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中國人史綱   》 十 三部小說      柏楊 Bai Yang

  其次,我們敘述三部小說。
  中國文學的發展,像一列車廂分明的火車,從紀元前五世紀的《詩經》,發展到紀元前四世紀的《楚辭》,再發展到紀元前二世紀的漢賦,然後發展到八世紀的唐詩,十一世紀的宋詞,十三世紀的元麯。到了本世紀(十六),則開始了一個新的時代——小說時代,有三部代表中國文學高度成就的長篇小說,先後出現。
  三部小說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吳承恩的《西遊記》。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有人說他是浙江杭州人,有人說他是山西太原人。有人說他是十四世紀人,有人說他是上世紀(十五)跟本世紀(十六)之間的人。我們不知道正確答案,衹知道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小說傢。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文學,描寫第三世紀三國時代——曹魏帝國、蜀漢帝國、東吳帝國,對抗的經過和最後終於統一的故事。這些多采多姿的故事,早就在民間流傳。第十世紀後,曾出現講述這些故事的稿本,那時還沒有“小說”這個名詞,衹稱為“評話”。到了本世紀(十六),羅貫中用他的才華把它們加以整理組織,遂成為一部有文學價值的巨著。在這部小說中,蜀漢帝國的宰相諸葛亮,被塑造成一個會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道教巫師。大將關羽,因他對義兄劉備私人的效忠精神,被稱為忠義人物的典型,死後且被世人尊為神抵。另一位大將張飛,以直爽魯莽、粗獷聞名於世。中國古典戲劇中有太多的主題,取材於這部小說。
  《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身世跟羅貫中一樣,歷史上沒有確實的記載,據說曾當過錢塘(浙江杭州)倉庫的管理員。我們姑且猜測他生在羅貫中之後,因為他寫的《水滸傳》,用的是流暢而成功的白話文(《三國演義》還是用文言文,雖然是很通俗的文言文),這是他大膽的革命創舉。
  十二世紀初葉,宋王朝酒肉皇帝趙佶在位時,曾經有三十六個騎士人物,以山東省梁山泊為根據地。梁山泊是山東省梁山縣梁山之下的窪地湖,古代鉅裏澤的遺址附近。十二世紀時,黃河潰决,遂成為一片汪洋。這三十六個行俠仗義的騎士人物,縱橫華北大平原,專殺人民所最痛恨的貪污官員和土豪惡霸,搶劫富傢的財物,救濟貧民。這種行為被廣大的群衆歌頌為“替天行道”。騎士們生竜活虎般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已達數百年之久。但直到施耐庵手中,纔被組織成為一部文學價值和社會史價值同樣高的巨著,而三十六個騎士,也增加三倍,成為一百零八位梁山泊好漢。
  全書精神是一種“官退民反”的痛苦吶喊,施耐庵用無懈可擊的佈局和深刻的分析,把每一個騎士,由守法畏官的善良小民,到被逼上梁山泊,成為官員心目中的萬惡匪徒。他們轉變的過程,都有細膩的描繪。每一個角色所遭受的迫害都不一樣,但不甘心死於迫害,挺而走險的結局卻是一樣。我們可舉出書中第一個出現的主角之一的林衝作為說明:林衝是宋王朝政府禁衛軍的一位中級軍官(八十萬禁軍教頭),宰相的兒子看上了林衝美麗的妻子,在調戲強姦失敗後,宰相即拿出傳統的“誣以謀反”的冤獄手段,把林衝逮捕判刑,貶竄到邊荒地區做一名看守草料的士兵。但他的妻子拒絶改嫁,仍盼望遇到大赦,丈夫得以回傢團聚。宰相為了斷絶她的盼望,采取進一步的行動,於是當地負責的軍區司令官,派了兩個爪牙,乘着大雪之夜,到草料場中縱火。這是一個毒計,如果把林衝燒死,固然達到目的。即令不能燒死,林衝焚毀了軍用物資,也逃不了軍事法庭死刑的處决。林衝在大火中死裏逃生,正要去司令部報告時,卻聽見兩個爪牙在興高采烈地談論這個陰謀。林衝把他們殺掉,然後發現自己“有國難奔,有傢難投”,唯一的一條路是,到梁山泊當強盜。
  ——《水滸傳》跟《三國演義》,同是中國人最歡迎的文學作品,但《水滸傳》卻受到儒傢係統的厭惡,因它暴露了中國不斷民變的內幕,太富於反抗精神。
  《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他是三位作者中唯一敢確定籍貫和時代的一位。他是南直隸(江蘇省)淮安府山陽縣(淮安市)人,生於本世紀(十六)第一年(一五○○),死於一五八三年,活了八十四歲高齡。
  《西遊記》也是民間流傳下來的故事,由吳承恩把它綜合成為一部巨著,描寫七世紀唐王朝高僧玄類前往印度尋求佛教經典的故事(唐僧取經)。玄奘在西行路上,收了三個妖怪作為他的門徒。即猴精孫悟空、豬精豬八戒、水怪沙和尚,還有一匹由白竜變化而成的白馬。孫悟空神通廣大,能力高強而心腸善良。豬八戒具有人類所有的弱點:自私懶惰、貪吃貪財、投機取巧、喜歡說讒言和挑撥是非。沙和尚則是平凡的鄉願,既沒有特殊長處,也沒有特殊的短處。他們組成了一個奇異的武裝旅行團,從中國到印度,沿途共遇到八十一次災難,每次都因為玄奘或豬八戒的錯誤而發生,每次也都靠孫悟空鍥而不捨的忠心和努力,拯救出險。
  《西遊記》曾引起很多學者研究它的涵義,有人說是宣揚佛教,有人說是宣揚佛道儒三教合一,有人說是描寫人物的善惡兩面,有人說是諷刺明政府的黑暗,有人說它衹是吳承恩的遊戲之筆。我們感覺到應註意兩點,第一,《西遊記》中人物,除了玄奘一人外,其他全屬虛構。八十一次災難,每一難有每一難的特色和情趣,從開始到結束,都不相同,這是一種豐富的想像力。第二,《西遊記》是一部幽默作品。書中人物連篇纍牘的對話和動作,都使人作會心的微笑。而想像力和幽默感,正是中國儒傢知識分子——無論他是理學派或陽明學派,所最缺少的東西。
  這三部小說在中國早已傢喻戶曉,歷時數百年,直到二十世紀都被愛好不衰。幾乎所有中國人都熟悉書上的每一個人物和書上發生的每一個故事。對這些人物和故事,無不能娓娓道來,如數傢珍。我們認為說下面的話並不過分:要想瞭解中國,在這三部小說中可找到寶貴的答案。三部小說在此後所發揮的力量和對中國人的影響,超過儒傢係統的《四書》、《五經》百倍。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柏楊歷史研究叢書總序第一章歷史舞臺
一 空中·馬上二 河流·湖泊
三 山四 沙漠·萬裏長城
五 城市六 地理區域
七 演員第二章神話時代
一 開天闢地二 五氏
三 東西方世界第三章 傳說時代
一 黃帝王朝二 姬軒轅
三 伊祁放勳與姚重華四 東西方世界
第四章 半信史時代一 紀元前二十三世紀
二 紀元前二十二世紀三 紀元前二十一世紀
四 紀元前十九世紀五 紀元前十八世紀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