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中國盜墓傳奇   》 擂鼓墩盜墓現場還原(2)      許志竜 Xu Zhilong    嶽南 Yue Na

  此時出現了兩種可能:一種是盜墓賊跌入洞底後,槨板下是2米多深的積水,上面的散土和石塊一並塌下,立即將洞口封住,此賊尚未來得及叫喊一聲,便沒於水中絶命而亡。這便是盜洞底部淤泥中所發現的那個人頭的由來。至於人的骨架沒有被發現,很可能在抽水時被潛水泵的吸力吸於墓坑之外而無法查尋了。另一種可能是,盜墓賊落水的瞬間,本能地抓到了盜洞周邊尚未斷裂的槨蓋板,經過一翻周折,終於從泥水中鑽出,重返人間。兩種推測,最關鍵的是要準確判斷大石板落下的時間。從考古發掘的情形看,至少有三塊大石板落入洞底的槨室之中,而墓葬所鋪石板層的高度距槨頂為2.8米。若截斷的木槨落水之時,三塊大石板和上面的散土隨之落下,則蹲在槨蓋板上的盜墓者必死無疑。若石板與散土是盜墓賊走後,經長年纍月的雨水衝刷與浸泡陸續落到洞底,則盜墓者尚有存活的可能。遺憾的是,考古人員對此無法做出明確的有說服力的推斷。
  從盜洞中出土的鐵臿、鐵鋤,特別是黑色竹竿和稍加修整的五根樹枝與鑿成凹字形帶叉口的樹桿推斷,在槨蓋板被截斷並落入水中之後,仍有人持竹竿、木棍等物對洞下的情況進行過探索搜尋,並在槨室底部留下了方圓近一平方米的明顯擾痕。那麽這個手持木棍嚮水下探索者是誰呢?此處又産生了兩種可能:一種是截斷木槨後隨之落水的那位年輕者,僥幸爬出洞口後嚮老者報告了洞中的情形,在槨室底部情況不明又不敢貿然下水的兩難中,衹好找來幾根木棍竹竿之類的長柄物進行試探。一種是守在洞口負責用繩索提土和望風的老者,當他聽到洞下突然傳出嘩嘩啦啦加撲撲棱棱的聲音時,一定感到情形不妙,他的心咯噔一下,頭皮發炸,汗毛根根竪起,眼睛瞪得形同雞蛋般大,但卻不見洞中的燈光傳出。慌恐之中,趴在洞口嚮下叫喊,洞底卻一片死寂。此時老者應當明白,下面那位年輕的兄弟或許是遇到了墓中的飛刀,或許是身中毒箭,或者遭到了什麽暗算,總之是不幸與世長辭了。想到年輕人傢中那80歲癱瘓在床的老母和一傢沒吃沒喝的老婆孩子,此時正在望眼欲穿地盼着親人安全歸來,弄幾塊破銅爛鐵換些錢財,全家吃頓飽飯。想不到年輕人出師未捷,突遭罹難,命喪古墓,這要叫他的傢人知道,將如何是好?這樣想着,老者鼻頭一酸,淚水像斷綫的珠子刷刷地流淌出來。他直起腰,脫去老鼠衣,擡手抹了一把那刀刻斧鑿一樣歷盡滄桑的臉,以悲壯的心境重新藉助腰中的火鐮點燃火種,以嫻熟老練的動作,順着拴在洞口邊樹上的繩子滑入洞底。他小心地踩住洞口周邊的槨蓋板,將火種吹起燃燒開來,輕輕呼喚着同伴的名字開始伸手打撈。當他的胳膊全部伸入冰涼刺骨的水中而仍摸不到槨底時,尚殘存一點希望的心隨之嘩的一聲掉進了冰窖,他知道,這就是南方古墓中的水洞子,不但同伴的性命無可輓回,就是地下的奇珍異寶也與自己絶緣了,遂長嘆一聲,順繩爬出洞口。
  翌日,天空小雨紛飛,整個擂鼓墩籠罩在一片茫茫的雨霧中。老者承受不住人財兩空的心靈煎熬和折磨,索性不再前怕狼後怕虎,來個一不做二不休,弄來幾根竹竿與木棍稍加修理,揣了火種和燈具,頭戴一頂草帽,提着一捆繩索,挾帶長柄竹木器具,快步朝擂鼓墩山崗奔去。
  來到洞口前,老者將竹竿、木棍一一扔進洞中,然後腰係繩索,一頭拴在樹上,順洞壁而下,帶來的雨具平放於洞口,以掩擋淅淅瀝瀝的小雨。待來到洞底的槨頂部位,老者穩住腳步,用火種引燃燈盞,從腰裏掏出一根細長的木椎用力按進洞壁,將燈盞挂上。十幾米的洞下燈光昏暗,一團幽深黑緑色的水泛着點點瘮人的寒光。老者畢竟是久經沙場的盜墓高手,他閉上眼睛默誦了一會兒在楚地盜墓者之間流傳的定針神法,處於驚恐、紛亂狀態中的心慢慢平靜下來。老者蹲在殘存的槨頂上,拿竹竿嚮水下捅了起來,這一捅令他大吃一驚,所帶一人多高的竹竿壓根就沒有夠到底,復換一根長度接近兩人高的細木棍,始戳到底部,但嚮四周探卻無邊無沿,既沒有探到奇珍異寶,也沒有觸到同伴的屍體。老者望着手中的木棍,驚得有些發呆,這是一個水庫的深度,也很可能是一個水庫的容量。在山崗的頂部有如此浩大深邃的一潭深水已屬罕見,而這個水庫又暗伏在一座古墓的底部,更屬奇特,若非墓主生前精妙安排,怎能出現這般奇觀異景?既然如此,地下是否布有暗道機關、飛刀毒箭,或水輪轉盤式拐釘鐵錐,專以射殺盜墓者?老者心中無數。此前幾十年盜墓生涯,類似墓坑積水的現象亦常遇到,在行內通稱為“水洞子”。但這類“水洞子”的水並不深,主要是地下滲漏和雨水從坍塌的墓頂灌入而成,水位一般都在膝蓋以下。若墓坑較淺,盜墓者便采取澤竭而漁的取寶方法,先用皮囊將水排出,然後盜取寶物。若墓坑較深,嚮外吸水極其睏難,則幹脆采取大壩中的摸魚法,彎腰弓背在泥水中亂摸一氣,根據手的感覺和長期練就的經驗將器物在泥水中掏出。這樣做的好處是,既不太費力地得到了寶物,又達到了速戰速决,免遭官府捉拿而進局子蹲大獄的目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國畫報出版社
僵屍復活(1)僵屍復活(2)
僵屍復活(3)僵屍復活(4)
僵屍復活(5)僵屍復活(6)
墳包突起人世間(1)墳包突起人世間(2)
墳包突起人世間(3)令人驚嘆的地下寶庫(1)
令人驚嘆的地下寶庫(2)盜賊如狐(1)
盜賊如狐(2)盜賊如狐(3)
盜賊如狐(4)伍子胥掘墓鞭屍(1)
伍子胥掘墓鞭屍(2)伍子胥掘墓鞭屍(3)
先秦被盜名墓備忘(1)先秦被盜名墓備忘(2)
先秦被盜名墓備忘(3)盜洞中發現人頭骨(1)
盜洞中發現人頭骨(2)盜洞中發現人頭骨(3)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