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甲午悲歌--北洋水师的覆没   》 1日军铁蹄踏进中国疆土      郑彭年 Zheng Pengnian

  平壤攻陷的消息传到日本,一些军国主义团体非常活跃,高呼:“进攻!进攻!”日本政府也认为这是发扬国威的大好时机。外务卿陆奥宗光写信给在广岛督战的伊藤博文说:“外国干涉之端已开,我军行动尤须特别迅速。在外国干涉尚未达到棘手以前,不论占领何地,皆为必要。阁下当必洞空察机微,立即进攻!”
  1894年10月23日,陆奥宗光照会英国公使巴健特,正式拒绝英国的调停:“在日本军队
  处处获得胜利的今日,帝国政府认为,在战争的现阶段,事态的发展尚未达到足以保证在谈判上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因此,目前根据何种条约来结束战争,帝国政府将保留自己的观点。”次日,日本便发动了进攻中国本土的战争,妄图攻占北京,迫使中国签订“城下之盟”,以取得更多的利益。
  前述日军攻打平壤的时候,第一军司令山县有朋大将在联合舰队护送下于仁川登陆,来到京城。为实地指挥战争,山县马不停蹄继续北上。在途中闻得平壤攻克,心情更为兴奋,日夜兼程前赴平壤。10月2日,由桂太郎率领的第一军第三师团也进入平壤。至此,第一军全部在平壤会师,总兵力为3万人。为追击清军,日军没有休息。10月4日,大迫尚敏率领的第五旅团从平壤开拔。5日,山县率领第一军司令部,与野津道贯中将、桂太郎中将及参谋长小川又次少将一起从平壤开拔,前赴义州(在平壤以北约200公里的地方)。22日抵达义州,加上先到的立见尚文的第十旅团先锋队,第一军全部在义州集结完毕。
  义州为朝鲜北部重镇,以石为城墙,西北临鸭绿江,与中国盛京省(今辽宁)的九连城隔江相望。山县有朋到达义州的当天,就登城东北角小山上的“统军亭”,拿起望远镜一望,对岸的中国山川形势一目了然。清军阵地旌旗招展,营寨堡垒点缀其间,历历可数。他想起300年前丰臣秀吉“饮马鸭绿江”的未竟之志将由自己来实现,好不愉快。山县有朋俯瞰统军亭的下面,鸭绿江如一条白带,横于眼前,诗兴大发,挥毫写道:“对峙两军今若何?战声恰似迅雷过。奉天城外三更雪,百万精兵渡大河。”
  再说由叶志超率领的清军,从平壤狂奔200公里,于9月21日渡鸭绿江入国境。后来叶志超被革职,诸军由宋庆统领。当时驻鸭绿江北岸的清军有: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所部的镇边军十二营,统领宋庆所部的毅军九营,聂士成所部的芦榆防军四营,吕本元、孙显寅所部的盛军十八营(卫汝贵旧部),刘盛休所部的铭军十二营,江自康所部的淮军五营,耿凤鸣所部的奉军各营等,共约七十余营(每营约400人),兵力不算单保全军除依克唐阿一军外,诸军皆由宋庆指挥。宋庆武夫,有勇无谋,诸军不服,故人马虽多,纪律松弛,而且一个月以来没有周密布置。
  当时清军以九连城为扼要。九连城南倚鸭绿江,东枕云爱河;云爱河以东有山如蹲虎,称为虎山,为九连城险塞;再东至安平河口,安平河东岸为苏甸,再东为长甸。九连城以西为安东县,再西为大东沟——鸭绿江口。清军的布防是:宋庆所部驻中路九连城,聂士成所部守虎山,刘盛休所部铭军守江岸;东路依克唐阿所部分守安平河口、长甸各隘;西路丰伸阿、聂桂林等分守安东、大东沟诸城邑。
  面对清军阵营,山县有朋数次登统军亭观察地势。他认为虎山是江北天险,欲进攻九连城,必先拔取其左翼之虎山,以它为立足之地,而要拔取虎山,必先攻下安平河口。
  10月24日,日本第一军的主力开始进攻。在江南义州城东的高地上布置野炮、臼炮各两门,由黑田少将担任指挥。当夜10时,乘黑夜在鸭绿江上架设军桥。为迷惑清军,次日上午11时在水口镇的佐滕大佐率领一支队涉水渡江。佐滕支队到达江心洲姜甸时,防守河口的齐字练军春字营开枪遥击,日军南岸高地上的野炮、臼炮齐发掩护。安平河口的清军炮台发炮回击,东面鼓楼子的清军炮台也发炮支援。佐藤支队冒着炮火在硝烟中向北岸推进。日军进至距岸五六百米时,清军齐字练军弃炮台逃跑,守将倭恒额退至红石磊子。日军渡过了鸭绿江。宋庆闻报日军登陆,便派吕本元的马队前往支援。但因日军大队人马先后开到,马队败退。下午1时半,日军占领了安平河口的清军两座炮台,并进军梨子园,日军铁蹄踏进了中国疆土。在统军亭上督战的山县有朋接到日军先遣队渡过鸭绿江的捷报,立即向大本营报告:“佐藤大佐率领的步兵队,于24日上午自水口镇渡江,攻击中国兵步约300名、骑兵约60名及拥有两门火炮的炮台,于下午1时半占领,现正向云爱河左岸之梨子园一带前进。敌人春字军伤亡20名,我军缴获野炮两门,步枪10余支。”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目录1野心初露2侵略台湾吞并琉球
3《江华条约》与朝鲜新旧党之争4火烧日本公使馆5《济物浦条约》签订
6壬午兵变平息与大院君被掳7开化党发动政变8甲申政变失败
9再烧日本使馆与1金玉均之死2北洋海军检阅与朝鲜东学党起义
3中日出兵朝鲜4起义平息与李鸿章失策5中日撤兵谈判破裂
6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开战7演出“逼宫”丑剧8李鸿章的幻想
1丰岛海战2屈辱与光荣3成欢之战与中日正式宣战
4“避战保船”与“主动出击”5平壤大会战6黄海海战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