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家类 》 古尊宿語錄 》
捲二十五
賾藏 Ze Cang
○筠州大愚(守)芝和尚語錄師太原王氏子。升座僧問:“如何是和尚傢風?”師雲:“一言已出駟馬難追。”問:“如何是城裏佛?”師雲:“十字街頭石幢子。”問:“如何是為人一句?”師雲:“四角六張。”進雲:“意旨如何?”師雲:“八凹九凸。”問:“不落三寸時如何?”師雲:“乾三長坤六短。”進雲:“意旨如何?”師雲:“切忌地盈虛。”
問:“昔日靈山分半座。二師相見事如何?”師雲:“記得麽?”僧良久。師打禪床一下云:“多年忘卻也。”師雲:“且住且住。若嚮言中取則句裏明機。也似迷頭認影。若也舉唱宗乘。大似一場寐語。雖然如是。官不容針。私通車馬。放一綫道。有個葛藤處。”師遂打禪床一下云:“三世諸佛盡皆頭痛。且道大衆還有免得底麽?若一人免得。無有是處。若免不得。海印發光。”師乃竪起拂子云:“者個是印。那個是光。者個是光。那個是印。掣電之機。徒勞伫思。會麽?老僧說夢。且道夢見個什麽?南柯十更。若不會。聽取一頌。北斗挂須彌。杖頭挑日月。林泉好商量。夏末秋風切。”
開堂升座。僧正宣疏白槌罷。有僧問:“大用現前不存軌則。請師揮劍。”師雲:“點眼知人意。看取令行時。”進雲:“腦後穿。”師雲:“齋後鐘。”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雲:“推天磕地。”問:“心法無形。如何雕琢?”師雲:“一丁兩丁。”進雲:“未曉者如何領會?”師雲:“透七透八。”問:“如何是大愚境?”師雲:“四面峰巒秀。沿江一帶清。”進雲:“如何是境中人?”師雲:“滿城公子貴。林下道人棲。”問:“拈槌竪拂即不問,當機一句事如何?”師雲:“抓頭燎面。”進雲:“雷音已徹青雲外。嚮上極則又如何?”師雲:“且領前話。”乃雲:“問話且住。淨名杜口猶涉繁詞。達磨西來平欺漢地。放一綫道去。也放個葛藤處。所以李長者雲:有情之本。同智海以還源。抱識含流。總法身而為體。諸仁者。既是總法身而為體。還知道須彌吞卻法身法身吞卻須彌麽?諸仁者。朝夕與古佛同參。與諸方老和尚同參山僧今日與大衆同參。且道參個什麽?如是定當得。且認得個着衣吃飯。猶去衲僧半月程在。若定當不得。來年更有新條在。惱亂春風卒未休。”
上堂,僧問:“如何是道?”師雲:“八斛四鬥。”進雲:“如何是道中人?”師雲:“煮粥煠飯。”
問:“寶劍未出匣時如何?”師雲:“切忌道着。”進雲:“出匣後如何?”師雲:“天魔腦裂。”乃雲:“舉一步。須彌岌鬍海水騰波。不舉一步。放微塵國土。助一切諸佛。出興於世轉大法輪。還言得麽?若信得。西瞿耶尼吃飯去。”
上堂,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雲:“白日燒地眠。夜間炙地臥。”問:“既是清淨法身。為什麽卻澡浴?”師雲:“頭出頭沒。”進雲:“為什麽如此?”師雲:“衹為如此。”問:“古鏡未磨時如何?”師雲:“照破天下人髑髏。”進雲:“磨後如何?”師雲:“黑似漆。”
上堂,僧問:“洪鐘纔擊大衆雲臻。祖意西來乞師垂示。”師雲:“六丁六甲。”進雲:“未曉者如何領會?”師雲:“會即錯。”馬問:“師未見讓師時如何?”師雲:“緊。”進雲:“見後如何?”師雲:“切。”問:“如何是佛?”師雲:“鋸解秤錘。”師雲:“德山入門便棒。臨濟入門便喝。一棒一喝若雙峰而互出。賓主未辨換換而萬裏鄉關。照用雙行擬議而千差塞路。諸上座。到者裏如何話會。”乃雲:“棒喝齊施早已賒。古今皆贊出周遮。二途不涉憑何說。南海波斯進象牙。”
