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国风情 》 用心去游 》
第26节:法国(10)
刘心武 Liu Xinwu
支持,我想不仅凡尔纳在世时应当永志不忘,就是我们后人作客观分析,也不能不承认海采尔是一位颇有魄力的出版家。在博物馆中统观凡尔纳的著作年表,海采尔共为他出版了六十四部著作,据管理员说,其实其中佼佼者也就十来部,仍有生命力的( 就是说目前一般法国人仍愿拿来看的)也不过占三分之一,其中有些相对来说并不成功,甚至有几本分明是败笔,但海采尔同凡尔纳签订了死合同,对他无比信任,只要凡尔纳写出一本,便给他出版一本,
从未后悔过。我想海采尔这样的出版家,确实比某些鼠目寸光、只求立竿见影、不容作家创作既有高潮也有低潮的出版商高明多了。你写出佳作时我便蜂拥而至,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你创作处于低潮的苦闷时期我便避而远之。只愿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这样的出版风气不是到处都有吗?从克服这种市侩作风上说,海采尔的确是大可为鉴。所以,等我参观完后面几厅,再发现关于海采尔的材料时,惊异感便逐渐转化为省悟感了,不知我国今后开办文学方面的博物馆时,能否也为确实具有伯乐风范的出版家和编辑们提供如海采尔般的“版面”?
二,是博物馆中展出了儒勒? 凡尔纳作品的各国译本,欧洲的各种译本自不必说,就连日本、印度等东方国家的译本也颇不少,但惟独没有中国的译本!这就不仅令我惊诧,而且颇有些不平了。我便去告诉管理员,我国大文豪鲁迅,早在1903 年就翻译并发表了儒勒? 凡尔纳的《月界旅行》和《地心游记》,那时凡尔纳还健在( 他1905 年才逝世);后来我国更多次翻译、介绍了凡尔纳的小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仅中国青年出版社就以同样的装帧风格出版了几乎包括凡尔纳所有优秀作品的一套译本,再版多次,印数颇大,在中国读者,特别是中国青少年读者中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王正烈同志将我的一番表述译给那管理员后,他显然比我更其惊诧,他说他简直想不到中国人竟对凡尔纳和凡尔纳的小说已经有了八十年的兴趣,他一直就以为不可能搜集到中国出版的凡尔纳译本,末了,他便以一种好奇的语气问出一个对他来说最为朴素的问题:“谁是LU—XUN(鲁迅)?”
说实在的,当我听到这个问题的一刹那间,我本能地激动得发抖,原本对这个儒勒? 凡尔纳博物馆及这位管理员的好感,在一阵冲动中几乎消失殆尽。但我还是尽可能让自己迅速地冷静下来,直面我在万里外的异邦的这个现实。
我想起了我读过的凡尔纳的小说。他那奇瑰的想象、紧张的情节、丰富的知识(现在看来有些知识是不准确的乃至错误的)固然曾令我爱不释手,但我也曾为他小说中有意无意流露出的那种白人优越感所刺伤。现在我在纪念他的这所博物馆中,也有一种民族自尊心受到了刺伤的感觉。为什么中国的一般知识分子都知道雨果、巴尔扎克、罗曼?罗兰……而法国的文学博物馆的管理员连中国的鲁迅都不知道?
后来我在南特和巴黎对另外十名法国人( 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但职业不同)进行了有意识的调查,知道鲁迅的只有两名,知道巴金的只有一名,而在我反复询问他们“究竟读过哪位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时,竟有九名都肯定地回答:韩素音。
韩素音我同她有交往,甚至可以算是朋友,我知道她对中国所怀有的感情是深厚、真挚的,而且读她的自传体小说时,我感到她也的确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把中国部分真实地介绍了出去,关于她的一些流言蜚语和恶意中伤是我们绝不可听信的,对于她在法国所达到的知名度有那么高,我由衷地为她高兴——但无论如何,法国人把她当做一个典型的中国当代作家,只能算是一种误解。
当然,如果我们在巴黎进入汉学界的圈子,那么,我们不但会发现周围有许多满嘴中国话乃至“京油子腔”的金发碧眼的先生、女士,而且当他们提出同我们讨论诸如司马相如《上林赋》的艺术特色、中国20 世纪抗战文学的评价、王蒙小说中的新技巧因素一类问题时,我们往往会为他们对中国文学的了解之深之细而惊叹,但通过我这次在法国的观察和分析,我以为这个汉学圈子在法国的知识分子中所占比例小而又小,他们辛勤的开拓,还远未产生如中国的法国文学译介者、研究者在中国一般知识分子中的那种影响。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澳大利亚(1) | 第2节:澳大利亚(2) | 第3节:澳大利亚(3) | 第4节:澳大利亚(4) | 第5节:澳大利亚(5) | 第6节:澳大利亚(6) | 第7节:澳大利亚(7) | 第8节:奥地利(1) | 第9节:奥地利(2) | 第10节:德国(1) | 第11节:德国(2) | 第12节:德国(3) | 第13节:德国(4) | 第14节:丹麦(1) | 第15节:丹麦(2) | 第16节:丹麦(3) | 第17节:法国(1) | 第18节:法国(2) | 第19节:法国(3) | 第20节:法国(4) | 第21节:法国(5) | 第22节:法国(6) | 第23节:法国(7) | 第24节:法国(8)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