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走向共和   》 第四章 一局双赢(三)      盛和煜 Cheng Heyu    张建伟 Zhang Jianwei

  辜鸿铭兴冲冲走进湖广总督府衙门后堂。
  张之洞倏地站起,“运来了?”
  辜鸿铭:“运来了!四座马丁炉装置,全部到位!”
  张之洞连连点头,“好!好!这下汉阳铁厂铁材质量可保无虞了!”
  辜鸿铭:“还有一个好消息禀告大人!”
  张之洞:“噢?”
  辜鸿铭:“朝廷同意开采萍乡之煤,供应汉阳铁厂了!”
  张之洞:“好!这都是盛宣怀的本事,钱能通神,钱能通神啊!……不过我总弄不明白,他怎么就能弄到这么多钱呢?”
  辜鸿铭:“据汤生所知这些钱一部分是从他掌握的轮船招商局转来,其余的部分则从他本人以及一些官绅商人处得来,他们得到盛宣怀治理铁厂的邀请,愿意投资入股。”
  张之洞:“难道官督商办竟有如此魔力?”
  辜鸿铭:“是的,大人。莫里逊认为盛宣怀的成功,实际上是一种新体制的成功!”
  张之洞心情复杂地沉吟:“新体制的成功?”
  他突然坐下,对辜鸿铭道:“鸿铭,我念,你写,我要对杏荪委以汉阳铁厂的管理之权……”
  辜鸿铭诧异地问:“大人实际上不是早已将汉阳铁厂诸事都交给他了么?”
  张之洞:“实际交给他是一回事,正式委派又是一回事1
  他顿了一下,补充道,“到时候,收不收回还得随我1
  “哦……”辜鸿铭似懂非懂应了一声,蘸墨提笔写道:
  “本部堂特委派盛宣怀督办汉阳铁厂。自即日起,汉阳铁厂由盛宣怀招集商股,官督商办,所有厂内外,凡有关铁厂的铁山、煤山、运输、码头、轮船以及各级人员、工匠的调派等一应事宜,均由该道一手经理。但应随时择要禀报本部堂查考……”
  他们似乎看到——
  修葺一新的汉阳铁厂大门;
  一车车源源不断运进铁厂的矿石、焦煤;
  马丁新炉炉膛打开,铁水奔流。
  ……
  总督府内衙大厅,灯烛煌煌,丝竹盈耳。
  大厅内摆着十余张席面,虽筵宴未开,而总督邀请的客人,他们是各衙门官员,当地名流,还有汉阳铁厂的洋技师等均已到齐。一个个面带笑容,大厅充满热闹喜庆气氛。
  大厅上首的一张大圆桌前,围坐着抚藩臬等大员,顶戴袍服一新的张之洞,坐在中间,他左首的座位却空着。
  张之洞向正在大厅内张罗招呼的赵凤昌招招手。
  赵凤昌疾步走到他身旁。
  张之洞低声问道:“盛宣怀怎么还没到?”
  赵凤昌躬身道:“大人要设宴为他庆功的消息,昨天就派人告诉他了,他应允准时赶到的。”
  张之洞有点担心地:“莫非铁厂又出事了?”
  正说着,大厅外响起了锣鼓鞭炮声!
  张之洞一喜,起身往外迎去。
  大厅外,锣鼓敲着,鞭炮响着,盛宣怀笑着,他那本来眯着的眼睛笑得缝都没有了!
  他身后跟着一群汉阳铁厂的主事和匠役们,敲锣打鼓,抬着一根青灰色的铁轨,铁轨上的红绸分外耀眼!
  海因里希站在盛宣怀身边,这个严肃的德国佬脸上也挂着难得一见的笑容。
  一见张之洞从大厅内迎出来,盛宣怀趋前几步,跪拜下去:“盛宣怀给大人报喜!”
  张之洞已瞥见那根铁轨,吟吟笑道:“同喜同喜——”说着,将盛宣怀扶起,走到那抬铁轨的匠役跟前,用手抚摩着铁轨问:“这可是马丁新法所炼之铁轧出的铁轨?”
  “正是。”盛宣怀:转对海因里希道,“海因里希先生,您来讲给总督大人听!”
  海因里希:“总督大人,我衷心地祝贺您。经过我们严格化验,确认汉阳铁厂所炼的马丁新铁属于头等铁!”
  一直站在张之洞身后的辜鸿铭将海因里希的话立刻翻译过来。
  “真的?”张之洞激动得胡须微颤,眼眶湿润,“多谢诸位了!来,杏荪!还有海因里希先生,老夫早已摆下酒宴,就等着你们了!”说着,已不顾官场礼仪,将他俩一手拉一个,进了大厅。
  大厅内安静下来。
  张之洞在大厅上首站定,端起酒杯,满面春风道:“今日老夫聊备菲酌,为的是酬谢杏荪及诸位朋友为汉阳铁厂付出的辛苦,也是给他们庆功。杏荪之功,功莫大焉,非这一杯水酒能酬,老夫已上奏朝廷,请旨褒奖!另外,老夫还有一句话请杏荪转达李中堂,多谢他派你来汉,此番盛情,老夫必当报之。”
  盛宣怀连忙站起,“香帅谬奖,宣怀愧不敢当。李中堂也多次让宣怀向香帅致意。李中堂还让宣怀向香帅提议……”
  他停顿一下,“由他和香帅您联合向朝廷上一奏折,规定以后凡我国修建铁路,都须用汉阳铁厂之铁轨,如此,铁厂产品销路无忧,铁路也获利匪浅……本来此事不宜在酒宴上提出,但宣怀想此为利国利民之大好事,说也无妨!”
  他语音刚落,举座轰然叫好!
  张之洞也激动不已,朗声道:“来而不往非礼也,投桃报李,此其时哉!”
  说着,他向藩台使个眼色。
  蕃台连忙站起,哆哆嗦嗦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递给张之洞。
  张之洞高举那张银票,对众人道:“此是库平纹银壹百万两,张之洞谨代湖广官员百姓,捐赠于北洋海军!”
  四
  颐和园东宫门,鼓乐齐鸣。
  一块蒙着黄绫的匾额在鼓乐声中被悬挂于东宫门上。
  似乎传来光绪皇帝的声音,“……现将清漪园改名为颐和园,量加修葺,以备慈舆临幸……”
  罩在匾额上的黄绫缓缓滑落……
  光绪御笔“颐和园”三字九龙金匾赫然呈现!
  ……
  毓庆宫,灯下,光绪推开御案上的奏折和公文,长长地吁口气,道:“颐和园的匾总算挂上去了,七百五十万缺口全部填平,李鸿章这趟差事办得妥帖。”
  他望着灯烛阴影处翁同龢那张不甚真切的脸又说:“翁师傅,修园子可以喘口气了,如今该腾出精力来擘划海军的事了吧?”
  翁同龢:“还有比海军更重要的事……”
  光绪:“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大型60集历史剧同步图书《走向共和》《走向共和》美化李鸿章?相关图书即将出版
《走向共和》两极争议白热化 导演张黎解迷津《走向共和》编剧盛和煜称:愿为李鸿章负责
南方周末:《走向共和》的内幕故事第一章 修园子(一)
第一章 修园子(二)第一章 修园子(三)
第一章 修园子(四)第一章 修园子(五)
第一章 修园子(六)第二章 洋务运动(一)
第二章 洋务运动(二)第二章 洋务运动(三)
第二章 洋务运动(四)第二章 洋务运动(五)
第二章 洋务运动(六)第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一)
第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二)第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三)
第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四)第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五)
第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六)第四章 一局双赢(一)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