上堂,僧問:“特特上來伸三拜。乞師分付拄杖子。”師雲:“科。”進雲:“恁麽則功不虛施也。”師雲:“重。”
因請首座開堂。僧問:“承和尚有言。一人悟道三界平沉。首座悟道三界還沉也無?”師雲:“不淹不抑。”進雲:“一言纔出大地全收。”師雲:“落三落四。”師乃雲:“為衆竭力。葢為袈娑同肩。一處吃飯。莫是人各披一條同鍋吃飯麽?此是分見。還知道三世諸佛共披一條。所以釋迦身長丈六。留下袈娑與彌勒。彌勒身長千尺。披得恰好。何故如此。葢為長者長法身短者短法身。要得易會麽?古佛與露柱相交。佛殿與天王鬥額。若也不會。單重交拆。”
上堂雲:“有時一喝衹作一喝用。有時一喝作探竿影草。有時一喝如踞地師子。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劍。若是金剛王寶劍。不敢正眼覷着。覷着即喪身失命。”乃有頌雲:“不是幹將鑄。那關四氣吹。匣內青蛇吼。逢妖任便揮。若得全提者。當機豈失時。毗盧驚得走。大衆盡攢眉。”
上堂雲:“大愚相接大雄孫。五湖雲水競頭奔。競頭奔。有何門。擊箭寧知枯木存。枯木存。一年還曾兩度春。兩度春。帳裏真珠撒與人。撒與人。思量也是慕西秦。”
舉:僧問汾州和尚:“如何是接初機句?”州雲:“汝是行腳僧。”“如何是辨衲僧句?”“西方日出卯。”“如何是正令行句?”“千裏特來呈舊面。”“如何是立乾坤句?”北俱盧州長粳米。食者無貪亦無瞋。”師雲:“將此四句語。以驗天下衲僧。子細思量將此四句語。被天下衲僧一時勘破。”
筠州府主李密諫。請就上藍開堂。乃拈香雲:“恭為今上皇帝萬歲太後千秋。”又拈香雲:“此一瓣香。奉為府主密諫洎闔郡官僚常居祿位。此一瓣香。奉為施主檀那在筵竜象。”師乃雲:“還有人委得落處麽?若委得。隨機利物應化無方。天上人間出沒捲舒縱橫自在。若也未委落處。釋迦老子三世諸佛二十八祖天下老和尚。一時拋在爐中。從聽老僧葛藤。”時有僧問:“如何是佛?”師雲:“還記得麽?”僧雲:“若不請益爭知如是。”師擊禪床一下云:“早是忘卻了。”僧雲:“放和尚一綫道。”師雲:“一任孛跳。”
問:“如何是洪州境?”答雲:“滕王閣下千峰秀。孺子亭前薄霧生。”僧雲:“如何是境中人?”答雲:“出入敲金觳。朱衣對錦屏。”問:“如何是翠岩境?”師雲:“洪井滔滔急。山高勢近人。”問:“如何是境中人?”師雲:“朝去暮歸。”師復雲:“問話且止。山僧道薄人微。素無德行。叨承密諫諸官僚同伸堅請。升於此座。上答皇恩國祚永安法輪常轉。且道法輪作麽生轉。欲得會麽?須彌山上倒翻身。卻來堂中疊足坐。呵呵呵。是什麽?飯籮裏坐卻受餓。和泥合水與麽過。上士聞之熙々。下士聞之肯可。子細思量卻成口過。要會麽?一六三四二。直言麯七一。桃李火中開。黃昏候日出。久立尊官。伏惟珍重。”
上堂雲:“翠岩路滑徒勞伫思。”又云:“翠岩路險橘。舉步涉千溪。更有洪源水。滔滔在嶺西。”擊禪床下座。
上堂雲:“樵婦檐柴。醫王辨價。藥多病甚。”便下座。
上堂,舉雪竇和尚雲:“一問一答總未有事在。假饒盡大地乾坤草木叢林。盡為衲僧。異口同音緻百千問難。不消老僧彈指一下。並乃高低普應前後無差。”師雲:“翠岩即不然。盡乾坤大地微塵。化為衲僧。各緻一問,問問各別。卻嚮伊道。你許多衲僧。皮下還有血麽?”
