经艺惊动长者,称神童”。见《楝亭诗钞》卷首顾景星:《荔轩草序》。由于他资质优异,被南书房和经筵选为康熙少年时的伴读。推算应是在他10或11岁时期。
康熙八年五月,康熙将鳌拜革职拘禁。是年曹寅12岁,应是在康熙身边,参加了拘禁鳌拜的行动。
第二年,曹寅13岁时,即被挑选为御前侍卫。见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六。
内务府有鹰犬处,为培养少年侍卫吃苦耐劳的精神,康熙帝往往先将他们派往鹰犬处,负责饲养猎鹰、猎犬。见法国传教士白晋:《康熙帝传》,载于《清史资料》第一辑,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曹寅到十五六岁以后,不仅对康熙十分忠诚,而且风姿英绝、博学聪慧、文武双全,因而深得康熙的信任,很快便从鹰犬处侍卫提升为銮仪卫侍卫,接着又提升为治仪正,其官职达正四品。张伯行:《正谊堂文集》卷二十三《祭织造曹荔轩文》。有文曰:“比冠而书法精工,骑射娴习。擢仪尉,迁仪正。”他曾随驾巡幸奉天,直达乌喇;又数次随驾巡视塞北、京畿。见《楝亭集》、《楝亭词钞别集》中《满江红·乌喇江看雨》等诗歌。
20岁之前,已就任御前二等侍卫兼正白旗旗鼓佐领。
康熙二十三年六月,曹玺病逝于江宁。曹寅此时正在北京任职,立即回宁奔丧。是年,曹寅27岁,“奉旨以长子寅协理江宁织造事务。”见康熙六十年刊《上元县志》中的《曹玺传》。其后,仍回京在内务府任慎刑司郎中、转会计司郎中,再转广储司郎中,仍兼佐领。康熙二十九年任苏州织造,三十一年调任江宁织造。苏州织造由其内兄李煦接任。
曹寅做江宁织造以后,不仅仅为清廷办理丝织品和盐政,更重要的他作为康熙的亲信,还起着康熙在江南的政治和文化代表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团结、笼络汉族士大夫阶层:
清兵入关以后,扫荡中原,受到汉族士、军、民的反抗,以江南最为激烈。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给江南人民留下难以抹去的血痕。
康熙执政以后,开始注意“文治”。他以汉族传统文化代表者自居,以尊孔祭孔、崇尚理学、恢复科考、设立经筵等方式,作为争取汉族知识分子的手段。而为了消弭汉族士大夫阶层对满族统治的仇恨和反抗情绪,就须派一名风流儒雅,颇具文才武略、名望较高的汉族亲信前去做统战工作,而曹寅是最佳人选。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红楼一春梦 |
|
|
第一节 雍正实属暴亡 | 第二节 宫女缢杀“世宗”未遂说 | 第三节 中风而死说 | 第四节 沉淫而死说 | 第一节 雍正信奉道教 | 第二节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实用性(1) | 第二节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实用性(2) | 第二节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实用性(3) | 第三节 雍正依靠“既济丹”强健了体魄(1) | 第三节 雍正依靠“既济丹”强健了体魄(2) | 第四节 大臣也说食丹后“大有功效” | 第二节 一些史书记载雍正系中毒暴亡 | 第一节 应当以辩证观点看待丹药 | 第二节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雍正是食丹而亡 | 第三节 对“食丹而亡”说的评析(1) | 第三节 对“食丹而亡”说的评析(2) | 第三节 对“食丹而亡”说的评析(3) | 第一节 一些史学家对于雍正死因种种说法的认识(1) | 第一节 一些史学家对于雍正死因种种说法的认识(2) | 第二节 正确分析与认识雍正的死因 | 第三节 小结 | 研究的必要前提(1) | 第一节 吕四娘杀雍正传说简介 | 研究的必要前提(2)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