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记录 明报·出入山河   》 第26节:以色列散记 文/舒婷(4)      饶宗颐 Rao Zongyi

  海水蔚蓝得很不真实,像油画。
  也许因为我知道它的百分之二十五含盐度和大量因水分蒸发后浓缩的矿物质,便觉得它的波浪不像鼓浪屿那样轻盈舒展,有些厚重与沉滞。不用会议通知,我紧紧记住带上游泳衣。水黏乎乎的滑腻,人在浅滩上站不稳,头重脚轻。最好是像仰泳那样往后半躺着,水友好地托着你荡漾。沉没是不会的,但心理还是紧张。由于习惯,你会前俯,脸上的皮肤立刻被醃渍似的,火辣辣的痛。更惨的是,往往习惯地要含一口水,立刻满嘴苦涩,恨不得呕个干净。如果那些诸如蛙泳、蝶泳、自由泳都不能施展,所谓畅游,又从何说起?
  正因为这种盐汤似的水质,死海的泥藻很有名。把海泥敷在身上,可以治很多病,风湿、关节炎、皮肤病等等。就连它的干燥而且含氧率很高的空气,也对呼吸系统疾病有神奇疗效。只是我们的时间只有一个钟头,不及感受一下我的过敏性鼻炎有没有略微改善,就必须"班师回朝"了。
  途中导游曾停车,带我们参观古姆兰遗迹。一九四七年,一位牧羊少年在修道院附近发现部分密封的酒壶,壶里是小心包扎的麻布,布包里是手抄的文书。后来经过考察发掘,找到了六百份,这就是以色列人视逾生命的"死海经卷"。这些用古希伯来语和古罗马语的文献记载着原文的犹太经典、有关教团规律和教义等内容,比后来成为希伯来语范本的旧约圣经,还要古老千年以上。
  以色列人特别在耶路撒冷,为这份国宝建了一座日夜喷水的金色圆顶博物馆,保温保湿,美丽而富于特色。经卷平时展览在底层。据说如果核战发生,展室将自动封闭,沉入地下。
  安的祖国是以色列
  安是我接触最多的以色列人。她在法国出生长大,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已去世,母亲还在巴黎。按照以色列法律,她可以同时持有两方护照。我问她:"你认为哪是你的祖国?"她想都不想:"当然是以色列啰。"
  每每接触以色列人,就想到我们熟知的八个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进了出租车,司机会慈父般用希伯来语和安聊天。穿牛仔裤T恤的观光导游,满面都是阳光和风沙磨砺的深度。他在讲解古迹、历史、文化、风俗、传说(以色列的传奇色彩要命地丰富)时,是那么声情并茂,那么铿锵有力,完全具有演说家的迷人风度。爱国主义在这里不是口号,不是每日必读的功课,是一种凝聚力,一份默契和随处可见的民族自豪感。他们甚至还自愿成立了一些集体农庄叫基布兹。集社会、经济为一体,一切权力归社员大会。劳动不付报酬,各取所需,比我们的"大锅饭"还彻底。
  在国内,我绝对不肯拿我的南方口音去折磨热爱明星表演的读者。然而参加各国诗歌节,我唯一能对得起人家提供的国际观光旅游,就是……
  根据带来的中文资料,请安带我去了犹太正教徒的住宅区。这些保留了古风的教徒们,留长长的两鬓和大胡子,一身不变的深色礼服,高高的直筒呢帽,西装夹层背心白衬衫,不管天多热。因而走过身边,就有一股浓重的汗酸味。男人从小除了学习经文什么也不做,几乎个个都是神学家,因此一无例外都戴着小圆眼镜。女人据说是不重要的,不工作也不受教育,只管生养孩子和操持家务。平时连头发都不能露出来,里帽子或头巾。婚姻大多由父母做主,在正教徒内部通婚。以多子多孙为荣,八九个孩子不算多。我问:"不工作,他们如何养活自己?"安笑了:"有教会和全世界虔诚的教徒们。"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旅游寄简--日本 文/金庸(1)第2节:旅游寄简--日本 文/金庸(2)
第3节:旅游寄简--日本 文/金庸(3)第4节:缅甸七日游 文/施叔青(1)
第5节:缅甸七日游 文/施叔青(2)第6节:缅甸七日游 文/施叔青(3)
第7节:缅甸七日游 文/施叔青(4)第8节:缅甸七日游 文/施叔青(5)
第9节:缅甸七日游 文/施叔青(6)第10节:禅窟:佛教圣地Banāras 文/饶宗颐
第11节:忧郁的突厥武士们 文/金庸(1)第12节:忧郁的突厥武士们 文/金庸(2)
第13节:忧郁的突厥武士们 文/金庸(3)第14节:忧郁的突厥武士们 文/金庸(4)
第15节:忧郁的突厥武士们 文/金庸(5)第16节:重游布拉格札记 文/李欧梵(1)
第17节:重游布拉格札记 文/李欧梵(2)第18节:重游布拉格札记 文/李欧梵(3)
第19节:重游布拉格札记 文/李欧梵(4)第20节:重游布拉格札记 文/李欧梵(5)
第21节:重游布拉格札记 文/李欧梵(6)第22节:重游布拉格札记 文/李欧梵(7)
第23节:以色列散记 文/舒婷(1)第24节:以色列散记 文/舒婷(2)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