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 中國古都北京   》 紫禁宮殿(2)      閻崇年 Yan Chongnian

  行杖時,受杖者穿囚服,縛兩腕,牽至午門杖所。一聲令下,一人用麻布兜,將受杖者加以網束,一人縛其兩足,四面牽曳,衹露股部,頭面觸地,塵土滿口。喝打,旗校揮棍,每五杖,換一人,真是聲不忍聞,狀不忍睹,鮮血淋漓,十死八九。行杖的地點在午門前禦路東側舉行。如正德十四年(1519年),大臣舒促等因諫止南巡,130人受杖,死11人。嘉靖三年(1524年),群臣爭大禮,聚哭於左順門。嘉靖帝朱厚鎝大怒,命杖五品以下豐熙等134人,死17人。其時裹瘡吮血,填滿狴犴。隆慶二年(1568年),給事中石星因條奏忤旨,隆慶帝朱載蝆禦五鳳樓,潛察石星受杖。後到清朝,取消了對大臣廷杖的非刑與酷刑。
  進了午門,就是紫禁城中三大殿的前引—奉天門,後改皇極門,清改太和門。皇極門(太和門)面闊九間,進深四間,是紫禁城中最雄偉壯麗的一座宮門。明初規定,文武官員,每天早晨,到這裏早朝,皇帝也親自來處理政事。但明朝後期皇帝貪婪酒色,怠於政事,這個制度幾同虛設。皇極門(太和門)和午門之間,是一個寬闊的廣場,面積為26000平方米。廣場中部有一條清澈的金水河自西蜿蜒而東,河上架設五座飛虹拱橋,橋側與河畔砌有漢白玉欄桿,給人以恢宏、肅穆、恬靜、清爽的感覺。人們站在皇極門(太和門)前庭院中,紅色的宮墻,金黃的瓦頂,蔚藍的天空,碧緑的河水,雪白的欄桿,灰色的墁地,仿佛置身於一幅色彩斑斕的立體圖畫之中。
  宮城分為外朝、內廷和禦園三大部分。
  外朝,以奉天殿(皇極殿、太和殿)、華蓋殿(中極殿、中和殿)、謹身殿(建極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主體,文華殿和武英殿為兩翼,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和從事政治活動的殿堂。外朝的三大殿,占據了紫禁城最主要的空間,面積達85000平方米。三大殿在建築設計和藝術構思上,以其氣勢威嚴,規模雄偉,裝修華麗,色彩神秘,成為紫禁城中最輝煌的建築群。三大殿依次佈置在高達8米的臺基上,臺基分上、中、下三層,每層都為須彌座形式,四周圍着漢白玉欄桿。每根望柱上部雕有精美紋飾,下部雕有華美螭首—口內鑿孔以便排水。大雨滂沱時,千竜吐水,層層迭落,勝似泉涌,蔚為壯觀;陽普照時,千竜之影,排排迭退,黑白相間,宛如圖案。三大殿在建築設計和藝術構思上,以其氣勢威嚴,規模雄偉,裝修華麗,色彩神秘,成為紫禁宮殿中最輝煌壯麗的建築群。
  皇極殿(太和殿)是宮城中最高、最大的宮殿,通高35.5米,面寬60.1米,進深33.33米。它是皇權的象徵,皇帝登極、大婚、册立皇后、命將出師和每年的正旦、鼕至、萬壽(皇帝生日)三大節等重大典禮,皇帝都要在這裏舉行儀典,接受群臣的朝賀。殿內設金竜寶座,而寶座正壓在子午綫上。寶座兩側有六根盤竜金柱,寶座上方是金漆蟠竜戲珠藻井,天花板上飾以貼金彩畫,整個華貴大殿,彩奪目,金碧輝煌。大殿的建築、陳設、裝飾和色彩,都為着顯示:皇位至高,君權至上。
  在這個寶座上坐過的,明朝有14個皇帝,清朝有10個皇帝。其中在位時間最長的是清康熙帝,凡61年;在位時間最短的是明泰昌帝,僅1個月;壽數最長的是清乾隆帝,享年89歲;壽數最短的是清同治帝,衹活了19歲;登極時年齡最大的是明洪熙帝,時年47歲;年齡最小的是清宣統帝溥儀,當時他衹有3歲。
  在皇極殿(太和殿)舉行大朝會時,場面壯觀,莊嚴隆重。一般說來,早上擊一鼓,文武百官集齊在午門外,排班站立,肅靜等候。擊二鼓,由禮官導引百官進入皇極殿(太和殿)前廣場,按九品正從,分為18行,北嚮排隊站定。這時皇帝至中極殿(中和殿)稍憩。擊三鼓,皇帝在禮樂聲中進入皇極殿(太和殿),升寶座。皇帝高坐,香煙繚繞,儀仗整肅,氣氛森然。隨之有數米長的大鞭,在陛下連鳴三響,宣示信號,並壯威儀。然後,高奏《萬歲樂》,群臣禮拜。樂畢,依製進行朝會的內容。最後,文武百官在禮樂聲中禮拜,山呼“萬歲,萬歲,萬萬歲”之聲,響徹上空。皇帝回宮,典禮告畢。舉行大朝會時的儀仗隊,多至3000人,禮器琳琅,序列殿前,威儀莊重,異常壯觀。這種繁縟的形式,莊嚴的氣氛,旨在表明:蒼天之下,惟予一人;神州之內,惟予臣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言(1)序言(2)引言(1)引言(2)金代中都(1)金代中都(2)
金代中都(3)金代中都(4)金代中都(5)金代中都(6)遷鼎大都元大都城(1)
元大都城(2)元大都城(3)百貨彙聚科技文化(1)科技文化(2)科技文化(3)
科技文化(4)科技文化(5)中外交流(1)中外交流(2)明代北京北京城池(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