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華麗血時代 》
偏尚淫麗 寄情文酒(3)
梅毅 Mei Yi
陳叔堅也很乖,此後再不敢鬧事,也不敢在後主寵臣前耍牛B,好好當孫子,洗心革面,奉公守法。陳朝亡後,陳叔堅以亡國之王身份入關,遷於瓜州,更名陳叔賢。當了大半輩子的尊貴王爺,“不知傢人生産”,現在變成平民了,這位王爺與發妻瀋氏開個酒館,當垆酤酒,“以傭保為事”,成為一個改造很好的前朝樣板。隋煬帝大業年間,這位王爺還當過遂寧郡太守,善終於傢。
該說陳後主了。
《陳書·毛喜傳》記載,“後主為始興王(陳叔陵)所傷,及瘡愈而自慶,置酒於後殿,引江總以下,展樂賦詩……”可見,老哥們脖子傷一好,就暴露文學中年的稟性,開始搞創作了。當時他爸陳宣帝死了還不到一年,依據禮製做兒子的不能奏樂飲酒。至於後主此詩全文,已經散佚不傳。
大臣毛喜不悅,假裝心絞痛忽然昏過去,攪了後主雅興。這位毛喜,正是先前給後主之父陳宣帝出主意不要外出的“及時雨”,陳宣帝能為帝,全賴此人謀劃。
陳後主酒醒後,對左右親信說:“我後悔召毛喜入殿。他肯定沒病,假裝摔倒,全為阻我歡宴!此人負氣,不為我所用,我準備把他交給鄱陽王兄弟(指文帝諸子,鄱陽王陳伯山之兄陳伯茂以及陳廢帝都是毛喜出主意被陳宣帝殺掉),讓他們報仇算了。這樣做好不好?”司馬申等人附和,但中書通事捨人傅NFDAE不同意:“不能這樣做!如果把毛喜交給鄱陽王兄弟殺掉,先皇地下有靈會怎麽想1陳後主一聽也覺有理,就把毛喜廢置不用,外派到一個小地方當官。可見,陳後主雖昏,但秉性不毒。雖如此,他一繼位就開始玩樂,大臣勸諫又起心思殺人,亡國之君的面貌已經隱約顯現出來。
陳叔寶的“大陳”朝,疆域局促,人口也衹有二百萬人,戶五十萬。比起劉宋時期的戶近百萬、人口四百七十萬,基本打了對折。當然,真正的人口數和戶數應該比統計數字多,但這些數字也虛透這樣的一種消息——南朝一代不如一代,自耕農的破産日益嚴重,政府編戶當然會隨之銳減。至陳朝時期,繁重的徭役、兵役以及官吏的層層盤剝,致使廣大底層人民生活更加困苦不堪,衣食無着,兵士身份也越來越低,在此種情況下,可以想見南朝的戰鬥力會衰弱到何種地步!此外,中國北方隋朝的建立,皇帝楊堅本人就是漢族,北朝地區的人民基本上完全漢化,南朝方面,再以“犬羊”、“索虜”、“腥膻”等言辭激發民族情結來抵拒北方軍隊,已經難以奏效。而北方士兵自西魏起就在均田製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府兵製”,軍人的自豪感、榮譽感以及他們身份的日益提高使得北軍的戰鬥力越來越強,因此,陳朝的滅亡,衹是時間上早幾年晚幾年的事情了。
其實,楊堅“受禪”建隋之初,和南朝陳氏很想搞一把“睦鄰友好關係”,當時,陳宣帝還活着,對楊堅這位沒建過什麽功業的篡國老丈人不感冒,也不約束陳兵侵略北境。隋軍一度派軍南徵,適逢陳宣帝病死,“兵不伐喪”,隋文帝就下令班師,還遣使赴吊,信中謙恭地“稱姓名頓首”。陳後主自我感覺不錯,認為隋兵是“退走”而不是“撤走”,又自恃文才,見楊堅來信這麽“有禮”,自己更加自傲,復信內有“想彼統內如宜,此宇宙清泰”等倨傲之語,隋文帝覽之惱怒。