上堂雲:“為衆竭力。禍出私門。”便下座。
上堂雲:“槌鐘擊鼓聚集。諸上座上來下去。子承父業。賺殺多少人。”
上堂,舉盤山頌雲:“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忘。復是何物。”師乃竪起拂子云:“微塵諸佛光明。總在這裏照破你諸人心肝五髒脾胃肝膽。衲僧面前不得道着。切宜忌口。擊禪床下座。”
小參示衆雲:“一擊響玲瓏。喧轟宇宙通。知音纔側耳。項羽過江東。與麽會。恰認得驢鞍橋。作阿爺下頷。”
小參示衆雲:“僧中有奇人。俗士中亦有奇人。”聖朝楊億侍郎有頌雲:“八角磨盤空裏走。金毛師子變作狗。擬欲藏身北斗中。應須合掌南辰後。”師雲:“要會麽?一偈播諸方。塞斷衲僧口。”下座。
上堂雲:“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樹倒藤枯。恰認得個倒根處。”
上堂雲:“霧捲雲收。江山迥秀。不傷物義。波斯去帽。”
上堂雲:“粗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諸上座。每日上來。老僧說夢誑嚇諸人。雖然如是。子承父業。賺殺多少人。”下座。
上堂雲:“十地驚心。二乘罔測。銅頭鐵額。擊禪床下座。”
上堂雲:“端然據坐。度腳買靴。左視右顧。不準一錢。”
上堂,舉先翠岩雲:“我一夏與師僧東說西話。你看我眉毛在麽?”保福雲:“作賊人心虛?”師雲:“何故如是。得人一牛還人一馬。”下座。
上堂雲:“大洋海底排班位。從頭第二鬢毛斑。為什麽不道第一鬢毛斑。要會麽?金蕊銀絲成玉露。高僧不坐鳳凰臺。”下座。
上堂雲:“竪窮三際橫遍十方。拈起也帝釋心驚。放下也地神膽戰。不拈不放喚作什麽?”自云:“蝦蟆。”下座。
上堂雲:“若有仙陀者。更不待毫光。”下座。
上堂雲:“三世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卻知有。”乃拈起拂子云:“狸奴白牯總在這裏放光動地。何謂如此。兩段不同。”下座。
上堂雲:“德山入門便棒。臨濟入門便喝。翠岩這裏即不然。三門前好與三十棒。何謂如此。棒喝齊施早已賒。古今皆贊絶周遮。二途不涉憑何說。南海波斯獻象牙。”下座。
上堂雲:“大衆集定。現成公案。也是打揲不辦。”下座。
上堂,拈起香匣雲:“明頭暗合。道得。天下橫行。若道不得。且合卻。”下座。
上堂雲:“砂裏無油事可哀。翠岩嚼飯喂嬰孩。他時好惡知端的。始覺從前滿面灰。”擊禪床下座。
因筠州張一郎到。上堂雲:“久思張處士。相別十餘月。今日上山來。鐵鉢煮山蕨。歸去到筠陽。但請與麽說。”
上堂,僧問:“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真實事請師舉。”師雲:“兩段不同。嚮下文長。”
問:“滿身是眼。口在什麽處?”師雲:“三跳。”僧雲:“學人不會。特伸請益。”師雲:“章底詞秋罷。歌韻嚮春生。”師乃雲:“雲收霧捲江山白。皎日凝波又多途。”下座。
