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 追憶繁華京城過往煙雲:圖說北京三千年   》 明清皇帝的登基之禮(1)      葛忠雨 Ge Zhongyu

  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禁地,從明永樂皇帝朱棣到清宣統皇帝溥儀,共有明朝十四帝、清朝十帝,這裏曾經作為24位皇帝的傢,古代中國人認定天帝住在天上的紫微垣,天子的住地因而得名紫禁城。每逢春節、鼕至及皇帝生日,或者皇帝登基、大婚,宮室都要在太和殿舉辦盛大的典禮。而其中最重要的典禮,莫過於登基大典,登基大典標志着舊統治者統治的結束和新統治者接管權力的開始。那麽這種典禮是怎樣舉行的呢?
  在明代皇帝中,明仁宗朱高熾是第一位在天安門城樓上舉行登基大典的明朝皇帝——從這個角度講,他纔是紫禁城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任主人。明朝皇帝的登基儀式在《明史·禮記》中稱為“登極儀”,在當時的背景下,這毫無疑問是國傢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因此在封建禮製中,對此作了詳細的安排和規定。
  《明史·禮志》中記載:“先期,‘司設監’陳御座於奉天門,‘欽天監’設定時鼓,‘尚寶司’設寶案,‘教坊司’設中和韶樂……”
  這是儀式前期的準備工作,所謂司設監、欽天監、尚寶司、教坊司,都是當時禮部的直屬機關,“司設監”相當於今天的後勤部門,下設總理、管理、僉書、典簿、掌司、寫字、監工等員。“欽天監”的工作就是觀察天象,推算節氣,製定歷法。有監正、監副等官,嚮皇帝匯報所謂的“天意”;尚寶、教坊兩個部門一個負責設備的安置,一個負責儀式中的文藝演出。這幾個部門是籌備“登極儀”的主要機構。
  “是日,早,遣官告天地宗社。皇帝具孝服告幾筵(陳設祭品的桌子,前面列有先帝、神靈的牌位)。”這是儀式的序幕。先要由禮部的官員分別到天壇、先農壇、太廟告知祖先。“至時,鳴鐘鼓,皇帝袞服禦奉天門。”明朝的皇帝衹有在特別盛大的儀式中纔穿黃色的袞服,他們日常所穿的是黑色綉竜形的常服。身着黃色袞服的洪熙皇帝登上天安門城樓後,登基儀式纔算正式開始。
  早就等在天安門前的官員都身着朝服,在“洪臚寺”官員的引導下,他們經過金水橋進入紫禁城。但這時他們還不能進入“奉天殿”,因為皇帝還在奉天門上做禱告,所以,大臣們衹能留在午門外的廣場上。他們以“文東武西”的方式跪在禦道的兩側,等皇帝和各路神仙溝通完畢後從“奉天門”上下來。
  明仁宗從天安門城樓上下來後,進入“奉天殿”就座。大臣們這纔依官階高低魚貫進入,對新皇帝上表道賀。然後,“司禮太監”正式宣讀詔書,確認新皇帝的身份。一屆王朝就此拉開序幕。這個儀式自此就被確定下來,明代皇帝的登基都大體沿用了這套規矩。換句話說,天安門廣場見證了幾乎所有明王朝帝王的尊榮。
  1644年4月25日上午,李自成起義軍由德勝門進入皇宮,終於推翻了統治276年的朱明王朝。1644年6月3日,在山海關一片石戰役中戰敗的李自成回到北京倉皇登基,在武英殿舉行登基典禮,封妻高氏為皇后,派丞相牛金星至天壇代為祭天。但第二天一大早就匆忙離京,嚮西奔逃。自入城到離京,“大順”政權僅存在了42天。
  清朝入關後,曾舉行過十次大典,這十次大典中,有兩次是特殊情況,一次是順治元年愛新覺羅·福臨的登基。祟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清太宗皇太極猝死於盛京(瀋陽),在一場混亂的王位之爭後,年僅6歲的福臨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八月二十六日,福臨在大政殿登基,並嚮蒙古、朝鮮送去即位詔書,佈告天下。第二年,福臨的叔叔多爾袞,在明朝駐山海關總兵吳三桂的接引下,統帥八旗勁旅走出白山黑水,跨過山海關,大敗李自成農民軍,迅速攻占北京。同年九月,福臨和清皇室人員由瀋陽抵達北京。十月初一,福臨在臣僚的簇擁下,親到京師南郊告祭天地,即皇帝位,正式頒詔天下,宣佈清王朝對全國的統治,改年號為順治,這一年為順治元年。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黃山書社
繁華有因:“漂”來的北京虎踞竜盤:棋盤結構的北京城缺憾之惑:北京古城墻缺個角
中軸傾斜:京城中軸綫之謎皇傢寺院: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古城的“雙竜”佈局
中南海的歷史滄桑北海九竜壁的傳說什剎海的由來之謎
正陽門箭樓千斤閘探秘天安門城樓設計者之謎前門大柵欄之謎
太廟被李自成燒毀了嗎社稷壇的五色土景山坐像之謎
北京城的“後門”故宮又稱紫禁城之謎宮門:解讀故宮之謎的鑰匙
揭秘皇城三大殿故宮房間為何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故宮三大殿院內為何不種樹
東華門門釘也有謎團元代皇帝為何沒有陵墓神秘的明代皇帝葬儀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