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故国行吟   》 第26节:故国行吟(25)      宋浩浩 Song Haohao

  崔护说到这,绛娘的嘴角终于有些翕动,恢复一些知觉了,崔护连忙帮她擦去眼角的泪水。老者在一旁见女儿有些苏醒了,也不再伤心痛哭。崔护紧握着绛娘的双手,他似乎要把体温传给她,让她感觉到自己就在她身旁,又过了一会,她真的开始有些微弱的鼻息了,双目也终于微启,似乎也已认出了崔护,终于努力地把头仰起,崔护也一把将绛娘搂进自己怀里。崔护这时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失声而泣,这哭泣中隐含的一半是悔恨一半更是欣喜,毕竟绛娘活过来了。老者见女儿稍微好了起来,赶忙端来熬的姜汤让女儿喝下。崔护不知在绛娘的床沿边坐了多久,直到她能坐起来时,才稍稍舒了口气,就这样崔护搂着虚弱的绛娘把这一年来的发生故事慢慢地讲给她听,绛娘也觉得像是又回到了去年的这个时候,还是那样的温馨。
  稍微好些的几日,崔护天天陪着绛娘在桃花林中散步,在山冈绿野中踏青,这两颗萌动着甜蜜爱情的心灵终于走到了一起,他们的幸福像漫山遍野的鲜花一样繁盛、一样绚烂。
  崔护就这样把自己有了意中人的事写了家书捎给了远方的亲人,崔家的父母也非常赞成儿子的选择,在信中崔护把自己遇到绛娘的经历和曲折的相爱过程写了下来,崔护的父母觉得儿子是个有情有意的孩子,也就同意了这桩婚事。崔家于是千里迢迢地送来了聘礼,选择了一个吉日将绛娘迎娶过去,但这迎娶也只是仪式而已,崔护还要赴长安参加科考,而他和绛娘也都愿意在这片春意盎然、桃花盛开的地方生活,这里的一切都如花般美好。崔护迎娶娇妻之后,更加地发奋读书,绛娘除了照顾崔护之外,晚上还为他点灯研墨,让崔护心无旁骛,安心地读书。
  五
  整日沉浸在这样的幸福之中,崔护还有何求,功课学业日益精进,对于长安科考,他已有十分的把握。果然在唐德宗贞元十二年,长安会试时进士及第,如愿以偿。有绛娘照顾着崔护,所以他后来仕途一帆风顺,官至岭南节度使,这是个不小的官衔。唐以后的历代的文人每每想起这段崔护的传奇经历,不免羡慕万分,而对于那首传诵万古、动人心扉的城南题诗,后世文人也多有模仿,然而皆难出其右:
  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杨柳枝词》
  这是文人刘禹锡在桥上思念他所遇到且爱慕的人,二十年过去了,恍若隔世,终不能再见美人,而恨至今朝。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江楼感旧》
  这是诗人赵嘏凭风倚楼,思慕去年相识赏月的美人,可是明月依旧,美人不在,惆怅如万里江天,只能拍遍栏杆、独自彷徨。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夜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
  这是北宋词人欧阳修所写。今年元宵之夜的灯火集市中,依旧是那番灯火灿烂,热闹喧腾。可诗人实在没有任何高兴的意绪,他静静地望着天边皎洁的月亮,思念着去年邂逅的美人,可是韶华成昔、物是人非,只能独自垂泣、泪湿衣衫,去年夜色中的美人只能永远镶嵌在去年的月色中了。
  这些诗也都有崔护"人面桃花"的意境,也都脍炙人口,传诵百世,可他们终不是崔护,他们遇见的也不是那情深意重的绛娘,人生美好之事也许本就是这样,可遇而不可求。
  人面何处去,唯有桃花空对春风,一笑灿然。
  何处望神州
  在豪放派宋词名家中,辛弃疾是个避不开的话题。我们对辛弃疾的了解也多半局限于文学上,他的词雄奇刚健而不失深婉雅丽,与苏轼堪称伯仲之间,也许因为他文学上的光辉太耀眼,很多人因此都忽略了他在南宋政治、军事上的杰出作为。也就是说,在词章大家身份的背后,辛弃疾还是个出色的军事家。他生活在两宋交替之际,当时金人划江而峙,赵宋偏安一隅,离国破家亡似乎也已不远,辛弃疾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有着强烈的忧患感和责任感, 更有着为南宋收复失地的决心,并且年轻时也屡立战功。就当时来说,要是朝廷重用辛弃疾,他该是南宋一流的将才,然后才是个词人。可是这位有着军事才华的大词人,一生命运多舛,懦弱求和的南宋朝廷并没有完全地给他发挥全部军事才能的机会,眼睁睁地看着软弱的南宋失去收复中原的时机。在暮年,他只能无奈地登临北望,空叹神州何处,一腔报国热忱换来的只是老泪纵横。无望收复失地,在辛弃疾看来,这是他一生最大的憾事。
  一
  宋高宗绍兴十年的五月十一日,辛弃疾在山东历城,也就是现在的济南出生,他的父亲很早就逝世了。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在金熙宗皇统六年时做过谯县的县令,这个时候辛弃疾就跟随在祖父身边,开始跟亳州的刘瞻学习。刘瞻是亳州本地的饱学之士,辛弃疾在从学期间,广泛地接触学习了儒家的各种典籍,开始学诗作文,受到了良好的儒家思想教育。祖父辛赞也是个儒士,他的言传身教,让辛弃疾的读书范围和视野不断扩大。辛赞虽然是个出仕金国的宋人,但他仍有着自己的气节,他始终以恢复宋朝疆土、报仇雪耻为己任。夙兴夜寐竭力谋划,志在收复故国河山的士大夫形象,在辛弃疾儿时的心目中就留下了很深的印迹。后来辛赞从亳州任上升到开封府尹,辛弃疾跟着到了开封。辛弃疾的聪颖非一般人能比,十四岁那年就参加乡试,顺利地中了举人。海陵贞元二年,少年辛弃疾就整理了行装,信心十足地赴燕京参加进士考试,可是这次却不太顺利,没有得中。三年后的正隆二年,辛弃疾再次赴京,却还是未能如愿。在当时来说,北方的很多心怀复国壮志的年轻人,在反金与报君父之仇的前景未卜的情况下,攻读儒家经典,习诗作赋,参加科举入仕,是不得不走的道路,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等待时机。辛弃疾就不同于一般的儒士,他虽然尊崇传统的儒家思想,看重儒士的名义,却绝不会只满足于对儒家经义的解释,他主张传统的儒家思想要在修身之外,真正地与治国平天下结合起来。在少年辛弃疾心里,也已早立下了决心,他是绝不会做皓首穷经的酸腐儒生的,而科举是他最快实现报国理想的路,虽然经历了两次失败,他绝不会放弃。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故国行吟第2节:故国行吟(1)第3节:故国行吟(2)第4节:故国行吟(3)
第5节:故国行吟(4)第6节:故国行吟(5)第7节:故国行吟(6)第8节:故国行吟(7)
第9节:故国行吟(8)第10节:故国行吟(9)第11节:故国行吟(10)第12节:故国行吟(11)
第13节:故国行吟(12)第14节:故国行吟(13)第15节:故国行吟(14)第16节:故国行吟(15)
第17节:故国行吟(16)第18节:故国行吟(17)第19节:故国行吟(18)第20节:故国行吟(19)
第21节:故国行吟(20)第22节:故国行吟(21)第23节:故国行吟(22)第24节:故国行吟(23)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