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批评于丹 》
第26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26)
李悦 Li Yue
这样的一本书得到《北京晚报》的大力宣传和赞扬,使得于丹一时间成了文化功臣。排队买于丹著作的读者大约由两部分人构成,一部分人听了于丹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的演讲,赞同她的观点;另一部分人并没有听过她的演讲,只是跟风购书。这两部分人中间不乏儒学爱好者,他们在国学热到来的时候,想从于丹的书中得到些国学知识。这些被于丹教授当成圣贤看的大众读者,并不具备圣贤的批判能力,很容易上当中毒。不是已经有许多读者中了刘心武和易中天的毒了吗?我担心今后大众读者还要中许多文化名人的毒,细想起来真令人不寒而栗呀!
中国地方大,什么风也刮。各种各样的文化风此起彼伏。可怜的大众读者,忽而跟此风,忽而又跟彼风……
我们因胡乱盲目跟文化风,吃的亏还算少吗?然而我们很少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以为今天排队买于丹大作的大众读者中的大多数,若是赶上三十年前的“批林批孔”运动,一定也会排队买几本批孔的书来读。
在不同的时代里买不同的书,但没有质的区别。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左翼是很可能变为右翼的,况且多数人原本就没有什么左右定位。
大众读者并不是因为想研究《红楼梦》而去读刘心武的红学,也并不是想研究《三国演义》而读易中天的《品三国》,当然这次争读《于丹〈论语〉心得》也并不是想成为儒学专家。
刘心武不过是个索隐派,硬是要为虚构的小说《红楼梦》找到真实的原型;易中天以史书当武器,去批判虚构的小说《三国演义》,犯的是方法论的错误;这次的《于丹〈论语〉心得》曲解和阉割了《论语》,宣扬了错误的思想。
以上三位文化名人都因错而名声大振。这是一种充满矛盾的文化现象。对此现象,有的人说是强势媒体起了巨大作用。
莫非强势媒体真能把错误的文化内容炒火吗?
我看媒体的炒作包装只是一种外在形式,确实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起关键性作用的应该是文化心理。是大众读者的文化心理的兴奋中枢被一下子击中了。
我几年前读美国学者理查德·凯勒·西蒙所著的《垃圾文化》一书,不明白他为何说:“所谓的‘垃圾文化’,无一不是古典文化在当代新现实中的翻版。”
读了刘心武、易中天和于丹的大作之后,我才理解了理查德·凯勒·西蒙教授的意思。原来刘心武、易中天与于丹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将古典文化在新现实当中翻了一下版,虽然是曲解的翻版,毕竟也是翻版,这样就击中了大众读者文化心理的兴奋中枢。正是:
怒看名家又翻版,
忍惜大众中毒深。
正愁批评无写处,
转眼又出新名人。
以上四句是戏作打油,这么长的文章委实写得有些累了,自娱自乐而已。
还是接着谈翻版吧!
刘心武、易中天与于丹等人无论走上《百家讲坛》,还是出书,都是为了媚俗,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媚俗的时代,媚了俗就有听众,就有读者,就能名利双收。
欲媚俗,就得将古代精典文化作品翻成现代版,翻版的方法就是拆散过去文化的全部结构,以期从中找到合适的材料。刘心武是拆散了《红楼梦》全部结构,从中找到了秦可卿这么个由头,然后经营他的“大众红学”;易中天从《三国演义》中找到曹操等历史人物作为他“品三国”的由头;于丹则从《论语》上找到“回归内心”的由头。然后易中天与于丹再去给“大众读者”制造出“大众文化”。
这种制造大众文化的方式原本是以媚俗为目的的,怎么能不错误百出呢?
最不能容忍的错误是人文精神的丧失,在古典文化翻版成大众文化的过程中,丧失了人文精神,不是易中天与于丹二教授丧失了人文精神,他们恐怕原本就没有什么人文精神。我指的是由于翻版,使古典文化丧失了人文精神。
易中天教授在《品人录》一书中,将武则天、曹操等人归结为“最优秀最杰出”的英雄豪杰,并且还为这两位灭绝人性的暴君辩护。易中天教授写道:“如果曹操为人忠厚老实,武则天也心慈手软,他们确实不会留下骂名,但他们的前途却渺茫,他们的事业不会成功。他们自己的身家性命也未必会有什么保障,曹操也许会在那乱世死于非命,武则天则只能在感业寺里了此一生。这难道就不是悲剧吗?”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1) | 第2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2) | 第3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3) | 第4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4) | 第5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5) | 第6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6) | 第7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7) | 第8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8) | 第9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9) | 第10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10) | 第11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11) | 第12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12) | 第13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13) | 第14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14) | 第15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15) | 第16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16) | 第17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17) | 第18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18) | 第19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19) | 第20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20) | 第21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21) | 第22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22) | 第23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23) | 第24节:批评于丹(塞外李悦作品系列)(24)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