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柯雲路把脈當代婚戀:誰的靈魂更可悲 》
第26節:留美女博士如何回報父母投資(2)
柯雲路 Ke Yunlu
而世事變遷,看當代多少英雄人物,在宣傳他們時,往往不會忽略一點,如果他們曾在執行任務中恰逢父母病重或去世,一定會“忍着巨大的悲痛,以國傢利益為重”,“為大傢捨小傢”。這方面報道很多,印象中航天英雄、奧運健兒都有過這樣的事跡。
由此看來,所謂“道德”和“理想”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世界上沒有絶對的東西,絶對不變的衹是“變化”。
又比如,過去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少婦女因未能生育而慘遭遺棄,這樣的故事數不勝數。而現今不少白領丁剋家庭,結婚時就選擇了不要孩子。所以,“孝”的含義也隨着時代的不同,生産力的變化而變化。在廣大的農村,“孝”是對老人的贍養,而生育子女既是血脈的傳承,也是生産力的投資。在社會保險不到位的情況下,兒子是年邁的老人得以安詳度過晚年的心理與物質依托。但在大城市,對於那些衣食無憂又有醫療保險的家庭而言,父母對孩子的期盼不過是“常回傢看看”。
過去常有一種說法,認為西方“不重親情”,甚至“親情淡泊”,其例證之一是,孩子成年後往往離開家庭,許多父母年老後走進“老年公寓”。據我瞭解的情況,美國的很多家庭比之中國還要“保守”,父母同樣愛孩子,但由於社會保險的制度化,老人並不把晚年的幸福與安全寄托在孩子身上,他們的觀念是“孩子是上帝送給自己的禮物”,在撫養孩子的過程雖然也會有辛苦,但更是一種享受。這也是他們所理解的一種“幸福”。
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學技術的進步,使得人的壽命大大延長。五十歲過去被稱為“年過半百”,是“半截子入土的人”,而現在正值壯年,自我感覺豪邁。六十歲的人過去叫“年過花甲”,七十歲是“人生七十古來稀”,前不久帕瓦羅蒂來華演出,不少媒體用“古稀老帕”來形容這位在舞臺上仍活力四射的大歌唱傢。帕瓦羅蒂不懂中文,如果知道中國的報紙這樣形容他,一定不會高興。
我認識許多五六十歲的人,子女已長大,父母仍健在,他們的兒女面臨着贍養老人的問題,他們自己也面臨着同樣的問題。許多窮睏家庭因贍養問題兄弟反目,父子成仇,絶不是一個簡單的道德問題,也不是單純的責任問題。有了道德和責任,作為子女,你有多大的力量承擔起對父母的贍養?
我想,幾代人都需要更多的溝通與理解,包括對社會變化的適應。當然,路還要自己去走。怎樣走,是自己的責任。希望多少年過後回頭看時,能發出這樣的感嘆,哦,幸虧我那時做了正確的選擇,我無愧於自己,無愧於傢人,我的人生很美好。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相對貧睏”的驅動與睏擾 | 第2節:沒有貓狗的村莊(1) | 第3節:沒有貓狗的村莊(2) | 第4節:關於復旦大學培養文學寫作碩士的聯想(1) | 第5節:關於復旦大學培養文學寫作碩士的聯想(2) | 第6節:互聯網上的童話(1) | 第7節:互聯網上的童話(2) | 第8節:有一種情結叫奧運 | 第9節:陳逸飛失誤在哪裏? | 第10節:悲憫之心與人類的希望 | 第11節:林黛玉的病非藥可治 | 第12節:生命的價值高於一切 | 第13節:怎樣纔是對逝去親人的最好紀念?(1) | 第14節:怎樣纔是對逝去親人的最好紀念?(2) | 第15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1) | 第16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2) | 第17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3) | 第18節:發現父母婚外情,孩子怎麽辦? | 第19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1) | 第20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2) | 第21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3) | 第22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1) | 第23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2) | 第24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3)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