公元583年底,陳叔寶遣使去隋朝,事前聽說楊堅“狀貌異人”,就派善於繪畫的袁彥一起去,回來畫隋帝“寫真”給自己看。展開畫幅後,看到楊堅沉毅魁奇的姿容,陳叔寶“大駭”,掩面說:“我不欲見此人”,忙讓人把畫像拿走。可笑的是,陳後主日後不得不數次“見此人”,而且是以亡國之君的身份“參拜”此人。
陳後主繼位兩年多,便在光照殿前建造三座弘麗高大的樓閣,分別命名為臨春閣、結綺閣、望仙閣。當初,陳後主被陳叔陵砍傷,居於承香閣,其結發之妻瀋皇后無寵,衹有張貴妃張麗華一人侍奉,寵貫後宮。
張麗華出身兵傢,八九歲時入太子宮,為龔貴嬪的侍女。十歲時,陳後主見而悅之,當即破瓜,竟一臨有娠,生太子陳深。後主繼位,馬上拜這位寵姬為貴妃。由於出身貧賤,張貴妃聰惠的秉性發揮到極緻,而且擁有男人最為心醉的美德:不妒。她常常把相識的美貌宮女推薦給後主“使用”,於是“後宮等鹹德之,競言貴妃之善,由是愛傾後宮”。此外,鬍同串子出身的張貴妃也喜好厭魅之術,常常召集巫婆神漢於後宮歌舞,陳後主也常常加入賞觀以為笑樂。由於自己傢族出於民間市坊,張貴妃又愛偵訪外事,“人間有一言一事,貴妃必先知之,以白後主。由是益重貴妃,內外宗族,多被引用”。
張貴妃“發長七尺,鬢黑如漆,其光可辨”,估計比現在電視給洗發水做廣告的明星還要醉人心目。而且,拍廣告的女模特是往頭上倒油,纔造成特殊效果,張貴妃天生麗質,不用什麽妝粉,已是風采渾然。這位貴妃娘娘氣質還特別好,“有神采,進止閑暇,容色端麗,每瞻視盼睞,光采溢目,照映左右”。這麽一個絶色女人,即使是生過小孩,身材也沒有任何走樣,“常於閣上靚妝,臨於軒檻,宮中遙望,飄若神仙”。可以說,張麗華是女人中的無暇絶品,用不着擺什麽姿式轉什麽角度露出好看的某個側面示人,她是全方位的豔麗照人。更讓人欣羨的是,張貴妃還不是那種胸大無腦之人,“纔辯強記,善候人主顔色”。當時陳後主倦於政事,百官奏書皆由兩個太監進呈禦閱,陳後主每每把張貴妃抱置膝上,“共决之”,而且條理分明,批奏有度,“無所遺脫”。陳後主不是啥都不會的庸君,而是大文學家、大詩人,眼見張貴妃如此聰穎伶俐,“益加寵異”,“所言無不聽”,真正與後主是異身並體,恨不得白天黑夜兩人捏成一塊兒。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中華盛事的胎動期(1) | 中華盛事的胎動期(2) | 三分一統晉業興 | 大好江山誰承繼(1) | 大好江山誰承繼(2) | 大好江山誰承繼(3) | “牝雞司晨”朝綱紊(1) | “牝雞司晨”朝綱紊(2) | “牝雞司晨”朝綱紊(3) | 樹欲靜而風不止(1) | 樹欲靜而風不止(2) | 樹欲靜而風不止(3) | 血肉橫飛殺戮始(1) | 血肉橫飛殺戮始(2) | 血肉橫飛殺戮始(3) | 血肉橫飛殺戮始(4) | 攻伐大亂滿京城(1) | 攻伐大亂滿京城(2) | 攻伐大亂滿京城(3) | 你方唱罷我登場(1) | 你方唱罷我登場(2) | 你方唱罷我登場(3) | 你方唱罷我登場(4) | 你方唱罷我登場(5)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