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我的四爸巴金   》 不做欺世盜名的騙子--巴金二三事(2)      李緻 Li Zhi

  把好不做“名人”這個關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巴金全集》時,擬編兩捲巴金的日記。巴老委托我替他校看日記原稿。四川出版界一位朋友知道這個情況後,建議由四川出版日記的單行本。
  一九九一年鼕我去上海,嚮巴老轉達了這位朋友的請求。巴老有些猶豫,我說:“《魯迅日記》也有單行本,您的日記也可以出單行本。”在我的再三要求下,巴老勉強同意了。
  我回成都不久,外甥李舒給我帶來巴老的信。
  日記我考慮了兩個晚上,决定除收進《全集》外不另外出版發行,因為這兩捲書對讀者無大用處(可能對少數研究我作品的人提供一點綫索)。我沒有理由出了又出、印了又印,浪費紙張。我最近剛看過這些日記,裏面還有些違心之論,你也主張刪去,難道還要翻印出來,使自己看了不痛快,別人也不高興?你剛來信說你尊重我的人品,那麽你就不該鼓勵我出版日記,這日記衹是我的備忘錄,衹有把我當成“名人”纔肯出版這樣東西,我要證明自己不願做“名人”,我就得把緊這個關,做到言行一致。對讀者我也有責任。我出一本書總有我的想法。為什麽要出日記的單行本?我答應你,也衹是為了不使你失望。幾十年前我曾經責備自己拿作品應酬人,因此大發牢騷,今天在我擱筆的時候我不能再勉強自己了,何況《全集》出版之後另出日記單行本還要同人文社辦交涉。
  一句話,日記不另出單行本。
  回想起來,我當初想得太簡單。《魯迅日記》是在魯迅逝世後多年出版的,他在世時也可能不同意。巴老同意把他的日記編入全集,僅僅是為了“對少數研究”他的“作品的人提供一點綫索”,但他反對“出了又出,印了又印,浪費紙張”。特別是巴老強調“日記衹是我的備忘錄,衹有把我當‘名人’纔肯出版這樣東西。我要證明自己不願做‘名人’,我就得把緊這個關,做到言行一致”,使我深感自己對巴老的理解還很不夠。慚愧之餘,我立即給巴老去信表示尊重他的决定,並把巴老的决定轉告給出版界的那位朋友。
  一年以後,即一九九二年九月十五日(當時我暫住美國),巴老為《巴金全集》二十五捲的《代跋》中又提到這個過程:
  在這之前,四川的出版社曾嚮我組稿,要求單印我的日記,我答應了李緻,後來忽然想起我寫的日記衹是寫給自己的備忘錄,明明是為自己服務的,並無出版單行本的必要,便通知李緻收回了諾言
  對人對己
  巴老年高且身體不好,又有繁重的寫作計劃。他怕幹擾,我們也不願幹擾他。但許多人都想看看巴老,或請他寫文章、題字,或為他拍照、攝像。遇到這些要求,我總是加以解釋,希望得到諒解。
  但有時也有例外。
  一九九一年秋,原成都市第二中學校長張珍健同志來到我傢。他是巴老的讀者,十分崇敬巴老的作品和人品。為迎接“巴金國際學術討論會”在成都舉行,他用了半年時間把巴老作品的書名刻成五十六方印章,並請艾蕪老人題簽。他希望我為他介紹,以便他到上海把這些印章送給巴老。
  珍健同志幼時患骨結核雙腿緻殘,一生拄着雙拐。看見他誠懇的態度和辛苦的勞動,我委實被感動也猶豫了。我嚮他說明了巴老的近況,試圖尋找一個折衷方案:我去信徵求巴老的意見,能否用十五分鐘時間會見他。珍健同志表示同意,願意靜候佳音。
  不久巴老即回了信:
  張珍健同志要送我七十多個印章,我感謝他的好意,但是我不願意舉行一種接受的儀式,讓人們談論、看熱鬧,也不願意讓他把印章送到上海親手交給我,衹為了一刻鐘的會見,這樣做,我仍然感到很吃力,而且顯得不近人情。總之煩你告訴張同志,不要來上海送印章,他的好意我心領了。我看由慧園代收,不好嗎?將來還可以在慧園展覽。
  讀完信,我感到自己考慮很不周到。我雖然沒有建議舉行“接受的儀式”,但的確沒有想到“為了一刻鐘的會見”,讓珍健同志專程到上海“顯得不近人情”。我當然得尊重巴老的意見,便給珍健同志打了電話,委婉地作瞭解釋,請他諒解。
  我一九九二年春去美國探親,在波特蘭住了八個多月。一九九三年回到成都,偶然在《讀書人》雜志上看到珍健同志的文章《巴金訪問記》。原來珍健同志已在一九九二年秋到上海看望巴老。當時,我外甥李舒(他為巴老作秘書工作)為珍健同志開了門。巴老收到《印譜》以後,既高興又謙虛地說:“你不值得花這麽多時間和功夫,我過去那些書都是亂寫的,沒有多大意思。”巴老和珍健同志交談了五十多分鐘,送了一部《激流三部麯》給他,並題字簽名。臨別的時候,八十七歲高齡且舉步維艱的巴老,堅持把珍健同志送到大門外。珍健同志一再請巴老留步,巴老卻說:“你不遠千裏專程來訪,我送送你是應該的。”
  巴老就是這樣對人對己。
  一九九六年四月二十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三聯書店
講真話的作傢--巴金永遠不能忘記的四句話(1)永遠不能忘記的四句話(2)
我淋着雨,流着淚,離開上海……(1)我淋着雨,流着淚,離開上海……(2)我淋着雨,流着淚,離開上海……(3)
我淋着雨,流着淚,離開上海……(4)兩個“最後一息”巴金的心(1)
巴金的心(2)到死也不願放下筆的作傢(1)到死也不願放下筆的作傢(2)
巴金回故鄉(1)巴金回故鄉(2)尋找童年的足跡(1)
尋找童年的足跡(2)巴老回鄉側記(1)巴老回鄉側記(2)
巴老回鄉側記(3)巴老回鄉側記(4)巴老回鄉側記(5)
偏愛川劇(1)偏愛川劇(2)偏愛川劇(3)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