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 第二十六回 幹嫂子色笑代承歡 老捕役潛身拿臬使      吳趼人 Wu Jianren

  當下我姊姊匆匆的上轎去了。忽報關上有人到,我迎出去看時,原來是帳房裏的同事多子明。到客堂裏坐下,子明道:“今日送一筆款到莊上去,還要算結去年的帳。天氣不早了,恐怕多耽擱了,來不及出城,所以我先來知照一聲,倘來不及出城,便到這裏寄宿。”
  我道:“謹當掃榻恭候。”子明道:“何以忽然這麽客氣?”大傢笑了一笑。子明便先到莊上去了。
  等了一會,母親和姊姊回來了。衹見母親面帶怒容。我正要上前相問,姊姊對我使了個眼色,我便不開口。衹見母親一言不發的坐着,又沒有說話好去勸解。想了一會,仍退到繼之這邊,進了上房,對繼之夫人道:“傢母到傢伯那邊去了一次回來,好象發了氣,我又不敢勸,求大嫂子代我去勸勸如何?”繼之夫人聽說,立起來道:“好端端的發甚麽氣呢?”
  說着就走。忽然又站着道:“沒頭沒腦的怎麽勸法呀!”低了頭一會兒,再走到裏間,請了老太太同去。我道:‘怎麽驚動了幹娘?”繼之夫人忙對我看了一眼,我不解其意,衹得跟着走。繼之夫人道:“你到書房去憩憩罷!”我就到書房裏看了一回書。憩了好一會,聽得房外有腳步聲音,便問:“那個?”外面答道:“是我。”這是春蘭的聲音。我便叫他進來,問作甚麽。春蘭道:“吳老太太叫把晚飯開到我們那邊去吃。”我問:“此刻老太太做甚麽?”春蘭道:“打牌呢。”我便走過去看看,衹見四個人圍着打牌,姊姊在旁觀局;母親臉上的怒氣,已是沒有了。
  姊姊見了我,便走到母親房裏去,我也跟了進來。姊姊道:“幹娘、大嫂子,是你請了來的麽?”我道:“姊姊怎麽知道?”姊姊道:“不然那裏有這麽巧?並且大嫂子嚮來是莊重的,今天走進來,便大說大笑,又倒在伯娘懷裏,撒嬌撒癡的要打牌。這會又說不過去吃飯了,要搬過來一起吃,還說今天這牌要打到天亮呢。”我道:“這可來不得!何況大嫂子身體又不好。”姊姊道:“說說罷了,這麽冷的天氣,誰高興鬧一夜!”我道:“姊姊到那邊去,到底看見鬧的怎麽樣?”姊姊道:“我也不知道。我到那裏,已經鬧完了。一個在那裏哭,一個在那裏嚇眉唬眼的。我勸住了哭,便拉着回來。臨走時,伯父說了一句話道:‘總而言之,我不曾提挈侄兒子升官發財,是我的錯處。’”我道:“這個奇了,那裏鬧出這麽一句蠻話來?”姊姊道:“我那裏得知。我教你,你衹不要嚮伯娘問起這件事,衹等我便中探討出來告訴你,也是一樣的。”說話之間,外面的牌已收了,點上燈,開上飯,大傢圍坐吃飯。繼之夫人仍是說說笑笑的。吃過了飯,大傢散坐。
  忽見一個老媽子,抱了一個南瓜進來。原來是繼之那邊用的人,過了新年,便請假回去了幾天,此刻回來,從鄉下帶了幾個南瓜來送與主人,也送我這邊一個。母親便道:“生受你的,多謝了!但是大正月裏,怎麽就有了這個?”繼之夫人道:“這還是去年藏到此刻的呢。見了他,倒想起一個笑話來:有一個鄉下姑娘,嫁到城裏去,生了個兒子,已經七八歲了。一天,那鄉下姑娘帶了兒子,回娘傢去住了幾天。及至回到夫傢,有人問那孩子:‘你到外婆傢去,吃些甚麽?’孩子道:‘外婆傢好得很,吃菜當飯的。’你道甚麽叫‘吃菜當