△拈古舉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據坐。外道雲:“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師雲:“大小世尊。被外道當面塗糊。衹如外道雲令我得入。要且不曾夢見。既不曾夢見。為什麽悟去。”
阿難問迦葉:“佛傳金輅外。別傳個什麽?”迦葉召阿難。難應諾。迦葉雲:“倒卻門前剎竿着。”師雲:“千年無影樹。今時沒底靴。”
五通仙人問佛雲:“佛有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那一通?”佛召五通仙人。仙人應諾。佛雲:“那一通你問我?”師雲:“五通仙人如是問,佛如是答。要且不會那一通。”
祖師問童子云:“汝從何來?”子云:“我心非往。”祖雲:“你住何所?”子云:“我心非止。”祖雲:“汝無定也。”子云:“諸佛亦然。”祖雲:“你非諸佛。”子云:“諸佛亦非。”師雲:“祖師一問童子一答。總欠會在。如今諸人作麽生會?”
罽賓國王仗劍問師子尊者雲:“師得藴空否?”者雲:“已得藴空。”王云:“還離生死否?”者雲:“已離生死。”王云:“既離生死。當施我頭。”者雲:“身非我有。豈況於頭?”王斬之。白乳高數尺。王臂自落。師雲:“當時尊者引頸。王便舉刃。當恁麽時。有人出來。諫得住麽?至今無人斷此公案。如今衲僧作麽生斷?”
傅大士雲:“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如身影相似。欲識佛去處。衹這語聲是。”玄沙雲:“大小傅大士。衹認得個昭昭靈靈。”師雲:“認與不認。來年更有新條在。惱亂春風卒未休。”
寶公令人傳語思大和尚雲:“何不下山來教化衆生。一嚮自視雲漢作什麽?”思雲:“三世諸佛被我一口吞盡。何處更有衆生可度?”師雲:“思大衹見錐頭利。不見鑿頭方。”
臨濟見僧來。竪起拂子。僧便禮拜。濟便打。師雲:“這僧有理不伸。死而不吊。如今且作麽生與這僧出氣。”
思和尚問神會:“從什麽處來?”會雲:“曹溪來。”思雲:“你在曹溪得何意旨?”會振身而立。思雲:“猶帶瓦礫在。”會雲:“和尚這裏莫有真金與人麽?”思雲:“設有嚮什麽處着?”師雲:“真金瓦礫錯下名言。如今喚作什麽?”
思和尚令石頭送書與讓和尚:“回來與你一個鈍斧子住山。”石頭纔到,便問:“不求諸聖,不重已靈時如何?”讓雲:“子問太高生,何不嚮下問?”頭雲:“寧可永劫受沉淪,不從諸聖求解脫。”便歸去。思雲:“書達否?”頭雲:“書亦不達。信亦不通。去日蒙和尚許個鈍斧子。便請。”思垂下一足。頭便禮拜。師雲:“思和尚垂足。石頭禮拜出去。要且不得他鈍斧子。且道後來石頭用個什麽?”
五泄到石頭便問:“一言相契即住。一言不契即去。”石頭據坐。泄雲:“與麽則不相契也。”便出。石頭召雲:“庠梨。”泄回首。頭雲:“從生至老衹是這個。回頭作麽?”泄忽然大悟。便拗折拄杖。洞山雲:“當時若不是五泄先師。也大難承當。雖然如是。猶涉途在。”師雲:“石頭據坐。五泄便去。石頭召他。卻成多事。”
有尼參臨濟。要開堂。談空勘雲:“你有五障。不得開堂。”尼雲:“竜女成佛有幾障?”空雲:“竜女現十八變。你試變看。”尼雲:“不是野狐精。變個什麽?”空便打數下。師雲:“且道尼具眼麽?衹擔得個斷貫索。且作麽生會?”
