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論語正解 》
第26節:第二節 君子之禮(2)
劉德江 Liu Dejiang
歷史發展到今天,我們必須要排除這種偏見,因為少數民族與任何民族都是平等的,都懂得學"禮",以"禮"行事。"夷"是中國古代有多重含義的民族泛稱,是對中國東方各族的泛稱,又稱"東夷"。在遠古傳說的時代,東夷環渤海而居,南至江淮。先秦華夏,為夷、羌、苗、黎融合而成,東夷是華夏先民的重要來源之一。夏、商、周三代,東方有九夷之稱,是東方許多族類相近的氏族部落的統稱。夷也用以泛指中國周邊各民族,與夏對舉。如四方之夷、夷夏之別,漢代稱西南各族為西南夷等。"狄"是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名,又分赤狄、白狄、長狄諸部。因其主要居住在北方,故通稱為北狄。秦漢以後,狄或北狄曾是中國中原人對北方各民族的泛稱。春秋前,狄長期活動於齊、魯、晉、衛、宋、鄭等國之間,與諸國有頻繁的接觸。
在歷史上,夷狄與中原地區相比,確實是屬於文化落後的地方。但是並非落後了就不能學"禮"。《孟子·滕文公上》說到的楚國的陳相就是一個轉變的例子。孟子說:"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陳良,楚産也。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北方之學者,未能或之先也。"
總之,"禮"對任何民族和個人都是適合的,都可以通過學習來掌握。雖然孔子的話會讓人産生誤解,但是我們要認識到孔子並沒有說他們的落後就不可改變。常言道:"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近代以來,湖南、廣東、浙江、江蘇等地的文化已經超過中原地區,政治傢、軍事傢、思想傢大都在這些地方出現。如湖南有清末中興名臣曾國藩,他領導的湘軍的將領有很多是湖南的。後來接着就有革命領袖毛澤東,還有彭德懷、劉少奇、蔡和森等革命傢,燦若晨星,數不勝數。可見禮已經成為整個中華民族學習的行為藝術了,並成為為人處事的基本規範。
禮非形式
孔子對於"禮樂"在社會上不能通行,不被人理解,衹是流於形式,感到很氣憤,便感嘆道:"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鐘鼓雲乎哉?"(《論語·陽貨篇第十七》)翻譯成白話就是:天天講什麽禮啊禮啊!難道就是指玉帛等禮儀所用的物品嗎?天天講什麽樂啊樂啊!難道僅僅指的是演奏音樂的鐘鼓嗎?
在這裏孔子的意思是說,"禮樂"並非這些外在的形式,它有更深一層的內涵。錢穆對此有過解釋,大概意思是說,玉帛,是行"禮"所用的物品,是"禮"的表現形式;鐘鼓,是演奏音樂的樂器,是音樂的表現器具。但是人衹空有這些物件並不能將"禮"表現出來,衹有當人有了"仁和"、"敬愛"之心,纔可以用玉帛來表達"禮",用鐘鼓來演奏音樂,表達"仁和"、"敬愛"的內在精神。如果將這些根本的東西放棄,衹註重形式,而沒有仁愛之義,即使擁有玉帛鐘鼓也不可能將"禮樂"表達出來。再進一步講,就是說有了"仁愛",便可以通過"禮樂"的表現使社會和諧,使人有仁愛之心,彼此相互敬重,從而達到安上治民、移風易俗的作用。從這裏我們知道"禮"是"仁"的表現形式,但是空有"禮"的形式,而沒有"仁"作基礎,"禮"便成了一個空架子,沒有任何意義。
《論語》中有好多章節都表達過類似的意思,其中《論語·學而篇第一》裏有一章:"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就是說為人行禮的根本在於有"仁和"之心。古代聖賢先王的禮製便是如此,正因為如此,他們的禮製纔顯得那樣美妙偉大。人做事的時候,無論小事大事都可以用"禮"的標準來做。有時候具體禮節形式不統一,便行不通了;不過衹要知道用"仁和"之心作為根本,一心一意用它來行禮,而不把具體禮節形式當作限製,也就行得通了。
仔細讀過《論語》的人可能反駁說,孔子也有相反的議論,他也曾重視過"禮"的形式。《論語·八佾篇第三》中的第十七章便是明證:"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到底是不是這樣呢?這章的大意是說,子貢想把在廟裏告朔禮時宰殺的腥羊拿走。孔子理解子貢的意思,便說道:"賜啊,你愛惜的是那一隻羊,我愛惜的是'禮'啊。"孔子在這裏說的羊,固然是禮的形式,但孔子並非註重這個形式,他看重的是形式背後的"禮"。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言 | 第2節:第一節 何為仁(1) | 第3節:第一節 何為仁(2) | 第4節:第一節 何為仁(3) | 第5節:第一節 何為仁(4) | 第6節:第一節 何為仁(5) | 第7節:第一節 何為仁(6) | 第8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1) | 第9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2) | 第10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3) | 第11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4) | 第12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1) | 第13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2) | 第14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3) | 第15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4) | 第16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5) | 第17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6) | 第18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7) | 第19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8) | 第20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1) | 第21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2) | 第22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3) | 第23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4) | 第24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5)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