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星荟萃 》 生命如此特别:芭芭拉·史翠珊 》
第26节:生命如此特别:芭芭拉·史翠珊(24)
汤姆·圣彼得罗 Tom Santopietro
多年以来,史翠珊一直在考虑制作一张专门的戏剧歌曲专辑。这个想法最早出现在她录制《蝴蝶》专辑中的"不会有喇叭声"(桑德海姆创作)和"一件平静的事"(肯德和艾伯创作)的时候,不过这些歌曲没有被收录在《蝴蝶》专辑上,后来只出现在四碟的专辑《只为这张唱片》中。史翠珊声称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开始不同意制作《百老汇专辑》,认为这张中庸的唱片可能不赚钱。但是,即便史翠珊执著地追求商业成功,而且急于把更年轻的形象呈现给公众,双方在1983年以前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也许是唱片公司意识到《感情》专辑是一张毫无意义的唱片--其中没有包含任何有感情的歌曲。不管是什么原因,史翠珊一头扎进她最初崛起的地方--美国音乐剧中。对完美的不遗余力的追求使她邀请到编曲彼德·迈兹和作曲家兼词作者史蒂芬·桑德海姆担任新唱片的制作,他们二人成为《百老汇专辑》在艺术上大获成功的关键。
迈兹曾在史翠珊最早的、最富戏剧性的专辑中担任编曲,他凭直觉就知道如何将史翠珊夸张的戏剧性演唱发挥到极致,因此,史翠珊与迈兹的再次合作保证了这张专辑的编曲质量。在《百老汇专辑》中,史翠珊重新演绎了桑德海姆创作的各种风格的歌曲--从《西城故事》(1957)到《星期日与乔治同游公园》(1984),史翠珊开始了与桑德海姆,这位被公认为当代音乐剧领域最伟大的作曲家兼词作者一对一的合作关系。最重要的是,扣人心弦的旋律和密集的歌词使桑德海姆的歌曲变得非常复杂,以至于史翠珊无法驾驭,这种情况同样经常出现在她演唱不太流行的曲目的时候。相反,在大规模的录音室交响乐团的伴奏下,史翠珊演唱得十分放松。在很久以前,朱利·斯坦恩曾经说史翠珊能够将歌曲分成三幕剧来演唱,《百老汇专辑》中的歌曲正是如此,这张专辑充满了异常感人的戏剧瑰宝。在某种程度上说,史翠珊是她自己最苛刻的评论者。她在录制《百老汇专辑》时,又重新听了她的前两张专辑,用她自己的话来说:"……那些歌曲听起来惹人生厌。尽管我当时有着单簧管般清澈的歌喉,但是我的演唱往往过于戏剧化,而且嗓音尖锐刺耳。"
史翠珊与桑德海姆紧密配合,赋予歌曲一种纯粹而率直的情感,这是她以往冷静而完美的唱片中所缺少的。《百老汇专辑》中的第一首歌是桑德海姆的"积少成多",他根据为史翠珊量身定制的歌词展现了她公开的艺术奋斗历程:"即使当你获得了一定的认可,你所作的一切仍然是试音"。从温柔的"禁不住爱上那个男人"到充满渴望的"如果我爱你",一直到经典之作"我爱你鲷鱼",这张专辑中选择的每一首歌都是出于真诚的、艺术上的考虑。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序言(1) | 第2节:序言(2) | 第3节:生命如此特别:芭芭拉·史翠珊(1) | 第4节:生命如此特别:芭芭拉·史翠珊(2) | 第5节:生命如此特别:芭芭拉·史翠珊(3) | 第6节:生命如此特别:芭芭拉·史翠珊(4) | 第7节:生命如此特别:芭芭拉·史翠珊(5) | 第8节:生命如此特别:芭芭拉·史翠珊(6) | 第9节:生命如此特别:芭芭拉·史翠珊(7) | 第10节:生命如此特别:芭芭拉·史翠珊(8) | 第11节:生命如此特别:芭芭拉·史翠珊(9) | 第12节:生命如此特别:芭芭拉·史翠珊(10) | 第13节:生命如此特别:芭芭拉·史翠珊(11) | 第14节:生命如此特别:芭芭拉·史翠珊(12) | 第15节:生命如此特别:芭芭拉·史翠珊(13) | 第16节:生命如此特别:芭芭拉·史翠珊(14) | 第17节:生命如此特别:芭芭拉·史翠珊(15) | 第18节:生命如此特别:芭芭拉·史翠珊(16) | 第19节:生命如此特别:芭芭拉·史翠珊(17) | 第20节:生命如此特别:芭芭拉·史翠珊(18) | 第21节:生命如此特别:芭芭拉·史翠珊(19) | 第22节:生命如此特别:芭芭拉·史翠珊(20) | 第23节:生命如此特别:芭芭拉·史翠珊(21) | 第24节:生命如此特别:芭芭拉·史翠珊(22)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