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聲音與憤怒   》 第26節:華麗搖滾:一場豔美曖昧的情欲欲革命(4)      張鐵志 Zhang Tiezhi

  Oh,YouPrettyThing!7
  1969年6月,在紐約格林威治村的一傢"同志"酒吧石墻(StonewallInn),美麗少年們群起反抗警察的粗暴。這就是改變"同志"平權運動的"石墻事件","同志"扮裝文化也在此開啓新的起點。在"石墻事件"的背後,是整個六○年代亞文化運動中的性解放動力。
  如果說六○年代將情欲從父權體製的桎梏中逐步解放出來,那麽七○年代則對情欲流動或性別認同的可能性進行了進一步探索。
  另一方面,當阿爾塔蒙特(Altamont)8的悲劇終結了伍德斯托剋時代的反叛與理想,隨之而來的七○年代面臨的是既有價值的崩解與自我認同的混亂。
  也唯有在這個脈絡下,我們才能理解華麗搖滾為何能成為一股運動、一種青年亞文化。
  對當時的美麗少年而言,華麗搖滾令人興奮但也是危險的。當TheNewYorkDolls唱出PersonalityCrisis時,那些青春期的睏惑找到了出口;當MarcBolan開始化上濃妝演唱時,所有美麗少年--不論是異性戀男孩或"同志"--開始敢於去打扮自己;當大衛·鮑伊在雜志MelodyMaker的訪問中宣稱:"嗨,我是雙性戀(Hi,I'mBi)",並唱出"你們這些美麗少年,你們不知道你們正在把父母搞得發瘋嗎?"(Oh,YouPrettyThing,don'tyouknowyou'redrivingyourmamasandpapasinsane?)時,一池情欲春水被徹底攪動。
  然後,MotttheHoople的AlltheYoungDudes成為"同志"解放運動的"國歌";LouReed的WalkontheWildSide成為紐約"同志"社群的秘密通關語。
  《絲絨金礦》導演ToddHaynes說:"七○年代初期,關於情欲最有趣的部分甚至不是同性戀,而是各種相對的東西彼此吸引:男人和女人,同性戀和異性戀。尤其,雙性戀其實是和每個人都相關的。"9後來終於出面的R.E.M.主唱MichaelStipe則說:"我是在朋剋搖滾之後纔發現華麗搖滾的,但當我進入青春期時,華麗搖滾的性別意含就像一道乍現的靈光。"10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1)第2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2)
第3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3)第4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4)
第5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5)第6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6)
第7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7)第8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1)
第9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2)第10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3)
第11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4)第12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1)
第13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2)第14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3)
第15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4)第16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5)
第17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6)第18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1)
第19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2)第20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3)
第21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4)第22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5)
第23節:華麗搖滾:一場豔美曖昧的情欲欲革命(1)第24節:華麗搖滾:一場豔美曖昧的情欲欲革命(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