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唐宋才子的真實生活   》 三、 杜甫(5)      閔澤平 Min Zeping

  這次漫遊,江南給詩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青春做伴,意氣風發,對未來有無限的憧憬,如何能不陶醉在秀麗的景色中呢?很多年後,想起陽光燦爛的歲月,他就會憶起這次江南之行;想到江南,他就會怦然心動。遺憾的是,他衹有在夢中溫習這江南秀色,終其一生,他再也沒有機會故地重遊。二十出頭的詩人,衹是一顆稚嫩的小樹苗,詩歌水平還遠沒有成熟,此次江南之行,雖然亦有詩篇留存,但顯得稚氣未脫。秀麗的江南,沒能等到詩人長成參天大樹的那一天,這是詩人的遺憾,也是江南的損失,不然,在詩聖的筆下,江南又會是怎樣的裊娜呢?
  開元二十二年(734),二十三歲的杜甫回到故鄉鞏縣,準備參加來年的科舉考試。當時的選拔途徑主要有生徒、鄉貢與製舉三種。第一種是由學館選拔,第二種是鄉裏舉薦,第三種則是皇帝直接挑選。杜甫通過了鄉裏保薦、州裏甄選,作為“貢品”即鄉貢進獻到中央,接受禮部的挑選。年輕的杜甫心高氣傲,在《壯遊》裏說他此時“氣劘屈賈壘,目短曹劉墻”,意思是連屈原、賈誼、曹植、劉楨這樣的文學大傢都沒有眼裏——這可能是受到了祖父杜審言的影響,可惜無情的現實給了他當頭一棒。這年的主考官是名士孫逖,以知人善任著稱於世,因選拔了顔真卿、李華等人而享譽朝廷內外。此次登第的二十七名進士中,也有不少人是中唐時期文壇上的風雨人物,如賈至、李頎、蕭穎士等。他的失利,還是客觀地反應出他當時的實力與影響。
  杜甫此時畢竟很年輕,對這樣的挫折他還沒有放在心上,至於考試的艱辛與仕進的睏頓也還很遙遠,未來的道路那樣漫長,何必早早地煩躁不安呢。落第的詩人雖然懊惱,卻不沮喪,他很快興高采烈地開始了人生的第二次漫遊,《壯遊》雲:
  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春歌叢臺上,鼕獵青丘旁。呼鷹皂櫪林,逐獸雲雪岡。射飛曾縱鞚,引臂落鶖鶬。 蘇侯據鞍喜,忽如攜葛強。快意八九年,西歸到鹹陽。
  放歌叢臺,狩獵青丘,馳馬逐售,放鷹捕鳥,何等快意。這次漫遊地點選擇在齊趙,原因之一還是省親,他的父親杜閑正在兗州司馬任上;漫遊的時間遠遠長於第一次,開元二十九年(741),詩人才意猶未盡地回到老傢;至於漫遊心情與狀態,詩人用了五個字來概括,那就是“裘馬頗清狂”,“裘馬清狂”後來多次為研究者引用,成為杜甫青春的寫照。這也讓我們感覺幾分詫異。我們所熟知的是“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的杜甫,是“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的杜甫,是“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的杜甫,騎馬射箭、狂歌輕狂、跌宕豪放的杜甫卻是我們所不知道的。前人對這樣的杜甫也很陌生,王嗣奭在讀完杜甫的《壯遊》詩後說道:“此乃公自為傳,其行徑大都似李太白。然李一味豪放,公卻豪中有細。”他還說:“觀其吳越、齊趙之遊,壯歲詩文,遺逸多矣,豈晚歲詩律轉細,自棄前魚耶?”王嗣奭肯定地指出,早年的杜甫與李太白行徑相似,豪放張揚。他還進一步推測說,杜甫早年的詩風可能也屬於粗放型的。
  4.李杜
  杜甫在一段時間內可能與李太白行徑相似,但詩風應該不會有太多的一致之處。杜甫曾經寫過一首《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 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 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 江東日暮雲。何時一尊酒, 重與細論文?
  詩歌前半部分對李白推崇備至,把他比喻為六朝最傑出的文學家庾信與鮑照,稱頌李太白詩風清新、俊逸。最後暢想道:何時再能相聚,舉杯相邀,討論有關文學問題呢?對於這首詩,歷來人們都把它作為兩位最優秀詩人交流溝通乃至相互信任的證據。《杜律詳解》說,當年杜老夫子與李太白周遊齊魯大地,彼此贈答唱和,曾經非常詳細地討論交流了對文學藝術的有關看法。杜甫回到老傢後,慢慢尋思,卻發現再也找不到談話的對象,煞是寂寞,不僅思念其遠方的友人,大有“微斯人,吾誰與歸”之感。《杜律詳解》還特別指出,有人認為杜甫詩中“細論文”之“細”實際上是在嘲諷李白詩歌寫得太粗放了,這種看法是對兩位偉大詩人友誼的褻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崇文書局
一、王維(1)一、王維(2)一、王維(3)一、王維(4)一、王維(5)一、王維(6)
二、李白(1)二、李白(2)二、李白(3)二、李白(4)二、李白(5)二、李白(6)
二、李白(7)二、李白(8)二、李白(9)二、李白(10)二、李白(11)二、李白(12)
二、李白(13)二、李白(14)二、李白(15)三、 杜甫(1)三、 杜甫(2)三、 杜甫(3)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