僧問藥山:“學人有疑。請師决。”山雲:“晚間上來為庠梨决疑。”至晚上堂,大衆集定。山雲:“今日决疑僧在麽?”其僧便出來。山下座把住雲:“大衆。這僧有疑。”與一推便歸方丈。師雲:“藥山决疑土上加泥。然雖如是。這僧也不得孤負藥山。”
藥山尋常不為師僧說話。院主白雲:“堂中師僧久思和尚示誨。”山雲:“槌鐘着。”大衆集定。便歸方丈。院主隨後問雲:“和尚許為大衆說話。為什麽一言不措?”山雲:“經有經師論有論師。爭怪得老僧?”師雲:“藥山歸方丈。當初院主怪藥山不為他說話。可謂誤他三軍。”
藥山示衆雲:“智不到處切忌道着。道着即頭角生。”道吾便出去。雲岩問藥山:“智師兄為什麽不洽對和尚?”山雲:“卻是智頭陀會得。你去問取。”雲岩卻去問:“師兄適來為什麽不洽對和尚?”吾雲:“我今日頭痛。你問取和尚。”雲岩遷化了。吾雲:“雲岩不知有。悔不當初嚮伊道。雖然如是。要且不違藥山之子。”師雲:“雲岩不知有。悔不當初嚮伊道。衹如道吾與麽道。還有也無?”
大慈和尚雲:“老僧一生不會答話。衹解識病。”時有僧出來。大慈便歸方丈。師雲:“這僧出來。大慈便歸方丈。並無個道理。什麽處是識病處。如今也須子細。”
僧參汝州南院。纔到面前。僧雲:“敗也。”院引拄杖嚮僧面前。僧無語。院便打。師雲:“這僧衹知頂上生光。不知腳下有剌。”
觀和尚見新到來。作闤引次。以引示之。其僧便去。觀至晚間問首座:“新到在什麽處?”座雲:“當時便去。”觀雲:“是即是。敗得一橛。”師雲:“觀和尚道他得一橛。大似壓良為賤。何故。為他彼此是出傢兒?”
南泉拈起蕨菜問杉山:“這個大好供養。”山雲:“非但者個。百味珍羞他亦不顧。”泉雲:“雖然如是。總須嘗過。”師雲:“杉山與麽道。還免得麽?若免得去。未具眼在。若免不得。又違前言。”
魯祖見僧來便面壁。師雲:“魯祖何勞如此。不用面壁。若有僧來。雲見什麽知時好。”
鄧隱峰在襄州破威儀堂。衹着襯衣拈靜槌雲:“道得即不打。道不得即打。”衆皆默然。峰便打。師雲:“此語有勘破處。且道勘破阿誰?”
臨濟上堂,有僧出立。濟便喝。僧禮拜。濟便打。師雲:“臨濟也大正。如今作麽生會?”
僧問洞山:“時時勤拂拭莫使有慶埃。為什麽不得他衣鉢?”山雲:“直道本來無一物。也未得他衣鉢在。”師雲:“總不得他衣鉢。與佛同參。且道參得阿誰?”
同光帝問興化:“朕收得中原之寶。衹是無人酬價?”化雲:“如何是升下中原之寶?”帝引手展撲頭腳。化雲:“君王之寶誰敢酬價?”師雲:“興化下一着語。可謂酩酊。如今作麽生斷?”
靈雲悟桃花頌:“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遂舉似溈山。山雲:“從緣得入。永無退失。汝善護持。”又舉似玄沙。沙雲:“諦當甚諦當。敢保老兄未徹在。”師雲:“有人如今問玄沙意作麽生,且道這個人還徹也未?”
臨濟上堂,有僧出來。濟便喝。僧亦喝。便禮拜。濟便打。僧無語。師雲:“臨濟也太心粗好彩是這僧。若是今時衲僧。且作麽生出氣?”
