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故道白雲   》 第26節:13.開始修行(2)      一行禪師 Thich Nhat Hanh

  僧人告訴悉達多他也曾跟阿羅羅迦羅摩大師修習,並且知道大師現在已在毗捨離城以北開設了修道中心,有四百多人在那裏雲集受教。他還表示知道怎樣前往,而且可以親自帶悉達多去那裏。
  悉達多跟着他穿過森林到一條小徑。這條小徑繞過一座小山後,又進了另一個森林。他們一直行至中午,而僧人就在這時,開始教悉達多怎樣去搜集野果和可吃的青蔬。他告訴悉達多如果找不到這些的時候,是需要挖掘根莖來充饑的。悉達多知道自己將會長時間住在森林裏,所以他問清楚所有可吃的食物名稱,然後小心地把它們都記下來。他知道原來這位僧人是衹靠這些食物維生的苦行者,他的名字叫巴咖衛。他也告訴悉達多阿羅羅迦羅摩大師並不是修苦行的。除了採集山林裏的食物,他跟他的門徒都會乞食或接受附近村民的供養。
  九天之後,他們終於到達阿魯毗耶附近阿羅羅迦羅摩大師的叢林道院。他們抵達時,阿羅羅大師正在為四百多個門徒開示。他看上去大概七十多歲。雖然很瘦弱,但他卻目光炯炯,聲音宏亮如鐘。悉達多和他的同伴坐在大師弟子的外圍,細心聆聽着大師的講教。開示完畢後,所有的弟子便各自走入林中,繼續修習。悉達多走過去跟大師見面,很恭敬地自我介紹:“尊敬的導師,我懇請你收我為徒。我希望在你的引導之下生活和修學。”
  大師聽他這樣說,便把悉達多仔細端詳,然後表示接納他的要求。“悉達多,我很高興收你為徒。你可以在這裏住下來。你照着我的方法和教導去做,很快便可悟道。”
  悉達多俯伏地上,以表示感激和高興。
  阿羅羅大師居住在一間門徒為他建成的茅房裏。樹林的四周都有其他弟子自住的茅捨。當夜,悉達多找到一處平坦的地面躺睡,以樹根作枕。因為日間長途跋涉,他疲勞得躺下來便熟睡,直至天亮。當他醒來時,太陽早已出來,而整個森林都充斥着鳥兒的歌唱聲。他坐起來。其他的僧人已經做完早課的禪坐,正準備進城裏乞食。他們給悉達多一個鉢,又教他怎樣行乞。
  他跟着其他的僧人,持着鉢進入吠捨離城。第一次持鉢乞食,悉達多才恍然明白到出傢人與在傢人的生活原來是如此密切——僧人是依賴在傢衆生供應食物的。他學會持鉢的正確方法,又學會怎樣行路、站立、接受食物以及誦經來答謝供養。當天,悉達多獲得一些有咖哩汁的飯。
  與他新相識的同修回到林中,他們一起坐下進食。他吃完後,便往阿羅羅大師那裏接受修行上的指導。阿羅羅正深入禪定地坐着,因此悉達多便靜靜地坐在大師前面,也盡量把自己的心收攝起來。過了很久,阿羅羅睜開眼睛。悉達多急忙伏在地上求教於大師。
  阿羅羅替這個新來的弟子開示有關信念和精勤的重要,並示範教他怎樣呼吸以達到定境。他解釋說:“我的教義並不衹是理論。知識是從親身體驗和證悟得來的,而並不是從思想上的爭辯所得。為了要達到不同層次的定境,你必須把一切以往及未來的念頭全部清除。你必定要衹專註於解脫。”
  悉達多再問完有關對身體感官的控製後,便恭敬地嚮老師致谢,然後慢慢地前往樹林裏找一處適當的地方自修。他收集了一些幹枝樹葉,在一棵娑羅樹下造了一間小房子,以便使禪修得以成就。他很勤力修習,大概每五至六日,他便會再去請教阿羅羅有關他修行時所遇到的各種難題。在短短的時間內,悉達多已有很可觀的進步了。
  他禪坐的時候,已能夠把念頭放下,甚至對過去和未來都無牽挂。雖然他感到思想和執著的種子仍然存在,但他已達到一種平靜和喜悅的妙境。數星期後,悉達多的定境進展到連思想和執著的種子都化解了。跟着,他再進一步達到禪悅和非禪悅兩者皆亡的境界。他衹覺得五樣感官的門道都已閉上,而他的心境就寂靜平和得像風平浪靜的湖水。
  當他報告他的成果給阿羅羅大師時,大師十分訝異。他告訴悉達多,在這短短的時間而有此成績,他的進展實在難得。於是,他再教悉達多怎樣達至“空無邊處”的定境。這是自心和太虛合而為一的境界。在這個境界裏,所有法界現象都湛然不生,因而了悟到空虛乃萬法之源。悉達多遵照大師的指導去做。雖然不到三天,他已證得此境,但悉達多還未覺得“空無邊處”的境界能把他從最深的憂慮悲哀中解脫出來。察覺這些的存在,對他的修行構成了障礙,因此他又去請教阿羅羅了。大師對他說:“那你應該再上一個層次了。‘空無邊處’與你的自心本體相同。它並非意識上産生的客體,而是意識本體。你現在需要體證‘識無邊處’的境界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1.為步行而行(1)第2節:1.為步行而行(2)第3節:1.為步行而行(3)
第4節:2.牧牛(1)第5節:2.牧牛(2)第6節:3.一大把姑屍草(1)
第7節:3.一大把姑屍草(2)第8節:4.受傷的天鵝(1)第9節:4.受傷的天鵝(2)
第10節:4.受傷的天鵝(3)第11節:5.一碗乳汁第12節:6.蕃櫻桃樹下(1)
第13節:6.蕃櫻桃樹下(2)第14節:6.蕃櫻桃樹下(3)第15節:7.白象之奬
第16節:8.寶石的項鏈(1)第17節:8.寶石的項鏈(2)第18節:9.慈悲之路
第19節:10.未出生的孩子(1)第20節:10.未出生的孩子(2)第21節:11.月下之笛
第22節:12.金蹄(1)第23節:12.金蹄(2)第24節:12.金蹄(3)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