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所具有的知识与能力,是个人的内在资源,而个人知识与能力的管理则属于自我管理系统的资源管理。对于自我管理系统的资源管理来说,最主要的管理功能是针对知识的积累、应用过程进行调控并进行相应的能力配置,其中包括对各类知识和各类能力的选择、组合、转换以及协调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对个体知识结构的构建有着实质性的影响,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了个人知识在输入与输出上的效率,而且决定了知识元素的组合能力及知识结构的再生能力。
自我管理系统中的能量管理系统,也就是自我管理系统的动力子系统,该子系统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化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态度、志向。在自我管理系统中,能量管理子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两个,其一是保证能源供给的可持续性,其二是提供差异性的能力倾向。个体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动机系统能否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以支持个体知识的再生产和个体能力的再提高。动力系统的各元素统合在一起,所表现的实际上是个性化的能力倾向,即个人的擅长之处、兴趣所在和内在的追求,动力管理系统的最佳化,体现为供给总系统最大化的能量,以使其高效且不间断地运转。
对于每一个体来说,成就任何事情不仅需要有相应的能力,更基本的前提条件是需要有成就欲望。无论是完成学习活动还是工作任务,除了需要自身资源配置系统的优化运行,还需要有动力发动系统的持续支持,而保证动力系统运转的主要动力源是个体的兴趣。外界压力虽然也能迫使个体形成一定的动力,但不仅爆发力有限,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有限。由此,动机系统的高能量是能力提高的基本前提。
能量管理系统的动力性是显而易见的,即提供总系统运转所需要的能量,并以内驱力的形式保障个体参与任何活动的持续性。除此之外,能量管理系统对资源管理系统存在着深层的制约作用,这是由于知识的获得及发展依赖于个体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由此决定了个人的知识资源管理受制于动力系统的管理。
具体到学习活动的参与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自我管理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各不相同,人格管理系统的功能是形成和发展特定的人格特质,使个体具备参与学习活动所需要的个性心理品质;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是形成和发展必要的知识结构,使个体具备从事学习活动的基本能力;能量管理系统的功能是形成和发展学习欲望,使个体具备从事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力。
自我管理能力是一种总体性、综合性的能力,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并决定着个体处理各种事务的平均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的基本成分主要包括,客观地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统筹安排自身知识与擅长的能力、协调平衡个人兴趣与人生目标的能力、对各种人生机会进行选择判断的能力、有效组合自身优势资源的能力。
以学校的学习为例,是否能形成高效率的学习能力并获得好的学习成绩,主要取决于一种内在能力,这就是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恰当合理地利用自己的不同能力来有选择地吸收积累知识、组合转换知识,最后有效地应用知识。因此,学习能力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特殊的能力,而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综合素质的产物。个体能否形成综合智慧,能否具备高效的学习能力主要不是取决于各个单项能力的高低,而是取决于各种能力统筹安排、协调平衡的最终效果,即取决于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
由于自我管理的内容涉及知识的管理、能力的管理、个性的管理,因而自我管理能力既是自身资源的组合搭配能力,也是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也是一种自组织能力,涉及外部信息的吸收与利用,也涉及内部信息的整合与改组,还涉及内外信息的连接与融合。
自我管理能力是一种具有普适性、针对性及全面性的能力。普适性指的是这种能力的适用面广,可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实质性的帮助;针对性指的是这种能力的实用性强,可用于解决各种具体的现实问题;全面性指的是这种能力的综合性强,所展现的是个体的综合素质。确切地说,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实际上是培养适用于每一个体的最基本且最实用的综合能力。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