地藏問僧:“什麽處來?”僧雲:“南方來。”藏雲:“南方有何言教示徒。”僧雲:“彼中金屑雖貴。眼裏着不得。”藏雲:“我道須彌山在你眼裏。”師雲:“且道地藏還免得這僧眼麽?”
僧問趙州:“大耳三藏第三度。覓國師不見。未審在什麽處?”州雲:“在大耳三藏鼻孔裏。”師雲:“衹如三藏還免得國師鼻孔麽?”
國師三喚侍者。侍者三應。國師雲:“將為吾辜負汝。誰知汝辜負吾?”師雲:“國師與侍者總欠會在。如今作麽生會?”
欽山問德山雲:“天皇也與麽道。竜潭也與麽道。未審德山如何道?”德山雲:“你試舉天皇竜潭底。”欽山擬議。德山便打。師雲:“欽山衹顧其前。不顧其後。如今作麽生與欽山出氣?”
石鞏為獵人。趁一鹿從馬祖庵前過。問雲:“還見我鹿麽?”祖雲:“你是甚人?”鞏雲:“我是獵人。”祖雲:“你會射麽?”鞏雲:“解射。”祖雲:“一箭射幾個?”鞏雲:“一箭射一個。”祖雲:“你不解射。”鞏雲:“和尚莫解射否?”祖雲:“我解射。”鞏雲:“一箭射幾個?”祖雲:“一箭射一群。”鞏雲:“彼此生命何用射他。”祖雲:“你既如是,何不自射。”鞏雲:“若教某甲自射。直是無下手處。”祖雲:“這漢無明煩惱頓歇。”鞏於是以刀斷發。在庵中執侍。師雲:“馬祖一箭射一群。猶未會射。山僧一箭射蠢動含靈無不中者。雖然如是。衹道一半。留一半與後人道。”
大禪佛參仰山。翹一足雲:“釋迦老子亦如是。西天二十八祖亦如是。和尚亦如是。某甲亦如是。仰山打四藤條。師雲:“此不得作賞。不得作罰。如今作麽生會?”
香嚴示衆雲:“如人上樹。口銜樹枝。腳不踏樹。手不攀枝。忽有個人問西來意。擬欲他。又喪身失命。不對他又違他所問。”師雲:“問者答者俱不免喪身失命。如今衲僧作麽生會?”
玄沙示衆雲:“諸方老宿盡道接物利生。忽遇三種病人。作麽生接。患盲者拈椎竪拂他又不見。患聾者語言三昧他又不聞。患啞者教伊說。又說不得。且道作麽生接。若接此人不得。佛法無靈驗。”師雲:“早知燈是火。飯熟也多時。”
玄沙上堂,衆集定。以拄杖一時趁下。嚮侍者道:“我今日險入地獄若箭射。”者雲:““且喜和尚再復人身。”師雲:“大小玄沙。前不至村後不至店。且作麽生道得出身路?”
竜牙問翠微:“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微雲:“與我過禪板來。”牙取禪板。微接得便打。牙雲:“打即任打。要且無祖師意。”又問臨濟:“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濟雲:“與我過蒲團來。”牙取蒲團。濟接得便打。牙雲:“打即任打。要且無祖師意。”後住竜牙。僧問:“和尚那時問二尊宿祖師意。此二尊宿道明也未?”牙雲:“明即明矣。衹是無祖師意。”師雲:“當初如是。如今衲僧皮下還有血麽?”
南泉歸宗麻𠔌禮拜國師。到半路。南泉於地上畫一圓相雲:“道得即去。”歸宗入內坐。麻𠔌作女人拜。泉雲:“與麽則不去也。”宗雲:“是什麽心行?”師雲:“當初若見每人打一棒。且得天下太平。”
法燈和尚示衆雲:“某甲本欲居山藏拙養道過時。柰緣先師有不了底公案。出來了卻。”時有僧問:“如何是先師不了公案?”燈打一拄杖雲:“祖禰不了殃及兒孫。”僧雲:“某甲有什麽過?”燈雲:“過在我殃及你。”師雲:“為衆竭力禍出私門?”
