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考 从狼性到羊性:中国人的性格历程   》 第27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18)      张宏杰 Zhang Hongjie

  (三)
  韩国人和中国人另一个本质上的区别是一个认真一个不认真。
  几千年来,中国的经济文化一直领先于朝鲜。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文化普及,经济发达,社会流动性大,人际之间的竞争也就非常激烈,中国人在这种磨练中变得越来越精明。而朝鲜社会长期经济十分落后,文化也不普及,普通百姓长期处于闭目塞听状态,所以社会成员受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也较小。正像中国边远地区的人们通常都比较淳朴自然一样,朝鲜人身上也保留了更多的自然本性。
  中国人的信仰可虚可实,可进可退。在号召和呼吁时,是堂皇正大的礼义纲常,然而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又常常迂回前进,紧贴利益。在中国,能够通达权变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历代伟大的君主或者杰出的大臣都是深通阴阳两道的人物,他们一手紧握道义,一手紧握利益,两手都抓,两手都硬,进退自如,功成名就。在中国,真正严格信奉儒学的只有读书时的知识分子和道学家。读书人一旦走入社会,就学会了"变通",不再做书呆子;而道学家则历来是被人嘲笑的对象,"道学"两个字成了骂人的代名词。至于普通百姓,则从来没有理会过那些天理人欲的大道理,他们更多是遵照习俗活着。
  韩国人祭孔图
  而朝鲜人则远比中国人心实。他们不懂什么叫融合、迁就。朝鲜佛教远不如中日两国发达,因为朝鲜士人既然接受了儒学就要彻底放弃佛教。在儒学传入朝鲜后,儒教与佛教之间发生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激烈斗争,把佛教彻底赶出了意识形态领域。韩国学者黄秉泰称韩国的儒学类同于"原教旨主义者",坚持学说的绝对纯洁,毫不走样。黄秉泰说:"由于继承了朱熹理学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化体系,韩国儒学一直忠实地搬用它,并严格地奉行它。""它的目的不是满足韩国社会制度和人民的文化需要,而是要求韩国社会制度和人民必须遵循的永恒而又普遍的道德、政治准则。""韩国的理学虽然来自中国,但它却比中国的理学更为周密、更为正统。"古代朝鲜的读书人普遍都"认死理"、"读死书"。他们紧抱朱子学说的教条不放,并且贯彻到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都到书上查根据。在他们的带动下,程朱理学在朝鲜被世俗化了,成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准则。现代儒学家杜维明教授指出:"另一有趣的现象是儒家传统的民间化","韩国人说韩国是儒学的母国,不能说完全没有根据。"
  (四)
  韩国人和中国人的第三点不同是一个急躁一个从容。
  韩国人的褊急性格是举世闻名的。到了韩国,你会发现韩国人最常用的口头语是"快点快点"。韩国人什么都快,走路快,开车快,经济发展快,当然盖好的大楼有时候倒的也快。韩国人的最大缺点是没有耐性,考虑问题容易偏激片面。
  而中国人的慢性子也是闻名遐迩。在中国,政府官员的首要素质就是"成熟稳重",什么事都要"研究研究"。中国人看问题最讲究全面辩证,四平八稳。麦喜温说:"中国人的另一个长处是悠然的态度。中国人来访时,无论让他怎么等,他都不会生气。神经麻木、悠然和韧性的结果使中国人总能达到目的。中国人认为发火是白耗体力。"
  形成这种反差的原因同样在于地理和历史。由于面积小人口少,朝鲜作为一个国家,反应能够相当迅速。一片云彩过来,全朝鲜都要下雨;国王的命令,第二天就能得到回应。由于历史简单,文化较浅,对挫折的记忆不深,朝鲜人也很少有中国人那样患得患失心理。
  而中国的体积使它的动作不能不缓慢悠然。这就像一只大象,再怎么敏捷,看上去也是笨头笨脑。在资讯时代以前,一个消息从中国一端传到另一端,往往需要数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皇帝的命令,即使是十万火急,用六百里快马日夜兼程地传递,等到了目的地,也可能成了明日黄花。中国太大,情况太复杂,任何一项措施,慎之又慎,否则很可能覆水难收。庄子在几千年前就对此有明确的见解,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一个体积庞大的国家经不起折腾,否则就会像煎小鱼一样,翻腾几下,这条小鱼就碎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一言难尽的日本(1)第2节:一言难尽的日本(2)
第3节:一言难尽的日本(3)第4节:一言难尽的日本(4)
第5节:一言难尽的日本(5)第6节:一言难尽的日本(6)
第7节:一言难尽的日本(7)第8节:一言难尽的日本(8)
第9节:一言难尽的日本(9)第10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1)
第11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2)第12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3)
第13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4)第14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5)
第15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6)第16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7)
第17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8)第18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9)
第19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10)第20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11)
第21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12)第22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13)
第23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14)第24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15)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