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带你去耶鲁   》 第26节: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鲁(15)      Cao Yun    Ma Zheng

  犹太民族很优秀, 这是个重视知识、 重视教育的民族, 很多家庭从小就对孩子进行记忆训练, 比如诵读经典《旧约》。 中国古代的私塾教育也是让孩童诵读经典学习语言文化和做人的道理。 经典中或许有些不合时宜的思想, 但那绝不是可以全盘否定的理由。 当它们重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 把好的留下来, 不好的自然会被淘汰。 不可否认的是, 许多伟人和大家都是这样被熏陶出来的。 很多美国教授都推崇的大师南怀瑾就在众多的公开场合提出记忆训练的重要性, 并倡导了 "儿童读经运动"。 他自己就是受益者, 中国的经典文献、 各种学问他都融会贯通, 信手拈来, 这都是"童子功" 打下的基础。 中国学生知识积累丰富没有错, 锻炼记忆能力也没问题, 问题是记忆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知识。 舍去中国文化当中的经典, 记一些还没有经过时间考验的、 肤浅的、 完全应付考试的内容, 绝对是对记忆黄金年代的浪费。
  好在中美两国都在不断取其之长, 补己之短。 中国的教育改革增加了许多兴趣导向和开放学生思维的课程, 美国教育也开始重视基本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训练。 耶鲁大学中文系主任牟岭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说, 他在平时的中文教学中, 非常重视记忆的训练, 每堂课规定学生要记住多少个汉字, 并且当场背诵所学课文。 这个过程对美国学生而言是痛苦的, 因为他们一直以来的教育都不是这样。 但几个学期下来, 学生也尝到了甜头, 能够记住的汉字越来越多, 中文表达也越来越好。
  记忆和思维就如同 "鱼" 和 "熊掌", 但并非不可兼得。 这两种模式都很重要, 关键在于如何在不同时期科学地把两者结合起来。
  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你将如何运用心理学课上的某些策略, 让一个你喜欢却暂时对你没有感觉的人喜欢上你?
  --心理学概论
  如果世界上有一种经验机器, 你坐在里面, 戴上头盔, 任意选择代表各种体验的按钮, 就可以依靠其传感系统, 让你体验任何你想体验的角色和 "生活"。 那么你还想走出来体验现在的生活吗?
  --生活
  你说死亡是一件不好的事, 它到底不好在哪里?你已经死了, 任何事情对你而言还有好坏吗?
  --死亡
  我告诉你, Hi-Five有很多种拍法, 你能告诉我它们和非洲文化到底有什么关系?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目录(1)第2节:目录(2)第3节:目录(3)
第4节:序言第5节:第一章 选择:梦想耶鲁(1)第6节:第一章 选择:梦想耶鲁(2)
第7节:第一章 选择:梦想耶鲁(3)第8节:第一章 选择:梦想耶鲁(4)第9节:第一章 选择:梦想耶鲁(5)
第10节:第一章 选择:梦想耶鲁(6)第11节:第一章 选择:梦想耶鲁(7)第12节: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鲁(1)
第13节: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鲁(2)第14节: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鲁(3)第15节: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鲁(4)
第16节: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鲁(5)第17节: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鲁(6)第18节: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鲁(7)
第19节: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鲁(8)第20节: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鲁(9)第21节: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鲁(10)
第22节: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鲁(11)第23节: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鲁(12)第24节: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鲁(13)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