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 成都方式   》 第26節:第二章 夯實基礎(5)      易中天 Yi Zhongtian

  孫建成說,沒有表决權,衹有發言權。
  --那他們發言管用嗎?
  --管用。有一次開全委會,討論撤鄉並鎮。有一個鎮,利濟鎮,按照市裏的要求,應該整體歸併到另一個鎮去。當地老百姓就有意見了。因為這鎮原來就是兩個鎮合併的,這次再合,就成三鎮合一了,不方便。全委會上正好有這個鎮的黨代表,他就代表當地老百姓提出來,說能不能把我們這個鎮重新拆了,以河為界,就近合併。這邊的合到這邊,另一邊的合到另一邊。這個意見有道理。我們就尊重老百姓的意願,請示市委,市委也同意。這說明什麽呢?說明開放三會確實有效果,也說明我們黨實事求是。我們的主觀願望是想為人民辦好事,但有時候主觀願望和客觀實際不是完全吻合的。因此我們在做决策的時候一定要聽取老百姓的意見。如果老百姓反對,就寧肯放一放。
  --你的意思是說,實際上他們還能起到左右黨委政府决策的作用?
  --如果他們的意見確實有道理,我們會聽的。我們在座的有分管領導,還有部門的負責同志。如果他們認為這個代表講的意見值得研究,那麽這個議題就有可能停下來,再研究,然後下次再討論。
  --如果代表的意見不一樣怎麽辦?比方說,我們兩個都是來旁聽的代表,還都是同一個鄉鎮或係統的,意見又不統一。
  --這個事要擱下。把不同意見都聽了後,有關職能部門再議,對這個事情再做些論證。
  --衹要列席代表提出不同意見,你們都要擱下?
  --不一定,有些不。有些我們論證很充分的,或者他的意見並不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在會上你就要給他解釋,當場給他解釋,有關部門給他解釋為什麽這樣做。他瞭解真實情況以後也會表示贊同。但是,第一,要充分聽取他的意見;第二,要采納其中合理的部分。
  --有關部門的人也來列席?
  --都來,以備咨詢。相關單位也參加。比如我們要搬遷拆遷,涉及許多方面,搬遷企業、拆遷農民都可以來陳述,來發表意見。這實際是在更大範圍內實現了民主决策。
  --這樣大範圍地徵求意見,會不會人多嘴雜,議而不决,决而不行,開成馬拉鬆會議?
  --不會。在此之前,分管區長必須徵求各方面的意見,做到充分咨詢,科學决策,形成一個比較成熟的、可行的方案,至少要有一個思路和操作方式,然後纔拿到會上來。我們心裏其實還是有譜的。
  --你的意思是,由於决策必須過群衆關,你們準備得特別充分?
  --是。但是我們認為,儘管準備充分,在最後决策這一關還是要請我們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代表、黨代表、黨員代表來討論,實際上也還是能夠聽到一些真知灼見,這樣我們的决策就更紮實更科學了。
  我並不完全以為然。我說,話是這麽講,但也衹是你的說法而已,或者說是一種理想狀態。實際上,這些群衆代表來,可能確實代表了人民群衆的呼聲,但也可能衹是發表他個人的觀點。這是其一。其二,就算是人民群衆的意見,也不一定就科學。民主决策和科學决策畢竟是兩回事。部門負責人的意見也一樣,可能正確可能不正確,他們可能是在堅持科學發展觀,也可能是在維護部門利益。如果衆說紛紜,各執己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們又該如之何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引言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1)第2節:引言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2)第3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1)
第4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2)第5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3)第6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4)
第7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5)第8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6)第9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7)
第10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8)第11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9)第12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10)
第13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11)第14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12)第15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13)
第16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14)第17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15)第18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16)
第19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17)第20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18)第21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19)
第22節:第二章 夯實基礎(1)第23節:第二章 夯實基礎(2)第24節:第二章 夯實基礎(3)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