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小说 大明奇俠傳   》 第二十五回 重義番官留御史 無情國舅害忠良      佚名 Yi Ming

  (西江月):
  世事顛顛倒倒,人情覆覆翻翻。幾番遭險受艱難,怎屈忠心赤膽。
  瘦馬奔馳峻嶺,孤舟飄泊江幹。風濤經過幾千番,回首蒼山日晚。
  話說那個旗牌官姓馬名訓,乃是鬍申帳下一名得力的官兒。當下馬旗牌領了令箭,飛身上馬。來到關下工料場中查工。那鐘佩是個書呆子,那裏把個旗牌放在眼內,見他來查工,並不在意,也不起身,也不來送禮。那馬訓見鐘佩不瞅不睬,心中大怒,便拿條尺竿下場來量一量,又算了一會,見每日一人沒有一丈工,心中大怒,嚮鐘佩道:“嚇!好個監工官兒,大老爺吩咐每人要按工記算,你怎麽如此怠慢,有違大老爺的軍令?如今大老爺委俺來查工,如有怠慢,就扯你去見大老爺,那時纔知道呢!”鐘佩聽了這番言語,心中大怒,喝道:“咄!我慢了皇上的工,並沒有慢了你傢大老爺的工,除非將我解上京治罪!連你傢大老爺也無法奈何我,你在此大呼小叫做甚麽?放肆的狗纔,如此大膽無禮!”
  這纔是:不知身落河東地,獨把雄心自使威。
  那旗牌本欲詐錢的,聽了此言,衹氣得火星三尺從太陽穴中冒出,大叫道:“俺奉大老爺的令箭下來監工,難道查不得麽?也罷,扯你去見大老爺,看你狠也不狠了!”說罷,便跳起身來扯鐘佩。可憐鐘佩衹氣得面如土色、四肢作冷.往後一交跌倒,登時氣死在地。正是:竜遊淺水遭好睏,虎落平陽被犬欺。
  那旗牌見鐘佩氣死在地,心內也自着忙。幸得四個侍衛嚮前扶起,救了一會,方纔蘇醒。那侍衛李儉見鐘佩醒了,便大駡道:“我把你這個該死的旗牌,你逼勒朝廷的命官,是何道理?”提拳就打。張炳乖巧,見此光景,使雙手攔住李儉的手道:“不可,他是奉大老爺的令,概不由己。方纔原是鐘爺的不是,我們如今代鐘爺陪禮,治水酒一杯,留馬爺在關外頑頑,等三日後,我們同馬爺前去繳令,豈不為妙?不知馬爺意下如何?”那馬訓道:“你我總是辦公的,有話好好的商議,就張爺這等說話,有甚麽做不來的,怎麽開口就駡?”說罷要走。正是:小人慣會裝模樣,做勢拿班了不成。
  那張炳道:“馬爺又來執意了!我們諸事俱要仰仗馬爺在大老爺面前方便方便,事過之後,少不得還要慢慢的來孝敬馬爺呢,怎麽馬爺就要走呢?”說罷,便叫李儉道:“你陪鐘爺先去到我們住處,備了席,我陪馬爺看看工就來。”說罷,丟了個眼色,叫李儉:“去罷。”這馬訓見他們去了,嚮張炳道:“不是俺放肆,可恨老鐘那人過於做大了。”
  張炳道:“那老鐘是個書呆子,為人不活套,連我們也不喜歡。馬爺你代諒些罷。”二人談談說說,來到城邊監工。這馬訓大呼小叫、指東劃西,在那裏擺布衆人做工。張炳乘此偷了個空,叫過手下帶來的一班傢人,暗暗吩咐道:“大老爺作對,催工甚緊,衹怕我們都是沒命的,不如走罷。你們可將一切細軟收拾停當,搬到我前日尋的所在寄下,不可出來。連鐘爺也不可與他曉得。總在今夜三更會齊,一同出寨,要緊要緊,不可有誤!”傢丁領命去了。這纔是:誰識計中計,須知機內機。