  飯’?原來鄉下人苦得很,種出稻子都賣了,自己衹吃些雜糧。這回幾天,正在那裏吃南瓜,那孩子便鬧了個吃菜當飯。”說的衆人笑了。
  他又道:“還有一個城裏姑娘,嫁到鄉下去,也生下一個兒子,四五歲了。一天,男人們在田裏擡了一個南瓜回來。那南瓜有多大,我也比他不出來。婆婆便叫媳婦煮了吃。那媳
  婦本來是個城裏姑娘,從來不曾煮過;但婆婆叫煮,又不能不煮,把一個整瓜,也不削皮,也不切開,就那麽煮熟了。婆婆看見了也沒法,衹得大傢圍着那大瓜來吃。”說到這裏,衆人已經笑了。他又道:“還沒有說完呢。吃了一會,忽然那四五歲的孩子不見了,婆婆便吃了一驚,說:‘好好同在這裏吃瓜的,怎麽就丟了?’滿屋子一找,都沒有。那婆婆便提着名兒叫起來。忽聽得瓜的裏面答應道:‘奶奶呀,我在這裏磕瓜子呢。’原來他把瓜吃了一個窟窿,扒到瓜瓤裏面去了。”說的衆人一齊大笑起來。
  老太太道:“媳婦今天為甚這等快活起來?引得我們大傢也笑笑。我見你嚮來都是沉默寡言的,難得今天這樣,你衹常常如此便好。”繼之夫人道:“這個衹可偶一為之,代老人傢解個悶兒;若常常如此,不怕失了規矩麽!”老太太道:“哦!原來你為了這個。你須知我最恨的是規矩。一傢人衹要大節目上不錯就是了,餘下來便要大傢說說笑笑,纔是天倫之樂呢。處處立起規矩來,拘束得父子不成父子,婆媳不成婆媳,明明是自己一傢人,卻鬧得同極生的生客一般,還有甚麽樂處?你公公在時,也是這個脾氣。繼之小的時候,他從來不肯抱一抱。問他時,他說《禮經》上說的:‘君子抱孫不抱子。’我便駁他:‘莫說是幾千年前古人說的話,就是當今皇帝降的聖旨,他說了這句話,我也要駁他。他這個明明是教人父子生疏,照這樣辦起來,不要把父子的天性都汩滅了麽!’這樣說了,他纔抱了兩回。等得繼之長到了十二三歲,他卻又擺起老子的架子來了,見了他總是正顔厲色的。我同他本來在那裏說着笑着的,兒子來了,他登時就正其衣冠,尊其瞻視起來。同兒子說起活來,總是呼來喝去的,見一回教訓一回。兒子見了他,就和一根木頭似的,挺着腰站着,除了一個‘是’字,沒有回他老子的話。你想這種規矩怎麽能受?後來也被我勸得他改了,一般的和兒子說說笑笑。”我道:“這個脾氣,虧幹娘有本事勸得過來。”老太太道:“他的理沒有我長,他就不得不改。他每每說為人子者,要色笑承歡。我衹問他:‘你見了兒子,便擺出那副閻王老子的面目來;他見了你,就同見了鬼一般,如何敢笑?他偶然笑了,你反駡他沒規矩,那倒變了色笑逢怒了,那裏是承歡呢?古人斑衣戲彩,你想四個字當中,就着了一個戲字;倘照你的規矩,雖斑衣而不能戲,那衹好穿了斑衣,直挺挺的站着,一動也不許動,那不成了廟裏的菩薩了麽?’”說的衆人都笑了。老太太又道:“男子們衹要在那大庭廣衆之中,不要越了規矩就是了。回到傢來,仍然是這般,怎麽叫做父子有恩呢,那父子的天性,不要叫這臭規矩磨滅盡了麽?何況我們女子,婆媳、妯娌、姑嫂團在一處,第一件要緊的是和氣,其次就要大傢取樂了。有了大事,當了生客,難道也叫你們這般麽!”姊姊道:“幹娘說的是和氣,我看和氣兩個字最難得。這個肯和,那個不肯和,也是沒法的事。所以家庭之中,不能和氣的十居八九。象我們這兩傢人傢,真是十中無一二的呢。”老太太道:“那不和的,衹是不懂道理之過,能把道理解說給他聽了,自然就好了。”
