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风情 王石心灵之旅:让灵魂跟上脚步   》 第26节:第三章 吉尔吉斯:中国人在西域(11)      王石 Wang Dan

  "不能停车,必须在封路之前赶过去。"老阎不容置疑的口吻。
  车队继续行驶。
  不觉间,河流变成了宽阔的湖面,水面也由翠绿变成了天鹅蓝色。
  "请问这是什么湖?"
  "不是湖,是坝住那伦河形成的水库,用于水力发电……"老阎解释。
  仙境中穿行。
  道路一侧大型施工机械,堆放着沙石。
  减速,车队进入施工路段。
  头戴安全盔的施工人员向车队招手,是中国人面孔,啊,中国的施工队伍。
  整个车队不约而同鸣笛,向同胞致意!
  顺利通过施工区。
  大下坡,发动机发出轻快的哼哼声。
  两位同伴在打瞌睡。
  温度明显回升。
  路边出现摆卖蜂蜜、哈密瓜的摊子。成排的白杨树,吐放棉朵的棉田。
  中亚火药桶
  进入费尔干纳盆地。
  费尔干纳盆地为天山山脉和吉萨尔-阿赖山脉的山间凹地,长约300公里,宽达170公里。农业发达,河道交错,沟渠成网,植棉、养蚕和葡萄栽培业相当发达。面积不大,却养活了中亚地区20%的人口(居民1000万),使之成为全球人居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这条连接欧亚的走廊处在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国的交界处,是东西方文化、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东正教等宗教文明的接合部。上世纪20年代,苏联在中亚地区展开民族认定和边界划定,费尔干纳盆地被犬牙交错地分割给了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国,有的村庄被国界一分为二,同一部族跨界而居的现象随处可见,民族对立由此而生。
  苏联解体后的十几年来,费尔干纳盆地传统农业生产迅速下滑,失业率高达40%以上。各种因素集中一起,使费尔干纳盆地动荡不安,成为极端份子和恐怖份子藏匿的主要场所,成为中亚"火药桶"。
  凭吊古城乌兹根遗址。
  乌兹根在中国古称"大宛",张骞出使西域曾经抵达这里,《史记·大宛列传》里记载该国"多善马,马汗血"。汉武帝为求得"汗血宝马"不惜发动战争,西汉势力扩张到戈尔干纳盆地。亚历山大大帝也曾东征到达此地筑城设防。玄奘途径时,这里属于西突厥汗国控制地区,17年后从印度回国,再次路过,此地已属大唐帝国控制的势力范围。8世纪中叶,穆罕默德创建的阿拉伯帝国(中国史称"大食")来到这里,东进驱逐唐军,之后中国汉族王朝退出中亚角逐。
  眼前建筑为17世纪穆斯林寺院遗址。
  一栋基本完整的红砖建筑,两座对称拱形门庭,几何图形格窗、精致的红砖纹饰砌面,典型的伊斯兰宗教形制。
  这里是一个多宗教地区。信仰各种宗教的教徒众多,教派林立。说不准,这座伊斯兰寺院遗址的下面,就是基督教、佛教或祅教的寺院遗址。中亚地区最早期宗教为萨满教,之后先后传来祅教、佛教和基督教。八世纪以后,伊斯兰教逐渐成为中亚最大教派。
  90年代初期,这一地区大约有3850万穆斯林,是世界主要的穆斯林聚居区之一。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除5个国家的主体民族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外,还有鞑靼人、东干人等。这些穆斯林多属伊斯兰教中的逊尼派,在塔吉克斯坦有相当一部分人属什叶派的支派伊斯玛义派。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中信出版社
第1节:第一章:玄奘之路(1)第2节:第一章:玄奘之路(2)第3节:第一章:玄奘之路(3)
第4节:第二章:放下与坚持(1)第5节:第二章:放下与坚持(2)第6节:第二章:放下与坚持(3)
第7节:第二章:放下与坚持(4)第8节:第二章:放下与坚持(5)第9节:第二章:放下与坚持(6)
第10节:第二章:放下与坚持(7)第11节:第二章:放下与坚持(8)第12节:第二章:放下与坚持(9)
第13节:第二章:放下与坚持(10)第14节:第二章:放下与坚持(11)第15节:第二章:放下与坚持(12)
第16节:第三章 吉尔吉斯:中国人在西域(1)第17节:第三章 吉尔吉斯:中国人在西域(2)第18节:第三章 吉尔吉斯:中国人在西域(3)
第19节:第三章 吉尔吉斯:中国人在西域(4)第20节:第三章 吉尔吉斯:中国人在西域(5)第21节:第三章 吉尔吉斯:中国人在西域(6)
第22节:第三章 吉尔吉斯:中国人在西域(7)第23节:第三章 吉尔吉斯:中国人在西域(8)第24节:第三章 吉尔吉斯:中国人在西域(9)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