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培训 快速領悟銷售之道:銷售新人十大軍規   》 第26節:獨闢蹊徑(3)      竜平 Long Ping

  一個美國女醫生在非洲援助,她的丈夫林肯準備去看她。女醫生在信中告訴丈夫,這裏非常寂寞,大多數援助人員都忍受不了這裏的生活,他們紛紛提前回國了。在信中,女醫生還告訴丈夫林肯,這裏除了一些當地土著人,就是荒蕪的土地,除此再沒有什麽可看的了,沒有交流、沒有娛樂,該有的這裏都沒有,讓林肯做好充分的準備。
  林肯不信,他到了目的地後纔發現,當地的生活環境,比他想象的還要糟糕。他和愛人生活在荒漠中的小屋裏,又不會當地的土著語言,離開翻譯便寸步難行。而翻譯也衹是在有病人時,纔陪着病人出現,也就是說沒有病人的時候也就沒有翻譯。
  這裏無人對話,沒有事做。走出小屋,就是光禿禿的土地。晚上到處一片漆黑,沒有路燈,衹有滿天的螢火蟲和討厭的蚊子。
  林肯這時纔相信,為什麽那麽多人都離開了這裏,原來誰也受不了這種可怕的孤寂。好在林肯還是有準備的,他帶了許多閑書供自己消磨時間。
  這天,林肯從書中翻到了一段關於“換個想法,便能換來一切”的精闢論調。
  林肯放下書本,望着赤裸的非洲大地想,這種論調真是可笑,難道這種理論在這裏也能適用嗎?在這裏,人能發財或是經商嗎?林肯搖頭,結論是否定的。
  當然,林肯是特別希望這種論調能夠成為普天下的真理的。真能如此,他也能換換自己的生活了。
  “換個想法,便能換來一切”,林肯雖然否認它,但還是極力試圖這麽去做,因為除此之外,他無事可做。“讓自己換個想法”,他在這樣努力。
  接下來,他開始了一連串驚人的發現。在他試圖改變想法的同時,他的視角開始變化,移嚮了自己從不註意的世界,結果他真的有了新的發現。首先他發現了土著人的手工藝品,他想,這能不能運往外界販賣?他還發現這裏的泥土非常特別,能不能用來做陶器?
  他開始離開小屋,去發現更多,結果就有了更多的驚喜發現。他發現這裏有一種芨芨草,治療外傷非常神奇,抹上之後,傷口就會慢慢愈合。那麽多抹一些,加強濃度會怎樣?
  林肯為這些發現興奮不已。從此,他不但不再寂寞,反而有做不完的事。
  非洲沒有變,荒蕪的土地沒有變,土著人沒有變,螢火蟲和蚊子更沒有變。變化的衹是林肯,他的想法有了不同,一切也就隨之有了不同。
  在後來的幾年裏,林肯成了美國商界的大富翁。他叩開了非洲市場的大門,為非洲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林肯如同我們許多人一樣,他的改變不在別人和外界,而是自己內心的想法發生了巨變。
  據世界科學協會對500例重大科學貢獻的調查證明,許多科學奇跡早就存在於世。艱難的是,我們固有的看法必須打破;我們的目光,是否能跟隨我們的想法轉移。
  “換個想法”,直到現在,科學家們每天所做的種種探索,90%仍然如此。要打破的、最難打破的,就是換個想法。我們的想法能否改變?衹要改變,跟隨而來的就是那些早已存在於世的無窮奇跡!
  可見,改掉“墨守成規”的壞習慣並不是一定要去改變什麽,它衹是希望我們去做一個有心人,用雙眼去觀察,用心靈去領悟,如果你每天都堅持不懈地去探索,日積月纍,你會更加靈活,你的工作效率會隨之提高,總有一天,你會令自己都驚嘆不已。所以,創新不是專傢們的專利,平凡的你一樣可能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在我們周圍,很多人儘管沒有顯赫的學歷和卓越的天賦,但憑着細心的觀察與探索,都作出了一定的成績。別人能做到的,相信我們也能夠做到。
  有很多銷售員在工作上並沒有取得驕人的業績,是因為他們總是墨守成規、因循守舊、按圖索驥。不剋服它們,就很難成功。衹有敢於求新,才能為你贏得更多成功的機會和砝碼。衹有通過創新,才能體會到工作的真正價值和幸福。所以,要剋服人們因循守舊的弱點,要滿足人們不斷提高的需要,要實現人們對實現幸福的追求,就要靠創新。用創新的思維突破常規的觀念,才能超越自己的過去,才能成就自己的未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機械工業出版社
第1節:請用你的業績說話第2節:績就是話語權(1)第3節:績就是話語權(2)
第4節:有勤奮是不夠的第5節:成為主動進攻的食肉動物第6節:挫折是最好的學習(1)
第7節:挫折是最好的學習(2)第8節:挑戰業績高峰其樂無窮(1)第9節:挑戰業績高峰其樂無窮(2)
第10節:挑戰業績高峰其樂無窮(3)第11節:一分耕耘,一分收穫(1)第12節:一分耕耘,一分收穫(2)
第13節:完成銷售任務第14節:業績是一天天積纍起來的(1)第15節:業績是一天天積纍起來的(2)
第16節:業績是一天天積纍起來的(3)第17節:要做就做銷售明星第18節:用你的業績和奬金說話(1)
第19節:用你的業績和奬金說話(2)第20節:抱怨永遠沒有用(1)第21節:抱怨永遠沒有用(2)
第22節:方法永遠比問題多(1)第23節:方法永遠比問題多(2)第24節:獨闢蹊徑(1)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