  那張炳和傢人會過了話,笑盈盈的又走來陪定馬訓,說長道短。監了一會工,不覺的日暮,張炳道:“今日倒得罪馬大爺,費了半日的心監工。”馬訓道:“都是公事,這有何妨。”張炳道:“馬大爺在此,今日賞他們早些收工罷。”
  遂吩咐衆人道:“呔,今日馬老爺在此,賞你們早些散工,有酒五十壇、羊五十口賞你們,去罷。”那些人答應一聲,一哄而散,去領羊、酒不提。
  單言那張炳打發衆人散了工之後,嚮馬訓道:“就請馬爺行罷。”馬訓道:“怎好多擾?”張炳笑道:“馬老爺又來了,見笑了,一杯水酒.不過聊表敬意,不要過謙,快請上馬。”那馬訓不解其中之意,遂不再言,帶了令箭,整整衣冠,同張炳一同上馬,奔關下而來。可憐馬訓,衹為貪威愛寶,這一來有分教:喉中絶了三分氣,野外埋將六尺屍。
  那馬訓、張炳二人上馬,行了一刻,早到鐘佩的寓所,二人下馬入內。那鐘佩等早早來迎接。進中堂見札已畢,茶罷三巡,分賓主坐定。鐘佩始終不肯小意奉承小人,把馬訓不放在眼內,轉是張炳乖巧,言來語去,在兩下裏調和。不覺天晚,擺上酒席,大衆謙了一會,馬訓坐了首席,鐘佩二席,那四個侍衛左右相陪。見那席面甚是齊整豐盛,正是:山珍海錯般般有,衹少竜肝與鳳心。
  那張炳是和那三個侍衛串成一局的,有心要灌醉馬訓,以便行事,衹有鐘佩不知就裏。他四個侍衛,你一杯,我一盞,把個旗牌吃得醺醺大醉。鐘佩道:“這樣人捨酒與他吃?”張炳道:“我有用他之處,你看看瞧。”鐘爺在旁,衹見他四人一齊動手,先撥下那支令箭,然後脫下他的盔帽衣服,張炳穿將起來,腰內插了令箭。說時遲來時快,衹見李儉拔出腰刀,認定馬訓項下一刀,衹聽得一聲響,一個血淋淋的人頭滾下來了,身在東,頭在西,血流滿地。把個鐘爺唬得戰戰兢兢道:“這---這還了得!倘鬍---鬍申--- 申---知、知道了,如何是好?”李儉道:“我不殺他,他就要殺我了。此處非我們存身之地,還不走,等待何時!”說罷,那李儉不由分說,一把將鐘爺抱上了馬,叫一聲:“走嚇!”那些傢人總是伺候現成的,一個個帶了兵器,捎了幹糧、行李等件,跳上馬一齊走了。這正是:打破玉籠飛彩鳳,遁開金鎖走蛟竜。
  那鐘佩糊糊塗塗的跟着上馬,跑了一夜,走了一百多裏。到五更少歇片時,吃了幹糧,不敢停留,上馬加鞭走了一日,又是一百多裏。初更時分,到了南北交界的地方,乃是鬍申標下兩個參將在那裏把守,有二千兵馬、十員將官,立營守關。這張炳裝做旗牌,拿着令箭叫關。關上首將見了令箭,隨即開關,讓他們走了。正是:鰲魚脫卻金鈎去,擺尾搖頭再不來。
  當日鐘佩等出了關,又走了兩日,恐防追趕,又走下二百多裏。那日走得又饑又渴,又無宿店安身,衹得趁着星光往前奔走。來到一個去處,四面高山,中間一條小路,路旁有座小小的古廟,衆人道:“好了,我們且到裏邊安歇安歇。”一行人下了馬來敲門。內裏有個老番藉問道:“是那一個,此刻還來敲門?”張炳道:“我們是出關打獵的,因迷了路,來藉此坐坐的。”那番增纔掌了燈,開了門,放衆人進來。大傢上大殿,搬下行李,在兩壁靠着坐下。衹有鐘爺一人坐立不安,又想家乡,又想朝廷,十分痛苦,那裏睡得着?擡頭一看,衹見廟內大殿上一個匾,上寫“蘇武祠”三個字。這鐘爺見了,不覺心酸,哭道:“昔日蘇武身陷北方十幾年,方纔回南,可憐我鐘佩,今日也被姦賊所害,有傢難為,有國難投,不知用有回南之日了?”想到傷心處,不由得大放悲聲,哭倒在地。