竜牙問德山:“學人收得鏌鎁劍。擬取師頭時如何?”山雲:“你嚮什麽處下手?”牙指地。後到洞山。才人事了。便舉前話。洞山拽拄杖雲:“還我德山頭來。”牙無語。洞山便打。師雲:“當斷不斷。如今作麽生斷?”
雲居齊和尚問僧:“從什麽處來?”僧雲:“堂中來。”居雲:“何得白謾?”師雲:“若不如是爭知如是。”
豐幹欲遊五臺。謂寒山拾得雲:“你若共我遊臺。便是我同流。你若不共我遊臺。不是我同流。”寒山雲:“你去遊臺作什麽?”幹雲:“禮拜文殊。”山雲:“你不是我同流。”師雲:“豐幹大似辨纔遇蕭翼。”
溈山問仰山:“甚處來?”仰山雲:“田中來。”溈山雲:“田中多少人?”仰山插鍬叉手而立。溈山雲:“南山大有人刈茅。”仰山拔鍬便行。師雲:“衹得一橛。諸人別有會處麽?”
南泉一日兩堂爭貓兒。泉遂提起雲:“道得即不斬。”衆無語。泉便斬。後舉似趙州。州將草鞋戴頭上出去。泉雲:“子若在。救得貓兒。”師雲:“大小趙州。衹可自救。”
僧問六祖:“黃梅意旨什麽人得。”祖雲:“會佛法人得。”僧雲:“和尚還得否?”祖雲:“不得。”僧雲:“和尚為什麽不得。”祖雲:“我不會佛法。”師雲:“會得二頭不會三首。作麽生道得出身路?”
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雲:“無。”僧雲:“一切衆生皆有佛性。為什麽狗子無佛性?”州雲:“他有業識性在。”師雲:“說有說無。也好兩彩一賽。如今作麽生道?”
雲葢問石霜:“萬戶俱閉即不問,萬戶俱開時如何?”霜雲:“堂中事作麽生?”葢雲:“無人接得渠。”霜雲:“道也煞道。衹道得八九成。”葢雲:“卻請師道。霜雲:“無人識得渠。”師雲:“先行不到末後太過。”
叫。紫湖和尚夜於僧堂前叫捉賊。大衆皆驚。有一僧堂中出。紫湖攔胸把住雲:“捉得也捉得也。”僧雲:“某甲不是。”湖雲:“是即是。衹是你不肯承當。”師雲:“紫湖買帽相頭。”
趙州一日雪裏臥叫雲:“相救相救。”有一僧亦來邊臥。州便起去。師雲:“這僧在趙州圈裏。還有人出得麽?”
洞山普請次。巡寮見一僧不出。山雲:“你何不出普請。”僧雲:“某甲不安。山雲:“你尋常安時又幾曾去?”師雲:“且道此僧幾曾不去?”
龐居士問大梅和尚:“久響大梅。未審梅子熟也未?”梅雲:“你嚮什麽處下口?”士雲:“百雜碎。”梅雲:“還我核來。”師雲:“此二人前不至村後不至店?”
魯祖見僧來便面壁。南泉雲:“我尋常不欲嚮師僧道。未具胞胎已前會取。尚不得一個半個。魯祖與麽,驢年去。”師雲:“大愚這裏即不然。未具胞胎已前會得。打折你腰。”
中邑和尚見僧來。乃拍口作和和聲。仰山來。邑亦拍口。山從東過西。邑又拍口。山從西過東。邑又拍口。山當面而立。邑雲:“你從何得?”山雲:“從溈山得。”山卻問邑:“師從何得?”邑雲:“我從章敬得。”師雲:“看兩個老和尚。可煞漏逗對面相謾。”琊雲:“愁人莫嚮愁人說。”
達磨臨順世時謂二祖雲:“你在吾身邊得個什麽?”祖禮拜依位立。磨雲:“汝得吾髓。”師雲:“二祖被達磨塗糊。道得髓皮。也未夢見。因什麽紹嗣祖師位?”
