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古董 》 馬未都說收藏·傢具篇 》
第26節:拍案驚奇-桌案(2)
馬未都 Ma Weidou
中國人把一個承具分得清清楚楚,這是我們的文化高於別人的精髓之處。我們平時不註意,跟"案"相關衍生出來的詞彙非常豐富,比如文案、方案、草案、議案,都跟案有關。因為我們過去辦公,都使用案,與桌相對來說無關。衹有中國有這樣的傢具,形製上不一樣。那麽西方呢,沒有這個概念,英文中就是一個"table",沒有桌案的區別。中國人把事情分得特別細緻,比如做菜的方法就分成煎、炒、烹、炸、汆、熬、咕嘟、燉,分得特別清楚,對吧?外國人做菜估計就一個方法,我看就是煎,恐怕連炒都不會。
翹頭案
同樣是案,也有很多形製。首先一種叫做翹頭案,它屬於供案的形式,腿部非常誇張,過去都是在寺院和祠堂裏使用,它表示對神靈、對祖宗的一種敬畏。衙門裏也用供案。這裏的供案翹頭非常高,非常誇張。它具有威嚴感,從心理上暗示你、警告你。今天法院審理刑事案件時,法官坐的椅子靠背都非常高,就是起到一種威懾作用。如果法官搬一個小板凳坐那兒,估計犯人心裏就該想怎麽逃脫法律的製裁了。用傢具作為文化符號傳遞給你,這是案子重要的本意。那麽,衍生出來的詞彙就是"案件",原義指案子上的文件。"審案子",原義指在案子面前審理事情,最後簡稱為審案子。沒有人說"審桌子",審桌子就是要拍這桌子了。
對於文人而言,他設計出一種適合自己用的書案,非常溫和,它也有翹頭,但把誇張的氣氛都去掉了,翹頭很小。這個小翹頭幹嘛用呢?我們知道,中國有一種特殊的書畫形式叫手捲,捲起來是一個軸。比如《江山萬裏圖》、《清明上河圖》,看的時候要橫嚮打開。過去看手捲有講究,你不能趴在地上看,也不能擱在方桌上看,就得在這種翹頭案上看。為什麽呢?如果在桌子上看,手捲打開時,它的軸很容易滾到桌邊,你一把沒抓住,它咣當就掉下去了,很可能就把畫撕了。但你在翹頭案上看,軸走到案子兩頭,就停住了,不會掉下去。從這一點就能看出,古人的生活非常講究,看畫時都要設計一個小小的機關。翹頭的部分既可以産生視覺上的變化,又有實際的功能。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傢講壇 |
|
|
第1節:自序 | 第2節:盛世收藏-歷史(1) | 第3節:盛世收藏-歷史(2) | 第4節:盛世收藏-歷史(3) | 第5節:盛世收藏-歷史(4) | 第6節:盛世收藏-歷史(5) | 第7節:盛世收藏-歷史(6) | 第8節:盛世收藏-歷史(7) | 第9節:盛世收藏-歷史(8) | 第10節:盛世收藏-歷史(9) | 第11節:盛世收藏-歷史(10) | 第12節:盛世收藏-歷史(11) | 第13節:盛世收藏-歷史(12) | 第14節:床前明月-交椅(1) | 第15節:床前明月-交椅(2) | 第16節:床前明月-交椅(3) | 第17節:床前明月-交椅(4) | 第18節:床前明月-交椅(5) | 第19節:床前明月-交椅(6) | 第20節:床前明月-交椅(7) | 第21節:床前明月-交椅(8) | 第22節:床前明月-交椅(9) | 第23節:床前明月-交椅(10) | 第24節:床前明月-交椅(11)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