不防那廟內的老僧在後聽得分明。吃了一驚道;“原來是南邊的逃宮,不免我去盤他一盤。”遂走出來,扶住鐘佩勸道:“老客官不要哭,我且問你,你是那裏人民?因何到此?”鐘爺是個老實人,並不隱瞞,從頭至尾說了一遍。那番僧道:“原來是南朝的鐘御史!昔日封贈各國之時,捨侄稱說御史的清德,不想今日得會。”鐘爺道:“師父令侄是誰?”番僧道:“老衲捨侄姓津名梁,現守北關,在賀老都都手下做了酋長,也管着五千個兒郎。昔日出關,也曾拜見過御史。此來無地安身,倘那邊追兵一到,如何是好?不如待老衲寫封書信,送到捨侄標下安身,不知尊意如何?”鐘爺道:“若得如此,已感慈悲。”那老番僧遂寫了書信,次日打發鐘爺投番去了。正是:竜歸大海藏鱗甲,虎入深山隱爪牙。
  不言鐘爺自此在番邦,且表鬍申等到三日後不見旗牌回話。心中大怒,又取令箭一支,叫兩個中軍官下關去看。那兩個中軍官到了關下去看,衹見那些做工的七零八落的在那裏做工,問及原由,那些人道:“自從旗牌那日下關之後,至今三日,也沒個人來監工,不知往那裏去了?”中軍吃了一驚,叫做工的領他去找鐘佩寓處。到了門口,衹見反封了門,並沒有一個人。那兩個中軍心中疑惑,遂下馬打開門,走進中堂一看.衹見血淋淋的一個屍首倒在地下。中軍吃了一驚,細細一看,乃是馬旗牌殺死在地。中軍大驚,叫做工的看好了屍首,隨即飛身上馬,奔進北狼關,稟了鬍申。
  鬍申大驚,遂點了一千兵、兩個中軍,到關下追趕。一面又吩咐手下人埋馬訓屍首,一面令四十名健快到關內關外四處緝獲;一面做了本章申奏朝廷;一面暗寫密書,去報與刁國舅,足足忙了兩日。衹見兩界關守將同中軍前來繳令,言:“鐘佩等已於三日前出關去了,請令定奪。”鬍申大怒道:“諒他也跑不遠!”遂點了一千兵馬、兩個參將前去追趕:“倘已投番,即嚮番邦要人便了。”正是:從今兩下生嫌氣,攪得風波不得清。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慶景星才人降世 夢明月玉女臨凡
第二回 雲太師無兒繼子 鐘御史愛子聯姻第三回 雁都統城邊巡姦隱 刁國舅宮內討人情
第四回 刁國舅買囑三司 雲太師會同六部第五回 刁國舅恃權誤國 雲太師告老歸林
第六回 報私仇一計害三資 盡公心孤身行萬裏第七回 雁翎降守西關 鐘佩身羈北寨
第八回 都統無救陷姦謀 國舅流言害忠勇第九回 雁公子云府避禍 雲太師南嶺封王
第十回 雲文私通國舅 刁虎強聘千金第十一回 刁相公獨探桃花店 雁公子一鬧太平莊
第十二回 雲小姐女扮男裝 雁公子改名換姓第十三回 文翠瓊私定終身 刁國舅求偕佳偶
第十四回 文翰林考纔擇婿 刁國舅設計強求第十五回 雁公子二鬧太平莊 文翰林三上辭朝本
第十六回 雁公子獨闖西羌 鐘相公私奔北直第十七回 雲文設計害鐘生 刁虎通謀差季德
第十八回 季德行兇錯殺人 雲文使賄先鳴狀第十九回 鐘林雲問罪充軍 紅元豹半途相救
第二十回 鐘公子西湖賣畫 章小姐南院撫琴第二十一回 題詩偶逢好友 買劍結拜良朋
第二十二回 鐘相公客邸傳書 雁公子途中射雁第二十三回 董傢莊雁羽安身 烏風洞紅光落草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