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董 馬未都說收藏:陶瓷篇(下)   》 第26節:兢兢業業的唐英      馬未都 Ma Weidou

  兢兢業業的唐英
  乾隆時期的瓷器燒造,達到了一個工藝上的高峰。唐英在《陶成紀事碑記》上記載了在其督陶期間,共仿古、創新五十七種。過去的不說,唐英上任以來,有五十七個品種出現,今天全部都能夠得以印證。儘管唐英盡心盡力,但他還是不能完全滿足皇上的要求。比如乾隆十三年,《記事檔》有這麽一檔:"十一月二十八日,太監鬍世傑傳旨與怡親王、德保:此次唐英呈進瓷器仍係舊樣,為何不照所發新樣燒造進呈?將這次呈進瓷器錢糧不準報銷,着伊賠補。"皇上說,你送來的東西怎麽還是跟上回一樣,都是舊樣子,我給你的新樣子,你為什麽不燒造呢?這次的錢你自己出。處罰非常嚴厲。史籍上能查到處罰唐英至少有三次,就是讓他個人掏腰包。你想,統治一個國傢的皇帝,對燒瓷的事還這麽費心費力。皇帝什麽權力啊?唐英什麽權力啊?他衹是一個管燒瓷的小官,雖是一個小官,但皇帝給的權力非常大。對於唐英來說,就是"伴君如伴虎",恐懼啊,生怕什麽事情做得讓皇上不高興。
  唐英從47歲到景德鎮,一直幹到75歲。乾隆二十一年正月十九日,乾隆召見唐英,把老爺子接到了北京圓明園。乾隆非常高興,當着面就賞賜了,說:"你兒子唐寅保學習瓷務,接你的班吧。"唐英肯定是誠惶誠恐啊!乾隆皇帝當時是46歲,唐英75歲,大乾隆一輩人。唐英知道自己老了,但讓兒子接班,他也害怕。他心說:我都幹了好幾十年了,兢兢業業,膽戰心驚。你還讓我兒子接班,我兒子能不能像我這樣扛住了,很難說。當年夏天,七月二十七日,唐英就奏請退職,他寫了一個奏本給皇上:"奴才犬馬,年齒七十有五,氣血日衰,醫藥不能速效。伏念榷務窯工關係重大,現在雖有奴才兒子寅保隨任幫辦,唯是寅保究係少年,諸事閱歷未久,奴才自顧病事,淹纏一時,猝難痊愈。若不及早奏明,設有貽誤,則奴才負罪益深。為此據實奏聞,恭請皇上另擇賢員,到關接辦。"他就說,我都75歲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吃藥也沒什麽效果了。我知道我的責任重大,雖然兒子能幫着我,但我覺得他還年輕,閱歷不高,我恐怕不能很快痊愈,所以衹好及早告訴皇上,我不行了,你另選擇別人來接替我的工作吧。八月二十一日,不足一個月,皇上隆恩批準。離職幾個月以後,唐英去世。當時退休制度不健全,唐英幹到75歲。我們今天有多好的退休制度,60歲就退休了。當時是君臣關係,一個督陶官直接跟皇上對話,得有多大的心理壓力啊,但也表明了君王對陶瓷生産的重視。
  今天能看到唐英生産的瓷器都有什麽呢?比如上海博物館裏有一個"乾隆五年"的大花觚,落款就是"瀋陽唐英"。國傢博物館裏有"乾隆六年"的大花觚,落款也是"瀋陽唐英"。那都是唐英監造的優良瓷器,今天看都是國寶。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百傢講壇
第1節:過渡期第2節:天啓崇禎青花(1)第3節:天啓崇禎青花(2)
第4節:崇禎筆筒第5節:筆筒在晚明出現第6節:明末江山之爭
第7節:正月理發第8節:順治青花第9節:筒瓶
第10節:康熙大帝第11節:康熙青花第12節:康熙青花枯枝花鳥梅瓶
第13節:刀馬人第14節:勤能補拙第15節:寄托款與文字
第16節:墨分五色 緊皮亮釉第17節:雍正皇帝的政治與文化(1)第18節:雍正皇帝的政治與文化(2)
第19節:雍正青花風格(1)第20節:雍正青花風格(2)第21節:賞瓶
第22節:督陶官(1)第23節:督陶官(2)第24節:十全老人--乾隆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