秘魔岩常持一叉。見僧來乃雲:“道得也叉下死。道不得也叉下死。”後大禪佛來。跳嚮秘岩懷裏。岩便撫大禪背三下。大禪起來斫手雲:“三千裏外賺我來。”師雲:“還有賺處也無?非但賺他大禪佛。大愚今日也賺大衆上來。”琊雲:“雷聲浩大雨點全無。”
仰山有僧來辭。山以手劃一劃。其僧不去。山又劃一劃。其僧乃去。師雲:“前為什麽不去。後為什麽卻去。要會麽?特為註破。前一劃與後一劃都成兩劃。”
佛在日有一女子。旋繞世尊三匝乃入定。世尊敕文殊。出此女子定。文殊盡其神力。不能出得女子定。世尊雲:“下方去四十二恆河沙國。有罔明菩薩。能出此女子定。”於時罔明至女前彈指三下。女子從定而出。師雲:“文殊是七佛之師。為什麽出女子定不得。罔明具什麽神力卻出得。要會麽?僧投寺裏宿。賊入不良傢。”
文殊問無着:“近離什麽處?”着雲:“南方。”殊雲:“南方佛法如何住持?”着雲:“末法比丘少奉戒律。”殊雲:“多少衆?”着雲:“或三百或五百。”着卻問:“此間佛法如何住持?”殊雲:“竜蛇混雜凡聖同居。”着雲:“多少衆?”殊雲:“前三三與後三三。”師雲:“文殊道前三三後三三。作麽生會。要會麽?千年無影樹。今時沒底靴。”
古人道:“我有一句子。待犢牛生兒即嚮汝道。”師雲:“我即不然。犢牛生兒也不嚮你道。何故如是。若嚮你道。何處更有王老師。”
道吾聞趙州來。吾取豹皮渝着。將吉嘹杖。於三門下翹一足。州纔到。吾便唱諾。州雲:“小心伏事着。”吾又唱諾。師雲:“有人見得此二人落處。不妨具眼。若不知落處。未具眼在。”乃擊禪床一下云:“若也不會。打與三百。”
德山小參示衆雲:“今夜不答話。有問話者三十棒。”有僧出禮拜。德山便打。僧雲:“某甲話也未問,和尚為什麽打某甲?”德山雲:“你是甚處人。”僧雲:“新羅人。”山雲:“未踏船舷好與三十棒。”師雲:“時人盡道。德山作傢用得好。若與麽還曾夢見麽?大愚道。德山被這僧一推。直得瓦解冰消。雖然如是。今日覓一個尊宿。也大難得。”
普眼菩薩入定。遍觀三千大千世界。覓普賢菩薩不見。未審普賢在什麽處?佛言:“汝但於靜三昧中起一念。必見普賢在空中乘六牙白象。”師雲:“諸人者且作麽會。普眼推倒世尊。世尊推倒普眼。你且道普賢在什麽處?”
劍頌。輝日流光勢。還曾結衆疑。吹毛橫宇宙。擬把卻施為。瞥起和根去。擡眸早已遲。投機須得妙。何處覓牟尼。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重刻古尊宿語錄序 | 捲一 | 捲二 | 捲三 | 捲四 | 捲五 | 捲六 | 捲七 | 捲八 | 捲九 | 捲十 | 捲十一 | 捲十二 | 捲十三 | 捲十四 | 捲十五 | 捲十六 | 捲十七 | 捲十八 | 捲十九 | 捲二十 | 捲二十一 | 捲二十二 | 捲二十三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