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国风情 》 感受日本 》
第26節:感受日本(26)
歐陽蔚怡 Ou Yangweiyi
吃茶文化最近幾年,無論是和老朋友約會還是和新朋友結識,通常都會把地點約在咖啡館、吃茶店。
記得在京都的時候,我從來沒有因為約朋友而進入這樣的場所。仔細想一想,來日本之前,我們沒有去過國內的咖啡廳和茶館;來日本之後,作為自費留學生,我們也不太會想到去這樣的地方。即使後來在觀念上能夠接受這樣的消費,因為生活方式和交際圈已經基本定格,似乎也沒有在外面約見朋友的必要和習慣。中國朋友可以直接請到傢裏來,即使是日本朋友也多半是老熟人,難得的一次見面一般也是在傢裏用中國餐招待他們。
在京都住了10年之後我們搬傢到了名古屋。剛來的時候我既不認識當地華人,也沒有日本朋友。因為名古屋城區比京都大得多,在一些社會活動中新結識的朋友要見面,對方多半是選擇在繁華和方便地段的某一個咖啡館或餐廳連鎖店。漸漸地,去外面和朋友喝茶吃飯的機會多了起來。有時候是因工作找一個見面談話的場所,有時候則純粹是為了和朋友聊天散心。朋友們告訴我,名古屋的咖啡館是全日本數量最多的,名古屋人喜歡進咖啡館也可以算作是小有名氣。在名古屋市內開車,每前進幾分鐘,咖啡館的招牌就會進入視綫。也許正是因為到了名古屋,不自覺地入鄉隨俗,我也就有了偶爾去咖啡館與人聊天的心情。
在日本,凡是提供飲料茶水的地方都叫吃茶店或咖啡館,它是民衆日常生活中休憩和社交的場所。隨着時代的變化它朝着多樣化方向發展,並反映出一種濃厚的社會風俗情趣。上個世紀20年代,日本人在吃茶店喝咖啡成為一種時尚;50年代後期爵士茶座和音樂茶座開始流行;到了60年代後期,純粹的喝茶、喝咖啡更為平常。吃茶店備有各種報紙、雜志,緊張工作的人們往往在這裏品上一杯咖啡,吃點點心,看看報,翻閱自己感興趣的雜志,放鬆一下神經,稍作休息之後,又去工作。
“咖啡專營店”對咖啡的配製工序比較講究,從咖啡豆的種類、焙烘到煮法以及器具選擇,都有自己獨特的種類組合及分量混配,他們開發出不同口味的多種咖啡飲料,也培養出愛好不同的咖啡常客。
因為名古屋人對吃茶店、咖啡館的偏愛,名古屋的餐飲店中吃茶店的比例居全國首位,名古屋人在吃茶店的消費金額是全國平均消費額的兩倍,吃茶店業的繁榮使得這個行業的競爭十分激烈。上個世紀70年代,名古屋誕生了“漫畫吃茶店”,吃茶店裏面排列着像圖書館、書店規模的書櫃,那些喜歡看連環漫畫的客人可以在這裏喝咖啡或飲餐的同時享受自己的愛好。
從20世紀末開始,發源於名古屋的大型吃茶店開始嚮其他大都市中心進軍,充實了電腦上網的綜合性服務,為吃茶文化註入了新的生命力。現代緊張的生活中人們需要不受他人幹擾的獨立空間,於是,吃茶店開發出許多符合現代人要求的服務形式。
吃茶店裏的各種報刊、流行雜志都是在發行的第一時間出現在書架上供人們自由閱覽。書櫃上每天新排列上架的漫畫書少則上千册,多則上萬册,既有最流行的話題作品,也有經久不衰的名作,那些漫畫愛好者可以在這裏不受任何約束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客人或者是坐在直通式的酒吧臺面上,或者是坐在格式的單人、雙人單桌前,他們一邊自由地喝着咖啡(一般是自助式的,十多種飲料隨意飲用),一邊輕鬆享受着各種服務。可以玩網上遊戲;可以欣賞音樂CD;也可以觀看電視或DVD錄像,內容從海內外的話題名品到最新公開的影視劇等應有盡有。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感受日本(1) | 第2節:感受日本(2) | 第3節:感受日本(3) | 第4節:感受日本(4) | 第5節:感受日本(5) | 第6節:感受日本(6) | 第7節:感受日本(7) | 第8節:感受日本(8) | 第9節:感受日本(9) | 第10節:感受日本(10) | 第11節:感受日本(11) | 第12節:感受日本(12) | 第13節:感受日本(13) | 第14節:感受日本(14) | 第15節:感受日本(15) | 第16節:感受日本(16) | 第17節:感受日本(17) | 第18節:感受日本(18) | 第19節:感受日本(19) | 第20節:感受日本(20) | 第21節:感受日本(21) | 第22節:感受日本(22) | 第23節:感受日本(23) | 第24節:感受日本(24)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