  姊姊道:“我也曾細細的考究過來,不懂道理,固然不錯,然而還是第二層,還有第一層的講究在裏頭。大抵家庭不睦,總是婆媳不睦居多。今天三位老人傢都是明白的,我纔敢說這句話:人傢聽說婆媳不睦,總要派媳婦的不是。據我看來,媳婦不是的固然也有,然而總是婆婆不是的居多。大抵那個做婆婆的,年輕時也做過媳婦來,做媳婦的時候,不免受了他婆婆的氣,駡他不敢回口,打他不敢回手。捱了若幹年,他婆婆死了,纔敢把腰伸一伸。
  等到自己的兒子大了,娶了媳婦,他就想這是我出頭之日了,把自己從前所受的,一一拿出來嚮媳婦頭上施展。說起來,他還說是應該如此的,我當日也曾受過婆婆氣來。你想叫那媳
  婦怎樣受?哪裏還講甚麽和氣?他那媳婦呢,將來有了做婆婆的一天,也是如此。所以天下的家庭,永遠不會和睦的了。除非把女子叫來,一齊都讀起書來,大傢都明了理,這纔有得可望呢。我常說過一句笑話:凡婆媳不睦的,不必說是不睦,衹當他是報仇,不過報非其人,受在上代,報在下代罷了。”
  我笑道:“姊姊的婆婆,有報仇沒有?”姊姊道:“我的婆婆,我起先當是天下獨一無二的;到這裏來,見了幹娘,恰是一對。自從我寡了,他天天總對我哭兩三次,卻並不是哭兒子,哭的是我,衹說怪賢德的媳婦,年紀又輕,怎麽就叫他做了寡婦。其實我這麽個人,少點過處就了不得了,哪裏配稱到‘賢德’兩個字!若是那個報仇的婆婆,一個寡媳婦,哪裏肯放他常回娘傢,還跟着你跑幾千裏路呢,不硬留在傢裏,做一個出氣的傢夥麽!”我道:“這報仇之說,不獨是女子,男子也是這樣。我聽見大哥說,凡是做官的,上衙門碰了上司釘子,回傢去卻駡底下人出氣呢。”姊姊道:“我這個不過是通論,大約是這樣的居多罷了,怎麽加得上‘凡是’兩個字,去一網打盡!”
  說到這裏,繼之的傢人來回說:“關上的多師爺又來了,在客堂裏坐着。”我取表一看,已經亥正了。暗想何以此刻纔來,一面對姊姊道:“這個你明日問大哥去,不是我要一網打盡的。”說着出來,會了子明,讓到書房裏坐。子明道:“還沒睡麽?”我道:“早呢。你在哪裏吃的晚飯?”子明道:“飯是在莊上吃的。倒是弄擰了一筆帳,算到此刻還沒有鬧清楚,明日破天亮就要出城去查總册子。”我道:“何必那麽早呢?”子明道:“還有別的事呢。”我道:“那麽早點睡罷,時候不早了。”子明道:“你請便罷。我有個毛病,有了事在心上,要一夜睡不着的。我打算看幾篇書,就過了這一夜了。”我道:“那麽我們談一夜好麽?”子明道:“你又何必客氣呢,衹管請睡罷。”我道:“此刻我還不睡,我和你談到要睡時,自去睡便了。我和繼之談天,往往談到十二點、一點,不足為奇的。”子明笑道:“我也聽繼之、述農都說你歡喜嬲人傢說新聞故事。”我道:“你倘是有新聞故事和我說,我就陪你談兩三夜都可以。”子明道:“哪裏有許多好談!”我道:“你先請坐,我去去再來。”說罷,走到我那邊去,衹見老太太們已經散了,大傢也安排睡覺。便對姊姊道:“我們傢可有幹點心,弄點出去,有個同事來了,說有事睡不着,在那裏談天,恐怕半夜裏要飯呢。”姊姊道:“有。你去陪客罷,就送出來。”
  我便回到書房,扯七扯八的和子明談起來,偶然說起我初出門時,遇見那扮官做賊,後來繼之說他居然是官的那個人來。子明道:“區區一個候補縣,有甚麽希奇!還有做賊的現任臬臺呢。”我道:“是那個臬臺?幾時的事?”子明道:“事情是好多年了,衹怕還是初平‘長發軍’時的事呢。你信星命不信?”我道:“奇了,怎麽憑空岔着問我這麽一句?”
