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话 》 我與央視少兒頻道的故事:童年 》
第26節:編後記
餘培俠 Yu Peixia
編後記
這是一份禮物。
這是一份送給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3歲生日的禮物。
這也是3歲的少兒頻道獻給全國小朋友、小觀衆和一切關愛她的人的禮物。
因為有了先天孕育的飽滿、良好寬鬆的生長環境、無數人的盡心呵護與養育,少兒頻道身心健康地長大了。3年來,她走過的腳步又快又穩。雖然留在背後的小足印還不夠清晰,但一個個卻深深烙在熱愛她的電視觀衆心裏。
這本書最初的動議來自央視青少節目中心主任餘培俠(現任央視少兒頻道總監),作為從事青少年電視事業30多年的資深電視人,他對少兒頻道的感情自不待言。在自己一天天付諸心血的孩子3歲生日的時候,他卻很低調,衹說,做一次徵文活動吧,主題是"少兒頻道伴我成長",聽聽孩子的聲音。
當我帶着"徵文啓事"找到cctv.com網站和《中國少年報》時,這兩傢媒體熱情地接納了她。2006年11月1日,徵文發嚮全國。不久,來自新疆、西藏、內蒙古、重慶、寧夏、山東、廣東、福建、北京、天津等地小觀衆的信件和郵件像雪片般飛落我的案頭和電腦上。
孩子積極的參與讓我們信心倍增,一心想總得給這些可愛的稚嫩的發自真心的文字找到一個合適的着陸地。
出這本書,少兒頻道一路緑燈。
收集全書的文字和圖片衹用了短短10天的時間。每拿到一篇"編導手記"、每選出一份"少兒徵文"、每收到一篇"名傢大作",我們的心就會被喜悅充盈着,也同時被一個個"意外之喜"浸潤着、激蕩着……
沒想到,平均海拔4500米,中國海拔最高的縣之一--西藏昂仁縣會有那麽多藏族孩子參加我們的活動,為了盡快把孩子們的作品發給我們,藏族老師加班加點精選徵文,然後冒着封山的大雪背着郵包下山到日喀則,從那裏唯一的一傢郵局挂號寄出……
沒想到,著名作傢鐵凝剛剛當選為中國作協主席,公務繁忙的情況下竟那麽爽快地答應我們的請求;老作傢蘇叔陽病體纏身,還認真地寄照片、寫寄語、發作品,大傢風範讓我們感觸萬端……
沒想到,當我們的主持人聽說要用他們3歲時的照片時(這恰好與現在的少兒頻道同齡),會在那麽短的時間全力配合,還有人專程托傢人從外地發特快專遞,確保了那些可愛的童年照片一個都不少……
整整1個月,一個小小的奇跡發生了。當我捧着散發着墨香的書稿一頁頁翻過,我知道,最該感謝的人是他們:
感謝少兒頻道的領導和各欄目製片人、編導的全力支持;
感謝19位少兒節目主持人,特別是鞠萍、董浩、劉純燕、月亮、小鹿……
感謝《中國少年報》主編吳崢嵐女士,cctv.com網站白秀穎;
感謝為這本書出謀出力的孫侃、馮輝、嶽婉潔、溫京麗、吳軍紅……
感謝那些參與的孩子和他們的指導老師;
感謝少兒頻道!
讓我們共同期待。我相信,每年的12月28日,都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日子。
托 婭
2006年12月於北京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當代中國出版社 |
|
|
第1節:少兒頻道成長啓示錄(1) | 第2節:少兒頻道成長啓示錄(2) | 第3節:少兒頻道成長啓示錄(3) | 第4節:我們開播啦(1) | 第5節:我們開播啦(2) | 第6節:我們開播啦(3) | 第7節:我們開播啦(4) | 第8節:我們開播啦(5) | 第9節:我們開播啦(6) | 第10節:臺前:與主持人對話(1) | 第11節:臺前:與主持人對話(2) | 第12節:臺前:與主持人對話(3) | 第13節:幕後:節目花絮.編導手記(1) | 第14節:幕後:節目花絮.編導手記(2) | 第15節:幕後:節目花絮.編導手記(3) | 第16節:幕後:節目花絮.編導手記(4) | 第17節:幕後:節目花絮.編導手記(5) | 第18節:幕後:節目花絮.編導手記(6) | 第19節:幕後:節目花絮.編導手記(7) | 第20節:幕後:節目花絮.編導手記(8) | 第21節:觀察:我看少兒頻道(1) | 第22節:觀察:我看少兒頻道(2) | 第23節:觀察:我看少兒頻道(3) | 第24節:名傢:我的童年時代(1)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