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全景记录诗人短暂一生——海子传   》 二 把麦子种在诗歌的土地上(1)      Yu Xugang

  1984年10月,他的一篇具有高超技术含量,被誉为典型学院派的诗作诞生了,这首诗便是被骆一禾称为不朽之作的《亚洲铜》,喜欢查海生诗歌的人都能熟练地背出: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亚洲铜  爱怀疑和爱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亚洲铜  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们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  亚洲铜,亚洲铜  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作月亮  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全诗共分四小节,巧妙熟练的象征性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土地的眷恋与幻想。  就在这首诗创作不久后,查海生的家乡附近的月山镇被开掘成为铜矿山,如今,这里的采矿权被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掌管。村里人的户口被单独划归到了铜陵市区。当地的农民变为工人。  这首《亚洲铜》发表在1985年第一期的四川民刊《现代诗内部交流资料》上,署名为“海子”,这是他发表诗作第一次用“海子”这个笔名,而在校刊做编辑时,他已用“海子”名发表过一些新闻报道。  这首诗实际上是他后来创作长诗《土地》的引子。我们在发表这首诗的刊物上看到海子用红笔在上面做的一些笺释。  “亚洲铜”即代表“土地”,因为亚洲的黄土地与铜有同样的色彩、质感,它被赋予这个名字而变得深邃美丽。“爱怀疑”的“祖父死在这里(黄土地)”,“爱飞翔”的“父亲死在这里”,“要飞”的“海水”的“我也会死在这里”。黄土地的“主人”是“青草”,“住在自己(黄土地)细小的腰上”,这是一种意象的描写。穿上屈原的“白鞋子”,“像河流及中国人的鸽子,像屈原那样飞遍南北,走遍所有能去的地方”。  黄土地在这里寓意深刻,全诗结构严谨,互相穿插,让人回味无穷,细细品来,别有一番滋味。  这首《亚洲铜》是他诗歌写作成熟的重要标志。  查海生在校刊做编辑时,暂住大钟寺,离法大老校区不远。此时,外语系的西川和中文系的骆一禾尚在北大读书。  骆一禾和西川一有机会也去海子的住处玩,经常三个人没日没夜地侃。晚餐时,查海生去街上买些现成的食物,或去小饭馆炒几个小菜,再拎上几小瓶二锅头。哥仨个谈天论地,不亦乐乎。  西川不会喝酒,每次海子和骆一禾都喝得酩酊大醉。  1984年,海子写出来的诗歌让骆一禾感到吃惊。他认为海子的诗歌已经上升到一定的层次,在同时代青春写作诗人中,海子的诗歌已经明显具备所谓的“先锋性”。  依照弗洛伊德讲法,文学创作有其终极原动力,这种元素便是“利必多”,此种元素起着很大作用。而处于青春期的人,也是“利必多”这种物质分泌旺盛的时期,所以年青人的文学创作动力强盛。诗歌创作与青春也被很大地联系起来。  海子青春的语言魅力是显而易见的,他构架的诗歌语言让人捉摸不定。在驾御语言的技巧上,他显然有自己的过人之处,经过长期的语言打磨,他破坏固有的语言体系结构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特方法,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结构模式,这是后现代主义写作经常用的方法之一。海子也不例外。但他建立的语言结构体系新颖,让人耳目一新。  对于语言,他好比一个魔术师在给大家表演,眼花缭乱而又美不胜收。  现代年青诗人好像喜欢玩这一套方法,从诗人的心理上看,要想突破以往的写作模式,达到一种新的艺术效果,就要先从解禁语言的套路上做起,这从诗歌发展史来说,也是很自然、正常的事。  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新的事物必将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取代旧的事物。艺术创作亦是如此。  即使这时海子已经创作出了《亚洲铜》这样高质量的诗作,也没有引起诗坛的足够注意,这篇佳作被海子投了几次到官方刊物,均石沉大海。直到一年后,才发表在一家民刊上,看来,那位民刊的编辑是有眼力的,但同样有眼力的是他的好朋友骆一禾。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江苏文艺出版社
海子去世15周年 江苏文艺出版社推出《海子传》离世十五周年 《海子传》出版纪念诗人短暂一生生日忌日同天 《海子传》展现海子生命全景
《海子传》序引子:皖江士风———《给安庆》一 《春天》,死亡与诞生
二 《乡村的云》三 《风》,助我成长的荣耀四 少年查海生的烦恼
五 我是查湾村里的一条船六 大学,请为少年祝福七 家里的一盏煤油灯
八 今夜的月光多美好一 初来乍到(图)二 我就是最可爱的冬子(1)
二 我就是最可爱的冬子(2)三 我的村庄,我的归来(1)三 我的村庄,我的归来(2)
三 我的村庄,我的归来(3)四 和缪斯初吻的夜晚(1)四 和缪斯初吻的夜晚(2)
五 北大的恩一 城里的月光(1)一 城里的月光(2)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