  子明道:“這件事因談星命而起,所以問你。”我道:“你衹管談,不必問我信不信。”子明道:“這個人本來是一個飛檐走壁的賊。有一天,不知哪裏來了一個算命先生,說是靈得很,他也去算。那先生把他八字排起來,開口便說:‘你是個賊。’他倒吃了一驚,問:‘怎樣見得?’那先生道:‘我衹據書論命。但你雖然是個賊,可也還官星高照,你若走了仕路,可以做到方面大員。衹是你要記着我一句話:做官到了三品時,就要急流勇退,不然就有大禍臨頭。’他聽了那先生的話,便去偷了一筆錢,捐上一個大八成知縣,一樣的到省
  當差,然而他還是偷。等到補了缺,他還是偷。衹怕他去偷了治下的錢,人傢來告了,他還比差捉賊呢。可憐那差役倒是被賊比了,你說不是笑話麽!那時正是有軍務的時候,連捐帶保的,升官格外快。等到他升了道臺時,他的三個兒子,已經有兩個捐了道員、知府出身去了。那捐款無非是偷來的。後來居然放了安徽臬臺。到任之後,又想代第三的兒子捐道員
  了。衹是還短三千銀子,要去偷呢。安慶雖是個省城,然而兵燹之後,元氣未復,哪裏有個富戶,有現成的三千銀子給他偷呢。他忽然想着一處好地方,當夜便到藩庫裏偷了一千兩。
  到得明天,庫吏知道了,立刻回了藩臺,傳了懷寧縣,要立刻查辦。懷寧縣便傳了通班捕役,嚴飭查拿。誰知這一天沒有查着,這一夜藩庫裏又失了一千銀子。藩臺大怒,又傳了首縣去,立限嚴比。首縣回到衙門,正要比差,內中一個老捕役稟道:‘請老爺再寬一天的限,今夜小人就可以拿到這賊。’知縣道:‘莫非你已經知道他蹤跡了麽?’捕役道:‘蹤跡雖然不知,但是這賊前夜偷了,昨夜再偷,一定還在城內。這小小的安慶城,盡今天一天一夜,總要查着了。’官便準了一天限。誰知這老捕役對官說的是假話,他那裏去滿城查起來,他衹料定他今夜一定再來偷的。到了夜靜時,他便先到藩庫左近的房子上伏定了。到了三更時,果然見一個賊,飛檐走壁而來,到藩庫裏去了。捕役且不驚動他,連忙跑在他的來路上伏着。不一會,見他來了,捕役伏在暗處,對準他臉部,颼的飛一片碎瓦過來。他低頭一躲,恰中在額角上,仍是如飛而去。捕役趕來,忽見他在一所高大房子上,跳了下去。捕役正要跟着下去時,低頭一看,吃了一驚。”
  正是:正欲投身探賊窟,誰知足下是官衙。不知那捕役驚的甚麽,且待下回再記。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楔子第二回 守常經不使疏逾戚 睹怪狀幾疑賊是官
第三回 走窮途忽遇良朋 談仁路初聞怪狀第四回 吳繼之正言規好友 苟觀察致敬送嘉賓
第五回 珠寶店巨金騙去 州縣官實價開來第六回 徹底尋根表明騙子 窮形極相畫出旗人
第七回 代謀差營兵受殊禮 吃倒帳錢儈大遭殃第八回 隔紙窗偷覷騙子形 接傢書暗落思親淚
第九回 詩翁畫客狼狽為姦 怨女癡男鴛鴦並命第十回 老伯母強作周旋話 惡洋奴欺凌同族人
第十一回 紗窗外潛身窺賊跡 房門前瞥眼睹奇形第十二回 查私貨關員被纍 行酒令席上生風
第十三回 擬禁煙痛陳快論 睹贓物暗尾佳人第十四回 宦海茫茫窮官自縊 烽煙渺渺兵艦先瀋
第十五回 論善士微言議賑捐 見招貼書生談會黨第十六回 觀演水雷書生論戰事 接來電信遊子忽心驚
第十七回 整歸裝遊子走長途 抵傢門慈親喜無恙第十八回 恣瘋狂家庭現怪狀 避險惡母子議離鄉
第十九回 具酒食博來滿座歡聲 變田産惹出一場惡氣第二十回 神出鬼沒母子動身 冷嘲熱謔世伯受窘
第二十一回 作引綫官場通賭棍 嗔直言巡撫報黃堂第二十二回 論狂士撩起憂國心 接電信再驚遊子魄
第二十三回 老伯母遺言囑兼祧 師兄弟挑燈談換帖第二十四回 臧獲私逃釀出三條性命 翰林伸手裝成八面威風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