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史 》 走嚮共和 》
第四章 一局雙贏(三)
盛和煜 Cheng Heyu
張建偉 Zhang Jianwei
辜鴻銘興衝衝走進湖廣總督府衙門後堂。
張之洞倏地站起,“運來了?”
辜鴻銘:“運來了!四座馬丁爐裝置,全部到位!”
張之洞連連點頭,“好!好!這下漢陽鐵廠鐵材質量可保無虞了!”
辜鴻銘:“還有一個好消息稟告大人!”
張之洞:“噢?”
辜鴻銘:“朝廷同意開採萍鄉之煤,供應漢陽鐵廠了!”
張之洞:“好!這都是盛宣懷的本事,錢能通神,錢能通神啊!……不過我總弄不明白,他怎麽就能弄到這麽多錢呢?”
辜鴻銘:“據湯生所知這些錢一部分是從他掌握的輪船招商局轉來,其餘的部分則從他本人以及一些官紳商人處得來,他們得到盛宣懷治理鐵廠的邀請,願意投資入股。”
張之洞:“難道官督商辦竟有如此魔力?”
辜鴻銘:“是的,大人。莫裏遜認為盛宣懷的成功,實際上是一種新體製的成功!”
張之洞心情復雜地沉吟:“新體製的成功?”
他突然坐下,對辜鴻銘道:“鴻銘,我念,你寫,我要對杏蓀委以漢陽鐵廠的管理之權……”
辜鴻銘詫異地問:“大人實際上不是早已將漢陽鐵廠諸事都交給他了麽?”
張之洞:“實際交給他是一回事,正式委派又是一回事1
他頓了一下,補充道,“到時候,收不收回還得隨我1
“哦……”辜鴻銘似懂非懂應了一聲,蘸墨提筆寫道:
“本部堂特委派盛宣懷督辦漢陽鐵廠。自即日起,漢陽鐵廠由盛宣懷招集商股,官督商辦,所有廠內外,凡有關鐵廠的鐵山、煤山、運輸、碼頭、輪船以及各級人員、工匠的調派等一應事宜,均由該道一手經理。但應隨時擇要稟報本部堂查考……”
他們似乎看到——
修葺一新的漢陽鐵廠大門;
一車車源源不斷運進鐵廠的礦石、焦煤;
馬丁新爐爐膛打開,鐵水奔流。
……
總督府內衙大廳,燈燭煌煌,絲竹盈耳。
大廳內擺着十餘張席面,雖筵宴未開,而總督邀請的客人,他們是各衙門官員,當地名流,還有漢陽鐵廠的洋技師等均已到齊。一個個面帶笑容,大廳充滿熱鬧喜慶氣氛。
大廳上首的一張大圓桌前,圍坐着撫藩臬等大員,頂戴袍服一新的張之洞,坐在中間,他左首的座位卻空着。
張之洞嚮正在大廳內張羅招呼的趙鳳昌招招手。
趙鳳昌疾步走到他身旁。
張之洞低聲問道:“盛宣懷怎麽還沒到?”
趙鳳昌躬身道:“大人要設宴為他慶功的消息,昨天就派人告訴他了,他應允準時趕到的。”
張之洞有點擔心地:“莫非鐵廠又出事了?”
正說着,大廳外響起了鑼鼓鞭炮聲!
張之洞一喜,起身往外迎去。
大廳外,鑼鼓敲着,鞭炮響着,盛宣懷笑着,他那本來眯着的眼睛笑得縫都沒有了!
他身後跟着一群漢陽鐵廠的主事和匠役們,敲鑼打鼓,擡着一根青灰色的鐵軌,鐵軌上的紅綢分外耀眼!
海因裏希站在盛宣懷身邊,這個嚴肅的德國佬臉上也挂着難得一見的笑容。
一見張之洞從大廳內迎出來,盛宣懷趨前幾步,跪拜下去:“盛宣懷給大人報喜!”
