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健康时报强力推荐:食品真相大揭秘   》 第26节:餐桌上的调味料被偷换成了"假货"(2)      安部司 An Busi

  这种鲜美是化学不能够解释的复杂的味道,其中有甜有酸还有香味。
  另外,酱油的颜色是氨基酸和糖的一部分相结合产生的。
  这种天然酿造的纯正酱油要经过一年以上的发酵才能做好。
  仿酱油调味料的做法
  能不能更快、更节约成本---这就是开发酱油替代品的初衷。
  酱油味道的根本是氨基酸。
  如果不经过长时间发酵,用盐酸分解大豆蛋白质的方法也可以轻松获取氨基酸。使用被榨过油的脱脂加工大豆就可以了。甚至有的制造商根据"由蛋白质制成氨基酸"这一原理,从鸟的羽毛里提取氨基酸。
  这样得到的氨基酸是制造特价酱油的基础,但根本就丧失了酱油原本的味道、香味、颜色。
  将其做得和真的酱油一样,全是添加剂的功劳
  首先,用谷氨酸钠(化学调味料)做出味道,用甜味剂做出甜味,用酸味剂做出酸味。还要加入多种增稠多糖类做出浓稠的黏糊状,并通过焦糖色素来着色。另外,为了增加香味,也会添加少许纯正酱油。因为不能长期保存,所以还要加进防腐剂。
  这样,仿酱油调味料就做成了。
  它看上去和真的酱油一模一样,但制作方法大相径庭。刚才说了,纯正酱油要花上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做好,而仿酱油调味料只是通过简单的混合,不用一个月就可以完成,很简单。
  这种调味料的味道和纯正酱油所带有的那种复杂的味道根本不能比。用来烹饪的话,差别会很明显。
  "1升1000日元"和"1升198日元"的区别
  商家把以前的酱油称作"纯大豆酱油",而把仿酱油调味料称作"新式酿造酱油"。
  纯大豆酱油和新式酿造酱油的区别,只要看了配料表马上就会明白。
  纯大豆酱油的原料只有大豆、小麦、盐和曲子,没有添加剂,而新式酿造酱油列出了一串添加剂的名字。
  传统的纯大豆酱油是1升1000日元,新式酿造酱油是1升198日元,如果是特价的话更加便宜,就像M女士买的那种只要138日元。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天津教育出版社
第1节:导读 看穿食品的美色与美味(1)第2节:导读 看穿食品的美色与美味(2)
第3节:前言(1)第4节:前言(2)
第5节:前言(3)第6节:被人称作"食品添加剂之神"(1)
第7节:被人称作"食品添加剂之神"(2)第8节:被人称作"食品添加剂之神"(3)
第9节:被人称作"食品添加剂之神"(4)第10节:被人称作"食品添加剂之神"(5)
第11节:被人称作"食品添加剂之神"(6)第12节:被人称作"食品添加剂之神"(7)
第13节:被人称作"食品添加剂之神"(8)第14节:被人称作"食品添加剂之神"(9)
第15节:被人称作"食品添加剂之神"(10)第16节:被人称作"食品添加剂之神"(11)
第17节:被人称作"食品添加剂之神"(12)第18节:大量使用添加剂的加工食品(1)
第19节:大量使用添加剂的加工食品(2)第20节:大量使用添加剂的加工食品(3)
第21节:大量使用添加剂的加工食品(4)第22节:大量使用添加剂的加工食品(5)
第23节:大量使用添加剂的加工食品(6)第24节:大量使用添加剂的加工食品(7)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