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 浮光掠影看平生   》 第26節:平生風義兼師友(2)      啓功 Qi Gong

  當年一次牟先生問臺先生哪傢散文好,臺先生答是《板橋雜記》。清初,餘淡心感念滄桑,寄情於"醇酒婦人",牟先生盛年縱酒,有時也蹈余氏行蹤,不言而喻,舉這本書,其意婉而多諷,豈是真論散文。
  我寫字腕力既弱,又受宗老雪齋翁之教,摹臨趙鬆雪。臺先生一次論起王夢樓的字,說道"側媚",我當時雖並不喜王夢樓的字,但對"側媚"的評語,還不太理解。後來屢見臺先生的法書,錯節盤根,玉質金相,固足使我驚服;並且因此而理解了王夢樓為什麽側媚,更理解了趙鬆雪當然也難逃撻伐。而他對於我臨鬆雪的箴規,也就不待言了。作朋友,講"溫恭直諒",從這幾事中可證字字無忝吧!像這樣事理通達、心氣和平的襟度,我在平生交遊的人中,確實並不多見。
  去年托朋友帶去我出版的一些拙作打油詩,那位朋友再來時告訴我:"臺老說:他(指啓功)還是那麽淘氣。"他給我寫了一個手捲,臨蘇東坡的蘇州寒食詩二首。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蒙蒙水雲裏。……那知是寒食,但感烏銜紙。……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這是蘇東坡,還是臺竜坡?姑且不管,再看捲後還加跋說明,蘇書真跡以重價歸故官收藏,所以喜而臨寫。我既笑且喜,趕緊好好裝裱收藏,彷佛我比故宮還富了許多。
  今年春天,臺老托朋友帶來他的論文集、法書集等三本書,都有親筆題字,不是寫"留念",而都是寫"永念",字跡有些顫抖。我拿到不是三本書,而是三塊石頭。不久在香港好友傢給他通了電話,他是在病榻上接電話,但聲音氣力都很充沛,我那三塊石頭,纔由心中落到地上。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代序 笑對風雨人生(1)第2節:代序 笑對風雨人生(2)
第3節:代序 笑對風雨人生(3)第4節:我心目中的鄭板橋(1)
第5節:我心目中的鄭板橋(2)第6節:記齊白石先生軼事(1)
第7節:記齊白石先生軼事(2)第8節:記齊白石先生軼事(3)
第9節:記我的幾位恩師第10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1)
第11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2)第12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3)
第13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4)第14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5)
第15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6)第16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7)
第17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1)第18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2)
第19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3)第20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4)
第21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5)第22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6)
第23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7)第24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8)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