張之洞已瞥見那根鐵軌,吟吟笑道:“同喜同喜——”說着,將盛宣懷扶起,走到那擡鐵軌的匠役跟前,用手撫摩着鐵軌問:“這可是馬丁新法所煉之鐵軋出的鐵軌?”
“正是。”盛宣懷:轉對海因裏希道,“海因裏希先生,您來講給總督大人聽!”
海因裏希:“總督大人,我衷心地祝賀您。經過我們嚴格化驗,確認漢陽鐵廠所煉的馬丁新鐵屬於頭等鐵!”
一直站在張之洞身後的辜鴻銘將海因裏希的話立刻翻譯過來。
“真的?”張之洞激動得鬍須微顫,眼眶濕潤,“多謝諸位了!來,杏蓀!還有海因裏希先生,老夫早已擺下酒宴,就等着你們了!”說着,已不顧官場禮儀,將他倆一手拉一個,進了大廳。
大廳內安靜下來。
張之洞在大廳上首站定,端起酒杯,滿面春風道:“今日老夫聊備菲酌,為的是酬謝杏蓀及諸位朋友為漢陽鐵廠付出的辛苦,也是給他們慶功。杏蓀之功,功莫大焉,非這一杯水酒能酬,老夫已上奏朝廷,請旨褒奬!另外,老夫還有一句話請杏蓀轉達李中堂,多謝他派你來漢,此番盛情,老夫必當報之。”
盛宣懷連忙站起,“香帥謬奬,宣懷愧不敢當。李中堂也多次讓宣懷嚮香帥致意。李中堂還讓宣懷嚮香帥提議……”
他停頓一下,“由他和香帥您聯合嚮朝廷上一奏摺,規定以後凡我國修建鐵路,都須用漢陽鐵廠之鐵軌,如此,鐵廠産品銷路無憂,鐵路也獲利匪淺……本來此事不宜在酒宴上提出,但宣懷想此為利國利民之大好事,說也無妨!”
他語音剛落,舉座轟然叫好!
張之洞也激動不已,朗聲道:“來而不往非禮也,投桃報李,此其時哉!”
說着,他嚮藩臺使個眼色。
蕃臺連忙站起,哆哆嗦嗦從懷裏掏出一張銀票遞給張之洞。
張之洞高舉那張銀票,對衆人道:“此是庫平紋銀壹百萬兩,張之洞謹代湖廣官員百姓,捐贈於北洋海軍!”
四
頤和園東宮門,鼓樂齊鳴。
一塊蒙着黃綾的匾額在鼓樂聲中被懸挂於東宮門上。
似乎傳來光緒皇帝的聲音,“……現將清漪園改名為頤和園,量加修葺,以備慈輿臨幸……”
罩在匾額上的黃綾緩緩滑落……
光緒御筆“頤和園”三字九竜金匾赫然呈現!
……
毓慶宮,燈下,光緒推開禦案上的奏摺和公文,長長地籲口氣,道:“頤和園的匾總算挂上去了,七百五十萬缺口全部填平,李鴻章這趟差事辦得妥帖。”
他望着燈燭陰影處翁同龢那張不甚真切的臉又說:“翁師傅,修園子可以喘口氣了,如今該騰出精力來擘劃海軍的事了吧?”
翁同龢:“還有比海軍更重要的事……”
光緒:“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大型60集歷史劇同步圖書《走嚮共和》 | 《走嚮共和》美化李鴻章?相關圖書即將出版 | 《走嚮共和》兩極爭議白熱化 導演張黎解迷津 | 《走嚮共和》編劇盛和煜稱:願為李鴻章負責 | 南方周末:《走嚮共和》的內幕故事 | 第一章 修園子(一) | 第一章 修園子(二) | 第一章 修園子(三) | 第一章 修園子(四) | 第一章 修園子(五) | 第一章 修園子(六) | 第二章 洋務運動(一) | 第二章 洋務運動(二) | 第二章 洋務運動(三) | 第二章 洋務運動(四) | 第二章 洋務運動(五) | 第二章 洋務運動(六) |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一) |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二) |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三) |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四) |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五) |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六) | 第四章 一局雙贏(一)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